第60章 今天渣更,追读很差,心态崩了,明天再改(23)
- 黑神话西游:从渡劫雷云开始
- 清大神经
- 5526字
- 2024-09-19 23:50:09
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国的能工巧匠干将、莫邪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以精湛的铸剑技艺闻名于世。干将受楚王之命,要为楚王铸造绝世宝剑。
为了寻找最上乘的铸剑材料,干将和莫邪踏上了艰难的寻觅之旅。他们翻山越岭,走过了无数的山川河流,终于在一处神秘的山谷中找到了一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铁矿石。这块铁矿石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气,干将深知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铸剑材料。
回到家中,干将和莫邪便开始了艰苦的铸剑过程。他们日夜守在铸剑炉旁,精心地锤炼着每一块铁料。炉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他们疲惫但坚定的脸庞。莫邪不仅在一旁协助干将,为他递工具、添燃料,还时常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在铸剑的关键时刻,莫邪甚至不惜剪下自己的头发和指甲,投入到炉火之中,以增强宝剑的灵性。
经过漫长的三年时间,宝剑终于铸成。这两把剑一雌一雄,雌剑剑身轻盈,光芒柔和,宛如一位温柔的女子;雄剑剑身厚重,光芒锐利,仿佛一位英勇的战士。干将看着这两把倾注了自己无数心血的宝剑,心中既充满了自豪,又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知道楚王性格乖戾,一旦得知还有一把雄剑未献,必定会大发雷霆。
果然,当干将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时,楚王大怒。他派人查看宝剑,得知竟然有一把雄剑未送来,便认定干将故意隐瞒,想要私藏宝剑。楚王立即下令将干将处死,可怜的干将还没来得及为自己辩解,就命丧楚王之手。
此时的莫邪,正怀着身孕,她得知丈夫被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为了丈夫,也为了他们未出生的孩子。几个月后,莫邪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赤。赤从小就聪明伶俐,但性格坚毅,莫邪知道,这孩子长大后一定会为父亲报仇。
随着赤渐渐长大,莫邪将父亲的遭遇告诉了他。赤听后,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杀死楚王,为父亲报仇雪恨。于是,赤开始刻苦地练习武艺,每天都早早地起床,到山中去砍柴、狩猎,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晚上,他则在月光下挥舞着父亲留下的那把雄剑,练习剑法,剑影在月光下闪烁,仿佛是父亲的英灵在指引着他。
有一天,赤听说楚王正在悬赏千金捉拿自己,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毅然离开了家,踏上了复仇之路。在山中,赤一边躲避着楚王的追捕,一边寻找着复仇的机会。他的歌声充满了悲伤和愤怒,回荡在山谷之间。
一天,赤遇到了一位神秘的侠客。侠客被赤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他决定帮助赤复仇。侠客对赤说:“我听说楚王悬赏千金买你的头,你把头和剑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只要能为父亲报仇,我死而无憾。”说完,赤便用剑自刎,双手捧着自己的头和雄剑,交给了侠客。但尸体却僵立不倒,侠客说:“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听到这话,尸体才缓缓倒地。
侠客带着赤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颅,应该放到热水锅里,才能煮烂。”楚王听从了他的话,开始煮头。三天三夜过去了,头颅竟然还没有煮烂,反而从热水中跳出来,睁大双眼,怒气冲天。侠客说:“这个人头煮不烂,希望大王能够亲自来看看,就一定能煮烂。”楚王好奇地凑上去看,侠客趁机拔剑砍下楚王的头,头颅掉进热水中。侠客也迅速把自己的头割下,坠入热水之中。
这下,三颗头颅都煮烂了,无法识别出哪一个人的头了。楚国的大臣们只好把一锅肉汤分成三份下葬,这便形成了“三王墓”。而干将莫邪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人们歌颂的英雄传说,他们的勇气和正义,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题材方面:
神异鬼怪主题突出:这是志怪小说最显著的特点,主要记叙神仙、妖怪、鬼魅、灵异等超自然现象和神秘生物的故事。比如《搜神记》中各种神鬼精怪的故事,《聊斋志异》里的狐妖、鬼女等形象,这些超自然元素构建起了一个神秘奇幻的文学世界,满足了读者对于未知和神秘的好奇与想象。
来源广泛多样:有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经过作者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创作而成,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有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想象或者道听途说的奇闻异事编写而成。例如干宝的《搜神记》,他在序中提到自己的创作是“承于前载”且“采访近世之事”,既有对前人传说的继承,也有自己收集的新故事。
反映社会现实:虽然志怪小说多写神怪之事,但往往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比如《干将莫邪》的故事,看似是一个关于复仇的神怪传说,但实际上揭露了楚王的残暴和统治阶级的凶恶,表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暴的精神。
艺术表现方面:
情节奇幻诡谲:故事的情节常常充满奇幻色彩,想象丰富,不拘泥于常理。如《博物志》中记载的八月浮槎可至天河、人能与神仙相遇等情节,令人惊叹作者的想象力。这些奇幻的情节设置使故事充满吸引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中。
叙事简洁质朴:早期的志怪小说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叙事简洁,往往以简单的语言直述故事,不做过多的修饰和渲染。例如《搜神记》中的许多故事,都是以较为质朴的语言记录下来,没有过多的文学技巧,但却有着一种古朴的韵味。
人物形象鲜明:尽管志怪小说篇幅大多较短,但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却塑造得较为鲜明。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使人物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比如《李寄斩蛇》中的李寄,勇敢机智,敢于挑战邪恶;《聂小倩》中的聂小倩,从一个受恶鬼驱使的女鬼转变为善良勇敢的女子,人物形象的转变和成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想内涵方面:
宗教思想的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志怪小说中常常体现出佛、道的宗教思想和观念。比如一些故事中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修仙得道等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信仰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道德观念的宣扬:很多志怪小说都强调善恶有报、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善良正直的人会得到神灵的庇佑或好的回报,而作恶多端的人则会受到惩罚。这种道德观念的宣扬,既是对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一种反映,也对读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以下是一个更丰富的《画皮》故事:
在繁华的太原城,有一位名叫王生的年轻书生。王生家境殷实,自幼饱读诗书,却生性有些懦弱,且对女色颇为贪恋。
一日清晨,王生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在薄雾冥冥的街头,他突然看到一个孤身行走的女子。这女子身姿婀娜,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行色匆匆,仿佛在躲避着什么。王生心中一动,赶忙走上前去搭讪。只见这女子年方二八,面容姣好,眉如远黛,眼若秋水,樱桃小嘴不点而朱,一头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挽在脑后,虽是一脸疲惫,却更添几分我见犹怜的气质。
王生壮着胆子问道:“姑娘,为何大清早独自一人行路?”女子抬眼,眼神中满是哀愁,轻声说道:“你这不相干的路人,哪里能够理解我的忧愁,就别问了,耽误我赶路!”王生一听,更是好奇,连忙说道:“姑娘莫急,你若有什么难处,说与我听,或许我能帮上一二。”女子沉默片刻,似是被王生的诚恳打动,便缓缓说道:“我的父母贪图钱财,把我卖给城中一大户人家当小妾。那户人家的正妻嫉妒心极强,对我非打即骂,我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才逃了出来,如今只想寻个安身之所。”
王生听后,心中甚是怜惜,心想如此美丽柔弱的女子竟遭受这样的苦难,当下便说道:“姑娘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家离这里不远,姑娘可以到我家暂作停留。”女子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后又有些犹豫地说道:“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公子了?”王生急忙摆手道:“不麻烦,不麻烦,能帮到姑娘,是我的荣幸。”说着,便从女子背上接过包袱,领着她往自己家走去。
女子跟着王生来到了他的书斋。书斋位于王家大院的角落,环境清幽,平时少有人来。女子把屋子前后打量了一番,发现并无其他人,便有些奇怪地问道:“怎么不见先生的家人呢?”王生解释道:“这是我的书斋,我爱清静,因此无人来此打扰。”女子微微点头,说道:“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先生如果怜惜我,让我能够继续活下去,希望不要把我在这里的信息泄露出去。”王生郑重地答应下来。
从此,女子便在王生的书斋住了下来。王生对她关怀备至,女子也对王生温柔体贴,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过起了如胶似漆的日子。然而,王生心中始终有些不安,毕竟女子是大户人家的逃妾,万一被发现,恐怕会惹来麻烦。但每次看到女子那娇美的面容和温柔的眼神,他便把这些担忧抛到了脑后。
有一天,王生到集市上闲逛,迎面走来了一位道士。这道士仙风道骨,目光如炬,他突然停下来,仔细地上下打量着王生,脸上露出一种错愕的表情,然后急切地问道:“先生最近可是遇见了什么人?”王生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有些不悦,心想这道士好生无礼,便不耐烦地说道:“没有。”说完,便准备离开。道士却不依不饶,追着王生说:“先生邪气缠身,怎么说没有呢?”王生心中一凛,但又想到自己与女子相处的点点滴滴,觉得她绝不可能是什么坏人,便态度强硬地说:“我好好的,哪里来的邪气?你这道士,莫要在此胡说八道,骗取钱财。”道士见王生不信,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个世界上总是有那种死到临头仍然不醒悟的人!这种人真是太糊涂了!”说完,便转身离去。
王生回到家,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他想起道士的话,再联想到女子的突然出现,心中越发不安。这天夜里,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便决定去书斋看看女子。当他来到书斋门口时,发现房门紧锁。他心中的疑虑更重了,于是悄悄地趴在窗户边,朝里偷窥。这一看,可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只见屋里有一面目狰狞的厉鬼,她的脸是青色的,嘴里的獠牙森森如铁锯,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此时,这厉鬼正将一张人皮铺在床上,一只手握着画笔在上面细细描绘。画完之后,她用双手将人皮提起,然后像抖动衣服一般,将人皮披在身上,瞬间变为了之前那娇美可人的女子。
王生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恐惧至极,但又不敢出声,生怕被厉鬼发现。他小心翼翼地匍匐着退出书斋,一路狂奔,想要去寻找集市上遇到的那位道士。他找遍了集市,终于在城外的郊野遇到了道士。王生一见道士,就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长跪不起,请求他救命。道士说:“这个鬼物修炼到如今的地步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将她赶走,就不必赶尽杀绝。”于是,道士交给王生一把拂尘,让他悬挂在寝室门口,并约他在青帝庙再相会。
王生回到家,不敢再去书斋,便在内室休息,并且将拂尘悬挂在门前。到了夜里一更天,王生听到门口有异响,自己吓得不敢动,就让妻子出去瞧瞧。妻子来到窗口,只见那位女子在门口,望着那拂尘,逡巡不敢进,后来悻悻离开。又过了一段时间,女子又来了,一边嘴里还骂道:“臭道士,用一个破拂尘来吓唬我!好容易到了嘴中的肉,难道要吐出来不成?”说完,一把抓住拂尘,撕得粉碎。然后径直冲入房间,出现在王生的床上,不由分说地剖开他的肚子,取出他的心脏,大摇大摆地离开。
王妻见丈夫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已没了气息,大哭不止。第二天,她让小叔子去寻找那位道士,告知此事。道士听后大怒:“我本来怜悯她,现在居然要害人!必须替天行道了!”他们一起来到了书斋,那女子已经消失不见了。道士抬头四处观望,说道:“所幸她逃得不远。”然后问小叔子,南院是谁家。小叔子说,是他自己家。道士说,厉鬼就在他家里。小叔子感到困惑,说道:“怎么可能在我家呢?”道士说:“你家里是不是有陌生人来呢?”小叔子说:“这个我不太清楚,今天一早就赶去青帝庙找您老人家了。让我回去问问。”
过了一会儿,小叔子回来了,说道:“果然有陌生人来。清晨时分,有一位老妇人来我家,请求在我家做佣工,我的老婆把她留下来了,现在还在我家呢。”道士大笑道:“就是这个了。”于是他们一起前去。道士挥着一把木剑,站在庭院中央,大声喊道:“混账的厉鬼,还我拂尘!”老妇人听闻,神情仓皇,脸上瞬间失去了颜色,急急忙忙出门想要逃走。道士冲上前去击打,老妇人跌在地上,一身人皮滑溜溜地脱了下来,然后出现的便是那个丑陋可怕的厉鬼。道士用木剑砍下了厉鬼的脑袋,她的躯体遂化成一堆浓雾浓水。道士即时取出一个宝葫芦,嗖嗖嗖地把这一切都吸了进去。大家再去看那张人皮时,只见上面五官手足,无不具备。道士像卷画卷那样将其卷起,夹在腋下,准备离开。
这时,王妻哭倒在道士身边,请求他施个起死回生的法术,救回自己的丈夫。道士说,他没有这个能力,不能起死回生。王妻痛苦流涕,一定要让他指一条路。道士沉吟片刻,说:“我的道术其实很浅薄,我给你指一个人,或许他能起死回生。”王妻忙问何人。道士说:“集市上有一个乞丐,疯癫无常,时常躺在粪便等不洁之处睡觉。你可以尝试请求他。如果他要羞辱夫人你,夫人你一定不能动怒。”说完便离开了。
小叔子知道集市有这么个乞丐,就和嫂子一起到集市上去了。只见这个乞丐正在唱歌,疯疯癫癫的,鼻涕流下有三尺长,简直是脏得让人无法接近。王妻跪行到乞丐面前,乞丐大笑:“美人这是喜欢我呀!”王妻便将请求的事由诚诚恳恳地说了一遍,乞丐听后大笑:“大街上的人哪个不能当丈夫,救那个死人干嘛?”王妻便苦苦向其哀求,乞丐听了也烦了,说道:“真是奇怪,有人死了,却求我把他救活,难道我是阎罗王?”说完,大怒,用木杖击打王妻。王妻忍着疼痛,默默忍受乞丐的殴打。这时,集市上聚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把他们俩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乞丐打了一会儿,见王妻始终不反抗,便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看你如此心诚,我就帮你这一次。”说着,他从身上掏出一个葫芦,在王生的尸体上倒了一些药水,然后对着王生的肚子吹了一口气。神奇的是,王生的伤口竟然慢慢愈合了,心脏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里。不一会儿,王生便悠悠转醒。
王生和妻子对乞丐感激涕零,想要重金酬谢他。乞丐却哈哈大笑,说道:“我救人不是为了钱财,只是看你妻子心诚。以后好自为之吧!”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王生经历了这场生死劫难,从此洗心革面,不再贪恋女色,一心只读圣贤书。而那可怕的画皮厉鬼,也成为了太原城百姓口中的一个恐怖传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