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有开端,也有结束。在僧帽街里的那个人一开始是与一个木楼联系在一起的。那时,她母亲与父亲游玩古城镇。当时,她母亲就怀了他。一路上本来什么事情,可是她到了一个木楼前面就开始有迹象。周围的人也看出了事情的端倪,决定从自己所在的地方寻找可以帮助她生产的人。后来,他在木楼中出生。父母两人心中一想,既与木楼有缘,不如就以木楼为名。说起来也有些巧合。那个时候,桌子上摆着一本古书。那个刚出生的婴儿像是传说的人物一样身负异能。他用手指着桌子上的书籍,神情专注地看着它。父母二人领会他的含义,就将书取来。把书一翻,才知是本数学书。从小至大,他总是与数学书为伴。
有时,他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本质上人们画的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画,但人们就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所画的就是那样。他每日对着圆规所画的圆发呆,却不知有何线索。他早年在燕京大学深造,曾结识浮沉了。浮沉了有个观点。人所共知电线里面是铜丝。可是,如果不把电线的塑料包装切开,人们是看不到里面的铜丝的。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产生那种感觉,是因为在圆规所画的圆中其实就有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圆。然而,它被某种事物包裹着,使得它不能被人感知到。在《子云冒险记》中,作者曾说二维的世界不能存在在三维世界中,至少是不能长期存在。在数学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点是零维的。可是,它运动之后就可以变成二维的。假如这种规律在维度空间中适用,那么运动就是通往更高一级维度的方式。在生物中,有能量金字塔一说。生产者数量最多,所携带的能量也就,一级一级往上,能量就逐渐减少。依照此理推测,低级维度恰恰是数量众多的一类,他们建构了高级维度。只不过与食物链不同,人们并不能直观感受低级维度的存在。数学意义上的圆本质是二维的,在三维世界无法单独存在。它必须与事物结合。木楼认为在平凡因素与非平凡因素之间存在一个转换机制,这个物体就是实现这种机制的中介物体。从数学定义来说,假设有个圆板,但它的厚度为零。这样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在三维世界,一个物体没有厚度就相当于没有。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这样的圆板。或许大家可以这样来想。在三维世界中,两个圆板如果是实心的,那么只能一个另一个的上面。但是,没有厚度的圆板却可以在二维世界中部分重合在一起。你在这个圆板上重合无数个圆板,最终也会等效于一个圆板。
为了查证真相,他决定前往燕京大学去找浮沉了。浮沉了是写过一本小册子,里面都是他描述的二维空间中的生物。因为里面的图形过于离奇诡谲,所以几乎无人在意。但木楼却把这本书奉为珍宝。此次前去,他也带上了这本书。在行路之中,也会偶尔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