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赚大钱的方法都在上面

此时此刻是8月初,新小麦磨出来的面粉大量上市。

加上外调进京的粮食大多是由国外进口的小麦,京城暂时比较缺粗粮,交道口粮店分配到的粗粮更少。

粮食局规定的8月份的比例是50%面粉、10%大米、40%粗粮。(出处:京城《粮油商业志》第119页等等。)

但是交道口粮店没有足够多的棒子面供应,居民又只能在指定的粮店买粮食,那就只能买面粉了。

高收入的家庭很开心,粗粮票买的也是白面。

李子敬这种低收入的人就有麻烦了,买1毛8分4厘的标准面粉,比买1毛零8厘的棒子面,要多花70%的钱。

街道公共食堂还没有全部关停,饭菜很实惠,他也就没去排队争那少少的粗粮,直接吃食堂。

一直过这种分分角角算计的苦日子也不是个事,他最近琢磨了一些搞钱、搞票券的办法。

在图书馆的半个多月,他看的最多的是各项法律、法规、通知、通令。

赚大钱的方法都在上面,写得还怪详细的。

现在有挂在身上,李子敬搞事的胆子更肥了。

没有仇人,也就没有人故意栽赃;公事公办的查处,别人想找到他的证据估计有点难。

啃完两大个香喷喷的窝窝头,饿了一个月了,不香也香,面有菜色的他回到95号四合院。

“三大妈您择菜呢!”

三大妈坐在屋檐下去掉豆角的筋,“是子敬啊,你这是吃好了回来了?”

阎埠贵夫妻俩的为人处世之道差不多,没啥坏心眼,别人休想占他们的便宜。

李子敬笑着溜达过去闲聊两句,“待会要出去办点事,我就提早吃了。”

不用钱的好话,三大妈热心劝道:“你还是得听你三大爷的,自己做饭比外面吃更节省。”

李子敬实话实说:“主要是排队那里的人,个个老弱病残面有菜色,我不大好意思和他们争那些棒子面。”

三大妈也不好说啥了,“你这孩子真是心善。”

李子敬没有道德绑架别人的意思,“我才一个人嘛。我要是有一大家子好几口人,那是必须要去排队买棒子面的。”

“我这样自己生火做饭也省不了几个钱,关键还是要多赚钱。”

三大妈好奇道:“听你的话头,你是有门路了?”

李子敬没有藏着掖着,后续改善生活的钱是要过明路的,不然举报他投机倒把什么的还算好的,告他是特务那真是无事惹一身骚。

“刚回来的路上看到好些泥鳅,我琢磨着捉点泥鳅拿去卖。”

鼓励困难家庭参与生产自救,可以自产自销,集贸市场有开放,不会违规。

三大妈停下手里的活,“泥鳅估计不好卖。”

“泥鳅做菜既要油又要调料,我没见有什么人吃泥鳅的,大伙宁愿花钱买肉吃。”

李子敬实际上没有打算卖给普通人,“市场上没猪肉,他们想吃猪肉也没有。泥鳅怎么也算是一种肉。”

“这倒也是,这个月每个人的猪肉票才2两。”

三大妈又想到了新问题,“不对啊!油也减少了呀!从6月开始变成每人1.5两油,还不知道年底能不能恢复到4两、5两。”

几十年后养尊处优的人来看,一个月1.5两油,这日子没法过。

解放前的日子一言难尽,京城此时20岁以上的人对当年的苦绝对是记忆深刻。

每月能稳稳的人均28斤粮食,还有2两肉、1.5两油,对此时的人来讲已经算是很可以的日子了。

大伙都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李子敬的泥鳅生意还需要用到阎埠贵家,明言说道:“现在用油还能比较不讲究的只有单位食堂了。”

“我打算把泥鳅卖给那些食堂。”

三大妈帮着出谋划策,“还得是红星轧钢厂那样的大单位才行,小单位的食堂也照样没油水。”

李子敬刚吃的街道食堂,切身体会了菜里没有油,“我就是打算卖给轧钢厂那样的单位。”

三大妈手指中院,声音稍微压小了些,“你可以找傻柱帮忙,他在食堂做事。”

李子敬同样小声说道:“不着急。等我抓到了,养活了,我再去找傻柱。”

“泥鳅不能吃死的,要吃新鲜的,死泥鳅煮熟了吃也容易拉肚子。”

三大妈又接着处理剩下的豆角,“还有这种说法?我是没买过泥鳅做菜。”

“乡下都是抓了拿来喂鸡,让鸡多长肉、多下蛋。”

李子敬笑呵呵道:“那是小孩子。大人没空,田里的农活够他们忙的。”

“没错,村里只有不务正业的人才会下河摸鱼。”

三大妈这话,李子敬觉得有被捎带着误伤到,不过也是事实。

62年,农村的劳动力是非常紧缺的,还是那句话,未成年的小孩占了一半的人口。

特别是缺乏农药,缺乏机械,缺乏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较低。

比如此时此刻田里的黄豆,长了‘豆虫’的话(据说是一种美食),都得靠人工去捉虫子,耗费的人力可以想象。

假如有足够的农药,足够的喷雾器,以及会使用农药的人,就是一喷而过的小事,效率好几十倍的增加。

这样的好事得等到70年代,化工厂开始大量投产了。

小孩子长大了,劳动力充足了,有农药了才能放心的磨洋工;62年,磨洋工可能不只是减产,一个不好田里会绝收。

和三大妈闲聊完毕,李子敬进了中院。

他回来是打算找中院贾家的秦淮茹做一笔小买卖。

捉泥鳅还得是晚上,晚上要有灯火照明,手电筒这么高级的家用电器显然不在他的选项里。

最实惠的办法是燃烧‘松明’,名字很好听,简单讲就是富含油脂的松树木块。

点燃后,可以照亮很大一片区域,而且很耐烧,捉一晚上的泥鳅要不了几斤松明。

京城市区比较难找到松明,郊区还有好些人仍有在使用。

小寡妇秦淮茹的老家是昌平的红星公社,(从公交站牌得知,东营子,往兴寿方向)是典型的山区。

有水泥路有公交班车,交通便利路途不远,很适合李子敬去进货松明。

“秦姐在家么?”(四合院里年轻一辈全是这样喊,何雨水、于莉等女性也如此。原因未知。)

年轻男子的声音有些陌生,老寡妇贾张氏还没走出房门,已经很警惕的问道:“谁呀?”

李子敬在门帘外回话道:“张大妈,是我啊,前院东厢房的李子敬。”

贾张氏和气说道:“外头大太阳的,快进屋了说,屋里凉快些。”

此人是顶级聪明人,除了涉及孙子棒梗、儿媳秦淮茹改嫁这样的大事,平常表现老实本分、人畜无害。

谨守各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利用规矩保护自己的利益。

用各种软言软语哄着秦淮茹,说自己早就该死了,拖累了秦淮茹。

实际上,秦淮茹真想要改嫁的时候,贾张氏连灵堂都能立刻布置好。

一般人哪有这个能耐?

====

每天定时更新:凌晨0.06分、中午12.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