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鲁桓公:乐于助人和爱管闲事

【A面 折腾派】

1.有个年纪能当爹的哥哥霸占我王位怎么办?

西周末年,鲁桓公还没出生,鲁国上演了一场宫斗戏。

此时是他爹鲁惠公在位,惠公和宋国正打得火热,那会儿是人情社会,只要关系还不错,结亲家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鲁惠公娶了宋国一位庶长公主,叫孟子,可别想歪,鲁惠公不是男同,孟子也不是那位儒家的官方代言人,这个称呼是因为,宋国子姓,嫡长曰“伯”,庶长称“孟”,是宋国大公主的意思,所以在宋国,历代有不少这样的孟子。根据“诸侯一娶九女”原则,出嫁的孟子要在同姓国家里找两个公主陪嫁,比如在当时的戴国、权国或谭国里选,同姓的陪嫁公主和孟子自己又都得各自带两个宗室的姑姐妹为媵嫁,就这样,九个人一同来到鲁惠公后宫。集齐九“子”,不仅不能召唤大招变身,还可能引发后宫的争斗。

在这些人里,有一个叫声子的陪嫁因为给鲁惠公生了一个孩子“息”,瞬间成了后宫C位,孟子不争气,却吃了一肚子气,眼见主角光环被抢,顿感人间不值得,没多久就提前谢幕,赶下辈子去了。于是,声子顺理成章地又一个跨步,成了后宫一把手。因为鲁惠公没有嫡长子,公子息也成了鲁国太子的不二人选。

本来,局面算是定调了,以后鲁国的后代,都由声子的儿子这一脉发展,结果,宋武公那又生了一个公主,还到处散播消息说,这位公主真是奇了,生下来手上就有字,写着“为鲁夫人”,这不是让我们宋鲁再缔结姻缘嘛?鲁国也乐得维护关系,于是,又一次和宋国联姻,将这位排行老二的仲子公主给娶回来了。现在,仲子是明媒正娶的续弦,那么,声子算怎么回事呢?如果没有仲子,声子就是鲁国后宫一把手了,可仲子强势插队,声子只得退居二线,毕竟当时有规矩说“无以妾为妻”。

更峰回路转的是,不久后,仲子又非常争气地生了一个孩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这下,声子母子的地位更尴尬了,自己从正室退位,儿子的长子优势也没了,身份集体滑铁卢。从这点看,声子应该不是宋国孟子的陪嫁,而是当初同姓国的陪嫁之一,宋国不能容忍联姻好处落到别国,这才又送出一个女儿,抢占鲁国前朝后宫的c位。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格局变换后没两年,仲子还年轻,公子允还小,鲁惠公突然也告辞人间了。怎么办?按理说,甭管公子允多小,君位就该是嫡子的,可此时正处在西周和东周鼎革的混乱之际,国际局势一片模糊,鲁国不能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治理呀。鲁国宗亲坐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采取当初祖先周公的策略,孩子先靠边站,让年纪大能主事的来代理国政,发号施令。公子息被架上历史舞台,就是后来的鲁隐公。

鲁隐公虽然坐上第一把交椅,但并没有鸠占鹊巢的心理,为了表示自己只是个打工的(虽然这个工打得有点大,代理君主),他即位也不对外公布,一切手续都从简了。不过,既然担了职能,鲁隐公还是“谋其政”的,一面加强内部,一面和小霸郑国以及强大的齐国组成强强联手,多次合作去教训那些不尊周天子的诸侯,给鲁国奠定了很好的局面。鲁隐公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十一年,多数人也习惯和承认了他才是鲁国真正的领导人。

不过,十一年来,当初的小公子允也长成了小小少年,因为背着嫡长子身份,公子允身上多多少少也寄予了不少人的期望。加上鲁隐公对外口径一直是代理国君,摄政而已,这就让人需要化身推理大师,琢磨领导的心思,思考自己的前路了。如果鲁隐公有一天心血来潮要还政,这些年在他面前献的媚、拍的马屁岂不是都白费了?不少或上进或求自保的人开始时刻关注国内形势,骚动的群众背地里变成了骑墙派。是支持现在已经干得不错的鲁隐公,还是“拨乱反正”,把只是摄政却霸占君位舍不得让位的鲁隐公赶下台呢?这得看个人所求有没有得到回应和满足。在鲁隐公底下业绩很好的,自然愿意支持鲁隐公,懒得改换门庭,混得不如意的,则着急把公子允扶上台洗牌,也好让自己有从龙拥立之功。

最终,这个问题被一个叫公子羽父的人彻底解决了。公子羽父是鲁隐公的弟弟,公子允的哥哥,在鲁隐公摄政期间,他一直是重要打手,鲁国和齐郑结盟打仗,基本也都由他领军,在彼时的鲁国政坛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不过,公子羽父很有上进心,业绩强了,总想把地位也往上提一提。就鲁国目前摇摆不定的人心,公子羽父偷偷找到鲁隐公,说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公子允作为嫡长子,身边仍有不少支持者,想坐稳君位,不如先下手为强,肉体毁灭掉这个弟弟。

鲁隐公此前态度一直很暧昧,虽然公开声明自己只是摄政,却又从没做出退位的举动,因此,公子羽父猜测他是没找到好杀手,便主动为君分忧,要亲自帮他解决竞争势力。当然,对于自己愿意背上杀名义上的鲁国继承人的罪名,公子羽父也坦白了,他想在帮了鲁隐公以后,升职做太宰。

问题抛给了鲁隐公,此刻,公子允的性命就在哥哥的一念之间。毕竟,比起名义上的继承人,现在事实上的摄政者的权力和支持率更有优势多了。鲁隐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次,鲁隐公没有态度暧昧,对公子羽父说:“瞎说啥呢?我前面之所以摄政,是因为弟弟允年纪还小,现在看他也长大了,我也辛苦了大半辈子,我打算找个时机把位子还给他,退休享清福前路。不瞒你说,我在郊外修建了一座别墅,以后老弟有事可以去那儿找我下棋啊。”原来,这才是鲁隐公的真实心声,他建别墅准备让位的举动之所以一直秘密进行,完全是为了国内稳定,不让大家胡乱猜疑,导致人心浮动,现在见大家还是产生了疑惑,于是干脆直言不讳地告诉羽父,一是他动了杀心,赶紧制止,二来也是给他机会,趁早去和不久后的国君公子允打好关系。

鲁隐公以为羽父能明白自己的善意,他既然不杀公子允,就更不会杀来挑拨离间的公子羽父,也不会把消息走漏出去让他无立足之地。可公子羽父不敢赌任何一点危险,要保住秘密的唯一秘诀,就是杀掉知道秘密的人。于是,公子羽父偷偷找公子允倒打一耙,说鲁隐公想偷偷地杀了他,自己霸占鲁国,千秋永固。公子允当时害怕极了,羽父于是自告奋勇,亲手帮弟弟去解决鲁隐公。公子允心慌意乱,想起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想起了邻居各国为了抢坐在C位的资格兄弟相残的事,终于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送你见神。一咬牙,公子允答应了羽父哥的请求。

鲁隐公十一年的十月,在准备退休的节骨眼上,鲁隐公被提前谢幕。当初那段嫡庶之争,到这会儿才算告一段落。而和先祖周公一样代摄国政的鲁隐公,最终是没能得到一样的结局。

2.有个岳父当敌人怎么办?

公子允即位后,就是鲁桓公了。鲁桓公上台初期走的还是老哥的老路线,结盟齐、郑两个强国,一面和郑国交换了更靠近彼此的田地,一面和齐国结了姻亲,娶齐国的文姜公主为正夫人。

文姜夫人的故事,其实比鲁桓公还精彩。她是齐僖公的女儿,自小聪明伶俐,很得齐僖公宝贝。早年齐、郑、鲁三国经常联盟一起玩的时候,齐僖公其实看中了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做女婿。由于公子忽太出众,齐僖公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就曾主动倒提亲过一次。

谁料,太子忽却婉拒了,而且理由看起来十分奇葩“人各有偶,齐大非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太大了,不是我的良配。这是什么逻辑?其实公子忽的逻辑也很简单,他一直是个自强自立又正直的人,在郑国是出身高贵的嫡长子、太子的不二人选,在国际上是讲礼懂事,典型的别人家的好孩子,他一身正气,致力于自己俯仰无愧,是不屑于找靠山壮大自己的。所以,看起来越是强大的齐国,他越不愿意背负这种吃软饭的名声。

当然,公子忽之所以给齐僖公和文姜发了好人卡,另一个原因是,尽管齐僖公积极地倒提亲,可公子忽却还是被别人近水楼台先了一步。当初,周平王和郑庄公搞了一出“周郑交质”,公子忽作为嫡长子被派去周王朝做了人质,在那里,他依然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很快就被当时和周王室关系不错、经常去首都溜达的陈侯看上了。陈侯不仅自己暗地里看好,也付诸行动,率先提亲了。陈国这些年一直给各国输送美女,前有蔡哀侯的夫人蔡妫,又有息侯的夫人息妫,想来,这位公主也不会差。公子忽点头了,恰好郑庄公也想借着陈国和周王室缓和关系,当事人和家长都同意,这门亲事就这样成了。

等于说,公子忽不仅拒绝了文姜,还立马娶了一位陈国公主,这让文姜的脸往哪儿搁?文姜在家里一待就是七年,从妙龄少女都长到瓜熟蒂落了,才终于被隔壁老实人鲁桓公娶回了家。

关于文姜的多年未嫁的原因,背后还有一段惊世丑闻——文姜在家时就和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诸儿私通。当初齐、郑一家亲的时候,齐僖公经常给公子忽点赞,齐国的太子诸儿也一直将忽哥视作偶像,所以,公子忽对文姜和诸儿的事大抵知道一点。也或许正因为两个太子关系不错,公子忽这才拒绝了文姜。而因为公子忽的拒绝,文姜背后那点丑事却在宫廷八卦团队的猜测下不胫而走,一来二去,就没有人愿意来提亲了。

那么鲁桓公为什么愿意娶呢?一来,齐鲁关系还不错,有待持续加强,二来,文姜长得漂亮。好在,结婚以后,鲁桓公和文姜感情还算不错,三年后生下了一个嫡长子,取名为同,就是后来的鲁庄公。鲁桓公的生活如鱼得水,老婆孩子热炕头,事业也算得上一帆顺风,快乐齐天。

不久,国际局势因为小霸郑庄公的去世发生了一点小动荡。

郑庄公领盒饭后,原本是公子忽即位,可公子忽上台不久,就被弟弟公子突借宋国势力赶下了台,没啥国际援助的情况下,公子忽只能跑到外国政治避难去了。公子突就是历史上的郑厉公。而宋庄公之所以答应帮郑厉公,原是为了狠敲郑国一笔,不过郑厉公也不傻,回国后一看这些卖国账单,就玩起了老赖套路,还提当初宋庄公流落到郑国,是他爹郑庄公好吃好喝招待,并送他回国即位的,当初人郑国也没索要什么报酬啊。宋庄公虽然没道理,可气愤的心情虚张声势地膨胀,当即就要发兵攻打郑国。郑厉公才回国,C位还没捂热,也不想大动干戈,便打算找当初的老朋友鲁国来说和说和。

鲁桓公很开心,摆平国际争端,主持国际局势,那可都是无限长脸的事,马上答应了请求。于是,鲁桓公主动发出邀请函,请宋庄公出来见面聊天。算下来,鲁桓公和宋庄公还有点亲戚关系,鲁桓公的妈是宋国公主,俩人应该是堂兄弟,聊起来总能给点面子。

不过,这年头堂兄弟和亲兄弟都能互相残杀,一个表兄弟又哪来那么大面子。宋庄公勉强去了,心里却老大不开心,装模作样地和鲁桓公结了个盟就回去了。鲁桓公也觉得事情没办妥,继续热情地又一次连线宋庄公。宋庄公心里不耐烦,老鲁咋那么烦人呢?他家产盐吃多了咸得慌吗?不过念在大家都是有背景身份的人,只好又一次赴约,聊的也都是些有的没的话题。冬天的时候,热心群众鲁桓公再次发出邀请,宋庄公感觉自己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来了以后就没给好脸色,也明确回绝了和平要求,就是要在郑国门口拉满“还钱还地”的横幅。

呸,给脸不要脸,鲁桓公也有小情绪了,决定要免费给宋国上一课,教他们做人。郑厉公那儿其实就等着这一天呢,他其实内心很清楚,以宋庄公不要脸的程度,谁都说和不了。见宋庄公把鲁桓公也得罪了,郑厉公赶紧窜出来怂恿,要不咱合起来痛扁老宋一顿?双方愉快地决定好,军队开到宋国军事演习了一场。宋庄公是谁呀,从不是吓大的,被威胁了以后还是天天派人去郑国坐地讨债。

郑厉公再次联络鲁桓公,鲁桓公也热心帮忙,联系了纪国,三国联军这次打算让宋国长点记性。

江湖正热闹,齐国感觉受到了冷落。虽说公子忽多次拒绝做自己的女婿,可他出逃居然不来齐国,而是跑到卫国避难,这让齐僖公觉得很失落。齐僖公实在是喜爱公子忽,不等谁来求援,他主动要求帮公子忽出头,约了卫国和燕国就要去揍郑国,当然,齐国本质上不是要和郑国为难,而是要揍郑厉公。

现在的局面是,鲁、郑要打宋国,齐、卫、燕要打郑国,那么,齐、卫、燕三国联军想要打败郑国,就必须和鲁国干架,而鲁、郑联军想要欺负宋国,又必须过齐联军这一关,本来不想组队的几个国家,被硬拉到了一起,变成了鲁、郑、纪和齐、宋、卫、燕3V4的战场,一场莫名其妙的仗,就要开打了。

更尴尬的是,战场上见面一看,鲁桓公对仗齐僖公,正是翁婿俩。虽说女婿见岳丈低了一个头,可此时此刻也不能心慈手软了,战争拉响,宋国这个战五渣一上场就拉动了四国联军的败势,反而是郑、鲁、纪联军以少获胜。鲁国打败齐国,这在鲁国历史上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载入鲁国的史册成为辉煌历史记录,鲁桓公的国际名声也一度猛涨。

3.老婆和大舅子偷情怎么办?

不过,所谓事业得意,情场就该失意了。第二年冬天,吃了败仗的齐僖公越想越气,越气越想,最终给气死了。文姜得到消息,惊诧不已,对鲁桓公的态度骤变。毕竟,她当年可是齐僖公最宠爱的女儿,出嫁时齐僖公更是打破规矩亲自护送,父女情深感动了不少人。如今爹被自己的夫婿气死,文姜能不埋怨吗?而这边,齐僖公去世后,太子诸儿即位了,文姜的思乡情绪空前暴涨,越发想回国去看看。

为了讨好文姜,同时,也为了与齐国缓和关系,鲁桓公也乐得带文姜回娘家去走走。刚好,机会来了。齐襄公诸儿即位后,给周王室的王姬下了聘,王姬出嫁,一般都由同姓诸侯里比较有身份地位的国君主婚,所以,鲁桓公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婚人。

出发前,鲁国大臣申繻大跌眼镜,心说国君缺心眼,当初文姜就和齐侯有点绯闻,现在还带她回去促成他们私下见面,这不是故意给自己戴绿帽吗?赶紧出来劝。当然,申繻的话也不敢说得那么直白,只说什么“男有妻,女有夫,不好再见面哦”之类的话,鲁桓公装作没听懂,选择性无视了。

当年正月,鲁桓公就携夫人来到了齐国。国际层面来说是两个国家的元首会盟,亲戚关系来说,分明是出嫁女带夫婿回门了。而且,此次来齐商量的还是齐襄公的婚事,由妹夫亲自张罗,怎么着也是一场惬意的会谈。

齐襄公乐得眉飞色舞,极力招待妹妹和妹夫,并不断挽留他们多住一阵子。鲁桓公被齐襄公的热情深深感动,在齐国一住就是三个月,可不曾料想,原来当初的江湖传言是真的,这三个月以来,文姜动不动就以回宫看姑姐妹们为由,然后整夜和齐襄公没羞没臊地待在一起。八卦改变历史。齐侯和鲁国君夫人的绯闻又一次以光速传播开来,鲁桓公听了,气得大骂文姜不要脸。

文姜把鲁桓公已经知情,并痛骂了自己一顿的消息告诉哥哥,齐襄公受不了了,俩人久别重逢,正是你侬我侬之际,哪里舍得文姜受这委屈。而且,万一鲁桓公到外面去乱嚷嚷,此次迎娶王姬的事怕是也要泡汤了。于是,齐襄公阴狠一笑,说要请妹夫吃饭。

鲁桓公余怒未消地来参加宴会,想看齐襄公要搞点什么幺蛾子。只见齐襄公满脸堆笑,不断劝酒说好话。一爵两爵三四爵,酒水陆续下肚,本来就心情不好的鲁桓公已经有些晕乎乎了。见鲁桓公东倒西歪的,齐襄公忙向旁边的公子彭生使了一个眼色,要他护送鲁侯回去。公子彭生得令,扶起桓公就往车筐里放,手一使劲儿,只听见咯嘣一声,是骨头断裂的声音,惨叫一声,是鲁桓公发出来的,随后,他就再也没能发出声音了。鲁桓公死在了车里,婚礼没办成,反而给自己弄了场葬礼。

堂堂鲁侯,周王朝地位最尊崇的诸侯,就这样死在了一次宴会上。准确地说,是死在了抓奸的路上。齐国派人回报消息只说鲁侯喝多了醉驾,自己出车祸摔死的,鲁国人没有监控器,也摸不清到底什么情况,只听说最后一个服侍国君的是公子彭生,便集体写信要求齐国处死公子彭生。齐襄公很愿意牺牲一个人换取和平,马上答应了。而即位的鲁庄公是文姜的儿子,也不好继续追究母亲和舅舅的责任,鲁桓公的死,就这样不了了之,留下了一个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千古教训。

鲁桓公死后,文姜也被吓怕了,不敢回国,在齐鲁之间建了个小别墅居住,齐襄公更加肆无忌惮,动不动就跑来小住一下,俩人过得俨然像小夫妻。当初要嫁给齐襄公的王姬呢?王姬出嫁的程序不仅隆重,而且烦琐,她先被安排来到了鲁国,在鲁国城外建了个行宫,等待鲁侯的主婚。可本来打算主婚的鲁桓公突然死了,担子顺延到了继任的鲁庄公身上,而鲁庄公此时正在服丧呢,也不方便,只好让王姬在鲁国的城外继续住着。

更离奇的是,一年后,王姬也突发疾病死在了鲁国的行宫,齐襄公丝毫不在意,还是在和文姜继续着关于春天的约会。说他们兄妹俩大胆到谋杀亲夫,又蓄意杀妻,恐怕也能成立。只不过,当时的世界已经没人主持公道了。毕竟此时,曾经雄心不已的鲁桓公头上都已长满绿草了。

《史记》原文: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公不听,遂如齐。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脩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除丑於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