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慢读细品识经典——《孔乙己》:跨越60年的阅读

1945、1946年间,一个十来岁的孩童,正读高小(小学五六年级)。他从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阿Q正传》中阿Q与王胡打架的片段,读得津津有味。这孩童就是我,第一次阅读鲁迅。首次读《孔乙己》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起来。最晚应在上大学时,因为读的是中文系(旧名国文系,后来确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中文,没读过鲁迅名篇《孔乙己》?不大可能,但没留下清晰记忆。

有实物可证的,是一本文学课的辅导资料:初二(上)文学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出版。看目录,第4课是《孔乙己》。1957年秋,我初上讲台,应该教过这一课。现在想来,从那一年起,个人阅读《孔乙己》,可分4段(或节点),4种读法。

首先是,“无问题初读”(1957),头一回教《孔乙己》。当时怎么备课,怎么教的,记不得了。可以肯定的是,课文读两三遍,按照参考书编教案,随即进教室上课。备课,讲课,都没产生疑问,学生更没有提出问题。我怎么讲,他们怎么听,填鸭式教学。那次虽然读两三遍,好像懂了,但没多动脑子,竟然没发现问题。这只能叫初读《孔乙己》。

其后,隔了二十多年(1983),再读《孔乙己》。此时在大学中文系教书,课名叫“鲁迅作品研究”。这次教《孔乙己》,自然不像教中学,着重课文分析,而是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有一定研究性。但这次读文本,下的功夫仍不细不深,算是“有问题粗读”。

再过8年(1991),从一个视角读《孔乙己》,写了一篇文章——《〈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吗》,人虽在高校,依然关注中学语文教学。从教学参考书中,看到对主题思想的提示,继续此前学界观点:揭露科举制度罪恶。我认为这一论断,与作品内容不符,于是研究文本,参看有关论著和资料,写了上述质疑文章,投给北京一家杂志,被编辑采用,刊登出来。这次读《孔乙己》,专注于主题思想,无涉其他,所以是“专题研读”。

最后是2017年至今,可称对文本“全篇品读”。起因是,在鲁学重要刊物上,看到一篇《孔乙己》论文,题目标志为“细读”。这引起我浓厚兴趣,但读后有些失望,因为其观点,是对我质疑过的旧说进行新表述。于是,自己也来一次全文仔细研究,有了许多新认识,先写一篇《一个围观读书人的故事——〈孔乙己〉的一种细读》,接着选择不同角度,写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小伙计——100年后重读〈孔乙己〉》《“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读书人——重新认识孔乙己》等后续文章。

以上,从初读、粗读,到专题研读,再到全篇品读,所用时间,1957至2019年,跨越60余年。这就是我的《孔乙己》阅读史吧。

一篇2500多字的小说,读了60多年,有什么感受?

感受之一:经典要“慢读”。经典作品都是耐读的,经得起时间与历史考验,要长时间地,乃至经常地阅读与学习。时间、地点不同,原因、处境、心情等不同,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就可能有所不同。我前两次阅读,为适应教学之需,目的明确,而时间不充裕,读得比较匆忙,只求完成教学任务,对经典的理解就有限。后两次,是为研究而阅读,但关注面有差异,花费的功夫不一样,研读所得差别也很大。所谓慢读,还有一个意思是,每一次阅读,不要过于急切,多花一点时间,一遍再一遍,反复读,读细一点,深一点。

感受之二:经典要“细品”。研读经典应注重思考,细致体会与领悟。读时静下心来,凝神专注,排除干扰,进入真正读书状态。与人物同在,参与故事,设身处地感受现场气氛。不妨读读,停停,想想,品味品味。在体悟中阅读,才可能读出新意,有所发现,逐步领会经典的精髓,认识经典的真意。我前两次读《孔乙己》,只浮在文字表面,没有钻进去,缺乏思考,也就提不出问题。后两次,改变读法,情况终有大区别。

以上两点感受,合起来就是:慢读细品识经典。可简为两个字,品读。

关于品读,也有些许认识,可说者如下:

1.顾及全篇。对于作品评论,鲁迅指出:“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七》)比较两种评论方法,“就事论事”与“顾及全篇”,鲁迅显然倡导后者。

“顾及全篇”,是着眼作品整体,心中有全局。比方说,评论一株牡丹的优劣,不能仅根据一花一叶,就做出结论。因为它美或不美,在整体形态与局部配合,在绿叶对花朵的映衬,等等。只看一花一叶,而目中无整株,属于“就事论事”,这种评论不可取。关于《孔乙己》的主题,“揭露科举制度罪恶”之说,就没有顾及全篇,属于就事论事,乃至以偏概全。原因是,文本中能联系上科举的,只是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丁举人等三几处文字;而酒客、掌柜、小伙计等人物,喝酒、温酒、茴香豆、盐煮笋等酒店事物,以及孔乙己和酒客、掌柜等的矛盾、纠葛……全与科举不搭界,扯不上关系。研究《孔乙己》,怎能无视这些内容?

所谓全篇,除主题思想外,小说的人物及其关系,大小情节,乃至结构、段落、词语、句子、标点,等等,均属全篇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小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整体的各个要素(各部分、各要素之间,自然有轻重、主次之别),也是作者为表现其意旨之所需。一次阅读,或一次写作,可以只关注或只论述某一问题,但要把它作为全篇(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要素,联系起来阅读或论述,它不是孤立的存在。

2.重视自述。“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关注作家及其时代,这是正确研究与评论作品不可忽视的方面。其中,作者对其作品的自述,尤其值得重视,这是理解和评论的重要参考、必要依据。

关于《孔乙己》,鲁迅自述其“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据孙伏园:《〈孔乙己〉》)。此自述堪称钥匙与指针。我根据这一自述,解读小说的人物、情节,乃至词语、句子、标点等,有所领会,据此写出多篇文章。有的论者,对此自述不以为然,说:“鲁迅的看法也还有他不够全面的地方。因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句话侧重于对孔乙己周围群众形象的概括,没有概括出作品主人公孔乙己这一形象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黄忠顺:《〈孔乙己〉主题新探》)此“不够全面”说,令人无法认同。孔乙己形象的思想内涵,正是通过“周围群众”的凉薄,特别是他对凉薄的抗争,才得以呈现的。

3.功夫在文本。常见一些论者,采用外部研究法,即在作品之外,寻求某种理论、学说作为依据,对作品进行解读。做法是,以外国兴起的某种新理论、新方法,拿来对照鲁迅思想与作品,演绎一番,作为自己的新论著、新成果。这类论著或文章,通常比较晦涩难懂,甚至不知所云。相反的,论者对鲁迅著作本身,下的功夫不深,给人本末倒置之感。

《孔乙己》的解读,功夫在于文本,从准确领会文意、语意入手。观点的分歧,常因对语词、句子乃至标点,有不同解读而造成。比如,孔乙己所说两句话: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一些论者截取“窃书不能算偷”,论定孔乙己自欺欺人,从而否定孔乙己的品格。此系曲解和误判,忽略了句中省略号。两句各有所省。前句省略“东西”一词,补足是:“窃书不能算偷东西,我是窃书!”后句省略“窃书为了读,这是……”之类意思,补全为:“窃书为了读,这是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4.多多揣摩。品读作品,可用揣摩法,多多揣摩。叶圣陶说,对一篇好作品,“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说有效,就是增进理解的意思。”(叶圣陶:《揣摩》)我读《孔乙己》就是如此。初写“一个围观读书人的故事”,只注重全文解读,对许多具体问题没注意。后来一读再读,自己提一些问题,自己来揣摩解答,就有了新理解。如:

“自己”的含义。一次,读至“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句产生了疑问:“自己摇头说”,“自己”是什么意思?看前文,有“自己知道”,后文有“自己发昏”,全篇共三处“自己”,含义不同。经比较和揣摩,体会出:“自己摇头说”,是对自己摇头说;“自己知道”,是根据亲身体验知道;“自己发昏”的自己,是普通用法,表示与别人无关,自己承担责任。前两个“自己”的意义、用法,是鲁迅在文中的创造。

省略号的作用。孔乙己和“我”谈话中,用三个省略号:“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这三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经揣摩得知,省略号表示停顿与暂歇,是等待“我”的思考与回答,以此写出孔乙己对孩子的真诚爱心。

以上所说,是我60多年来,阅读《孔乙己》的体会。《孔乙己》是说不完,读不尽的。阅读经典是一种精神享受。在有生之年,我愿继续学习,继续享受。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