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烧了九九、八十一天才停熄,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九十岩全都烧红了。女人躲的洞中,天火奈何她不得。后来,女人和武在洞房中结为夫妻。她怀孕了,生了儿子,儿子叫她“大母”。这个远古越人的第一个母亲,是古越人的始祖母。她的仙踪遍布我国东南,为了表示对她的怀念和崇敬,古越子孙把许多山命名为太姥山,这样,太姥山遍布我国东南。《福建通志》有这样的记载:太姥,尧时的人,以练蓝为生计,在路旁居祝有一天,一个道士向她讨米汤喝。她端了一碗米汤给道士。道士一喝,却是又香又甜的酒酿。道士感到十分奇怪,便拜她为师。她反九转丹法传授给这个道士。七月七日,她乘九色龙马成仙登天。武夷山太姥岩在七曲溪南,相传是皇太姥母子居住过的地方,而武夷山远古越人也是太姥的子孙。秦始皇二年,皇太姥和武夷君在武夷幔亭峰大宴乡人。那年八月仲秋,明月西沉,曙光初照,万道霞光映照在幔亭峰上,她把五色朝霞化为数百间彩屋,将彩虹化为拱桥。男女乡人和各路神仙在幔亭峰顶聚会,乡人称她为皇太姥。她和武夷君也高声答礼:“曾孙们安好。”酒过数巡,歌师彭令昭唱《人间可哀之曲》,曲子说:“天上人间兮会何稀,日落西山兮夕鸟飞。百年一瞬兮事与愿违,天宫咫尺兮恨不相随。”歌声停后,乡人跪拜午,刚走到山下,一阵暴风便席卷了虹桥。南宋时,著名道士白玉蟾在《悼歌十首》中写道:山下于今几代孙,当时箫鼓寂无闻。丹炉早又生春草,玉女峰前空白云。而在武夷山中的仙山蜕、地仙宅区域内,则是洞洞有真仙的。在高高的悬崖上,云雾飘绕的虚空,架壑船仿佛正鼓棹御风,飞向令人向往的天国。武夷山是这种奇特葬式的起源地,这种神秘的船棺葬,遍布我国东南十几个省,给后人留下费解的千古之谜。
船棺被当作神物,架有船棺的岩壑被称为“仙人葬处”。武夷山也就被称为“地仙之宅”。在地仙之宅武夷山中,名峰三十六,各具风姿,一峰一洞天。汉以来,仙境武夷山遐迩,方士羽客纷至沓来,栖居悬崖洞穴之中,修炼终生,死后裸葬其中。于是,“升真不必骑黄鹤,三十六峰皆洞天”的武夷人,有了许多神仙和神仙的故事。武夷玉女峰被道教神化成太元玉女、太元圣母,随着道教的传播走向全中国。道教把玉女演变成多种女仙,有六甲玉女,印篆中的执印玉女等等,甚至还有《玉女卷》问世,而流传最广的要数与金童配对的玉女。民间崇拜金童玉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促成的。金童玉女中,最受宠的要数泰山玉女。据说汉朝时,一座宫殿内有金童玉女雕像,以后大殿倒塌,玉女落入池中。宋朝时,真宗到池边洗手,石人玉女冒出,于是真宗下令在泰山建祠供祀,称她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广大妇女则向她求子,把她当作送子娘娘,称她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武夷玉女是古越人的始祖母和众仙的始祖母,繁衍子孙是她由来已久的职责,她也是送子娘娘。在武夷换骨岩对面,有一块石头叫“和合岩”,相传这是玉女的生殖器,从古至今,当地的妇女常到这里来烧香求子。本来,武夷玉女与泰山玉女有悬殊的辈份差别,也正是在宋朝,武夷玉女从圣帝之母的圣母演变成玉帝之女的玉女,东晋以来的武夷玉女与宋朝的泰山玉女都是水中出石人,都负责繁衍子孙之职,都从玉女成为圣母,又都是玉帝之女,两个玉女,如此难分彼此,可见武夷玉妇与泰山的渊源了。
随着玉女的演变,玉女峰周围的山水景物的寓意也随之而变,姑且称作玉女峰文化系列的演变吧。最突出的要数一曲的天柱峰了。宋朝时,是武夷山的两种玉女的交替时期,也是天柱峰与大王峰名称的交替时期。一峰两名,寓意却大不相同。大凡道教名山,总少不了天柱峰,武夷一曲天柱峰的寓意如朱熹所咏:几然天一柱,雄镇干事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这天柱峤是与太元玉女相搭配的,天被天柱擎起了,才有天地之分,也才有天地的联系。而随着《大王与玉女》民间传说的广泛流传,玉女不能没有做“阳台梦”的大王,那么只好委屈天柱峰易名大王峰了。檀香潭的易名则在清朝。檀香,原产于佛国印度,是释道弟子供佛或供天尊时不可少的供品。清朝时,江西参议施闰章来游武夷,见雨后的玉女峰,冰清玉洁如出浴的美女,将檀香潭更名为浴香潭。浴香潭的香,指的是仙女,这正好与玉女下凡受大王和谐。有的景物没有更名却改变了原来的寓意。较典型的有妆镜台与印石。妆旬台的“镜”,原是形容玉女峰前水的清,以及映在水面天空的清。为什么强调清?按《枕中书》所说,初时,宇宙混沌一团,没有天地之分。太元圣母与原始大王结为夫妻后,才“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杨时在《妆镜台》诗中把妆镜台比喻为“鳌头”。这样,妆镜台便类似于观音脚下的莲花座式的宝物了。在《大王与玉女》的民间传说中,玉女、大王被铁板嶂作梗后,只好凭借镜台相会。于是,镜子从水面被搬到岩壁上来了。以后明朝华容谢上箴在勒马岩上勒“镜台”两字,从此,这面镜子到底在水面还是在岩壁,也就模棱两可了。
玉女峰前的印石原来跟道教法篆派有关,“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毕印篆”中,以六甲将吏玉女执印米,有了印章,符图才灵验,这就是玉女峰前印石的命名来历,而在民间传说中印石却是大王的信物。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武夷君”的文字记载。在《史记·孝武纪》中记有:有人上书给汉武帝,说古代的天子常在春秋祭祀黄帝、武夷君等神。地是,汉武帝就命令祠官在汉都城长安东南泰一坛旁建祠祭祀黄帝、武夷君等九个神。在《史记·封禅书》中记有:武夷君受到汉武帝的封禅,用乾鱼祭祀武夷君。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汉开帝封禅武夷君,是把武夷山当作一座神山,把武夷君当作地仙来祭祀的。在武夷山幔亭峰山腰,有一块巨石,长宽各十几米,方正宽平,相传武夷君降临武夷山时,曾经在这里聚会各路神仙。汉武帝派来的使者,也就在这里用乾鱼祭武夷君,所以这块巨石,叫做汉祀台。武夷君作为武夷山的主神,受到历代帝王的祭祀。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朝廷在武夷幔亭峰下同亭置唐刻石,在一曲洲渚建天宝殿,祭祀武夷君。为纪念幔亭招宴,武夷山乡人在幔亭峰下建祠,祭礼武夷君。祠堂上的匾额题为“同亭”,取同宴幔亭的意思。同亭唐放慢石勒:大唐天宝七载在戊子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