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处理谈判之前事宜(16)

说到这里刘从戎又抬眼看来下窗外,此时临时行辕内异常的宁静。虽然这天是阴历十一月三十日夜幕下的天空中几乎没有月光,但由于天气晴朗漫天的星斗却显得格外的璀璨。刘从戎忍不住将头探出了窗外望了望,对赵熙笑着讲今晚的天气实在是太好了。在皖南的冬天,是很少能够见到这样天气的。赵熙也吸起了吕宋草对刘从戎发问道那匈奴人的标准服饰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刘从戎笑着对赵熙讲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给你讲下匈奴人有趣的事情。其实在匈奴们的眼中,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贫富差距地位等级统统都不如生孩子来得重要。只要你能生下后代,就是“好人“,反之就会被认为有了严重的疾病,所以,匈奴人终日里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给异性配对让她们生孩子。据传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据说张骞被匈奴俘虏了之后想方设法出逃,临行前他无比担忧的看向了自己妻子的帐篷,可见张骞也是非常疼爱和喜欢他这位匈奴族妻子的。在这之后人们不禁要问:“究竟为什么匈奴人就这么热衷于给汉族人娶老婆呢?一些现当代学者和史学家们认为,这不过是匈奴人的一出美人计。因为英雄难过美人关,所以如果能给前来的汉族将军娶上一个老婆,那么就有办法把这些汉族人留在自己的阵营。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完全,只能说顶多是存在这方面的因素。

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汉族英雄都在匈奴娶过妻,比如李陵、苏武等人。有明显记录匈奴披发左衽的资料,指出匈奴人的装束与汉族不同。匈奴女人的形象是披散着头发,衣襟与汉族相反的穿法。衣服汉服多以衣襟别至右腋下系带,匈奴则把衣襟别在左边,和现在蒙古女人穿的长袍类似。汉族女性头发通常梳成各种发髻从而显得美丽端庄,匈奴女人则相对落后也反映匈奴女人有性格豪放的一面。所以匈奴的女人对于是否嫁给汉族人根本不会在意,甚至还觉得是高攀了也说不定。让我们再说回到张骞他在匈奴的那段时间,匈奴人也为他找了老婆。原本按照匈奴人的意思,这个妻子将帮助匈奴人留下张骞让他为匈奴人效力,可最终却适得其反。张骞自有一套收服人心的手段,没过多久就让这位妻子真正死心塌地的跟他同仇敌忾了。所以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骞成功的从匈奴手里逃了出来,最后逃走时妻子还为他打了掩护。此事是匈奴伊稚斜单于怎么也没能想到的,所以他一怒之下,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他的妻子身上,命人对她终日鞭打还断了她的一只手臂。最终这些酷刑让张骞的妻子奄奄一息,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故事听起来十分悲壮吧,甚至令人有些动容,可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比如匈奴人既然为他娶了老婆就是想让他为匈奴人办事,那么,怎么他讨了老婆有十年之久却完全没有对匈奴作出过一丁点贡献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说:张骞在匈奴待的时间太过长久了,所以匈奴人已经把想让他做的事情忘掉了。

但是这个回答未免也太过无厘头了吧,关乎国家的大事怎么能被轻易忘掉呢?并且要是已经忘掉了安排他做的事,为何他已经跑了还要拿他的老婆撒气做文章呢?所以说这样的因果关系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张骞你不论在不在我们匈奴都是无所谓的。这从其中不难看出,匈奴并不缺张骞这个做事的人,只是需要留他在匈奴。可以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均留有些记载。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再说说苏武,他在那里也是有一个老婆的,并且,这个老婆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他的境遇并不那么好,从北海回家之后,自己的母亲也去世了。甚至哥哥和弟弟都因为受到诬陷而被迫自杀,他的老婆也改嫁他乡了,家里的儿子女儿也不知去向杳无音信。后来,直到汉宣帝即位,他觉得苏武实在可怜,于是打听到了苏武曾丢失的儿子和女儿的下落,让人花钱为他赎了回来。苏武十分感谢汉宣帝让他能够老有所养,可是后来的史书却对于苏武这段“匈奴姻缘“写的一笔带过,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由于苏武的妻子在当地地位并不受到尊贵,而在汉族的种族观念和等级制度是十分明确的,所以这种王侯娶了普通人的情况是不值得被记入史册的,甚至有辱皇室的威严。像张骞还有李陵,他们的妻子都是单于的女儿,那在当时就相当于汉族皇室的位高权重之人,所以这样的史诗就被大肆宣扬。、

可是为什么匈奴愿意把自己的女儿“下嫁“呢?其实在匈奴眼中,没有那么看重地位高低,他们的种族观念不强,认为男女结婚不过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罢了。还有一位叫李广利的将军,也娶到了匈奴人的女儿,可是他最后被匈奴人捉来祭天了,所以下场十分凄惨,连一个后代都没能留下。而李陵在过世之后,还曾有后代跑到唐朝来认亲,在那时匈奴已经不复存在了。说到这里,我们似乎都看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匈奴极度“缺人“,他们抢夺粮食和财富,最多的还是爱抢夺“人“。因为他们非常需要人手来扩充军队和增加劳动力,只要民族能够强大起来,他们才不管是不是混血人。因为他们认为只要人归他们所有,最终文化同化那是必然的结局。可能,这就是匈奴人爱给汉人娶媳妇儿的原因。匈奴人的服饰是什么样子,我们从匈奴铜饰牌上人物形象和汉石刻画上的形象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他们的服饰,还是小袖而衣长齐膝,北方民族这种衣服式样,始终变化不大,以后的鲜卑、乌桓、突厥、回鹘的衣着与此还是极其相近。当时北方民族是轻骑兵,铠甲一般用皮做,因而装备轻而动作灵活。据山东沂南汉墓石刻,历史博物馆藏大型空心砖上刻有几个胡人骑兵,深目高鼻,戴尖锥形毛毡帽,穿齐膝短衣,手执剑盾,还保留着匈奴、乌桓骑士剽勇捷速形象。这种胡服骑衣,小袖长袍齐膝,应即胡服一般样式。按照《史记·匈奴传》所说,当时诸部族君长喜欢锦绣,绣长襦锦袍各一领。

在西北各地出土的汉唐各色花锦新绣衣,所证明史传记载确实,小袖而长齐膝的衣着的基本形象,也与上述东胡人服饰一致。《尚书•周书•毕命》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之人。”⑨“左衽”,衣服前襟向左,与汉族衣服前襟向右相对立,而这又当与北方民族的尊左的文化习俗相应。“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其座,长左而北向。”拜日、月之始生,是面向东方,左方则是北方,座位则尊左(以左为长),面向北方。东方为日、月始生之地,向东礼拜日月时,左方是北方,面北而坐,则是尊崇北方。《史记•正义》:“其座北向,长者在左,以左为尊。”⑩这与北方民族太阳崇拜观念有联系,是围绕日、月的运动而产生和形成的思维结构与文化观念。靴是北方游猎民族穿用的,它便于跋涉水草。适用于胡人乘骑。赵武灵王必改履而着靴。《释名》云:“古有而无靴,靴子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中华古今注》云:“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靿黄皮,闲居这服。”赵武灵王也采用胡人的貂皮冠。据汉代胡广的说法:“意为北方寒凉,本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胡人的腰带为革带,革带下附加小瑰,环上悬挂随带物。《赵策》云“赵武灵王赐周绍胡服衣冠具带,黄金师比。”春秋战国时的这种铜或镶金的带钩,出土实物极多。唐代张守节《正义》谓赵武灵王主要是废弃上衣下裳,即废去下裳而只著裤。王国维说:“以裤为外服,自裤褶服始。

然此服之起,本于乘马之俗,盖古之衣,本为车中之服,至易车而骑,则端衣之诸幅之裳者与深衣之连衣裳而长且被土者,皆不便于事。赵武灵王之易胡服,本为习骑射计,则其服为上褶下裤之服可知,此可由事理推之者也。虽当时尚无裤褶之名,其制必当如此,张守节废裳之说,殆不可易也。”(王国维《观堂集林》卷22《胡服考》)以上了解到北方民族的服饰,从上衣、下裤、靴、冠、带几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北方民族服饰,历史上称胡服。在北方民族文化中,胡服对中原文化影响最深,几乎改变了中原汉族服饰的全貌。东胡时期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战国或之前东胡已有纺织手工业萌芽。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曾出土陶纺轮。西汉元始二年,乌桓人以皮、布向匈奴赎回被掠妇女幼小。辽宁西丰县西岔沟东胡墓出土有布片,这种布片可能是自己纺织或由外来的。

鲜卑又分东部鲜卑和西部鲜卑,其中拓跋鲜卑由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南迁至河套和大青山一带,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后又出现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政权。拓跋鲜卑的服饰特点:不束发则戴帽。穿靴,身着小袖紧袍,或只穿上褶而下着小口裤。腰束革带。鲜卑人系的腰带称“郭落带”,革带上饰以铜钩、铜牌或金牌。牌上饰有鹿纹形象,反映他们的游猎生计。在满洲里扎赉诺尔鲜卑墓和内蒙古察右后旗二兰虎沟古墓均有鹿纹饰牌出土。后周的服色都用五色或红、紫、绿等色,并镶以杂色的领边和衣裙,称之为“品色衣”。

汉族衣襟是右衽,北族则为左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有袴褶之制。《释名》称“裤,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急就篇》称:褶垂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裤褶之名,虽然起自汉末,但用为这类服装的基本样式,都早已存在,其实就是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之一。裤褶之制汉魏之际主要在军旅中穿着。魏晋以后,被广泛用于民间,作为普通的常服和便服。军将武士也仍以此服为戎装。它的样式,较之汉族服装紧而窄小,长与齐膝,裤管宽松,下长至足。裤褶的质料,可以用布缣绣彩,也可以用锦缎织成,还有用野兽毛皮制作的。裤褶的束腰一般多用皮带,贵者镂饰金银。除裤褶之外还有两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释名疏证补》:“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发心,亦两当之义也。”一般为前后两片。北朝时期争夺政权战事不息,作战工具有保护人体的铠甲、保护战马的马甲等,并得到广泛的使用,也越来越精致。《晋书——赫连勃勃传》云:“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造王兵之器,精锐尤甚,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在鲜卑将士身上穿的主要呈护胸背的“两裆甲”。军装中,则足着靴,腰束皮带,头戴盔,此外衣肩上披膊、筒袖等件的金铠甲,也是呈鱼鳞形的称鱼鳞甲。

要想弄清楚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搞胡服骑射,就要首先弄清汉服和胡服有什么区别。所谓“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黄帝开创、周朝建制、汉朝修补定型的传统服装体系。在赵武灵王的时候,还没有“汉服”的称谓,但已经形成了早期的典型风格,方便起见,还是称之为“汉服”。

所谓“胡服”,就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今天这样称呼只是按照历史习惯,已经不带任何偏见。各个民族的服装就像百花盛开,历史上的时尚,很多也是兄弟民族互相借鉴融合所创造的。那么,汉服与胡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一,上衣下裳与上衣下裤。汉服最典型的形制是上衣下裳,史传是由人文初祖黄帝设计的,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黄帝的历史地位非常高,所以后人不敢随意改动。并且从生活角度出发,在当时气候温暖、面料粗糙的情况下,下身穿近似于围裙的裳显然更为舒适。先民在田地耕作,身着短裳也可以明显减少清洗次数,使服装更为耐久。相反,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天气寒冷,经常行走于野草荆棘之间,还有骑马的需要,所以胡服以上衣下裤为典型形制。其二,左衽和右衽。汉服有一个典型特征是右衽,而大多数游牧民族采用的是左衽。右衽就是把左边的衣襟朝右边遮过去,左衽相反。关于汉服右衽的文化根源,历史文献上交代得并不清楚。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倒下的时候,左眼化为日,右眼化为月,因此左为阳,右为阴,所以衣襟从左向右遮掩的右衽是阳包阴,为活人穿着,而左衽为阴包阳,古代死者入殓的寿衣采用左衽;二是隋唐学者孔颖达的解释,活人抽解纽带以右手为便,所以采用右衽,而去世的人不需要解开衣带,所以左衽,这一说法显然牵强。其实,从生活角度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或许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