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皇帝的心思

一看是皇帝,在背后也不知站了多久。

朱逢春面上迅速为惊讶,紧张,喜悦,崇敬等情绪所笼罩,充分演绎了什么叫演员的自我修养。

只是于心里,一颗悬着的石头终于平安落地。

他这段时间努力坚持,自我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不就是为了展现在皇帝眼中,继续赢得重视?

“孙儿拜见皇祖父!”

见皇太孙如此态色,朱道真没有丝毫怀疑,轻轻颔首,指向朱逢春手里的弓:“不必多礼,你所用的弓可是一石弓?”

“皇祖父火眼金睛,孙儿手中的弓正是一石弓!”

大明的重量计算里,“九斤四两为之一个力,十个力为之一石”,一石弓,有九十多斤。

而大明战弓,时下普遍为六力到十三力,超过十三力,那就是“虎力”!

若是低于四力,那便“不能透甲伤人”。

像朱逢春手里,近百斤之弓,所用的箭,可重一两二钱。

在他这个年纪,就能使一石之弓,实际都可以称之为天生虎力!!

朱道真闻此,面上不禁有些赞叹。

皇家子孙里,懒散无为之人甚多,文武一途,终于有了个像样的人了!

再抚须望向太孙时,朱道真眼神又增添了几分光彩。

太孙自“开悟”后,无论进学,还是习武,都很不错。对比太子小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同他幼时一样,也是武力长者。

可是其他皇家子嗣嘛……

朱道真余光扫了眼后方闻讯来此,站立相迎的诸子孙,面上转而严肃。

见朱道真神色变化,站在原地,隐有思虑,朱逢春霎时想到戴权近段时间,于宫里打探的皇帝喜好,眸光一动,忙两手将长弓举前,道:“请皇祖父试弓!”

“好!取箭来!”

朱道真心血来潮,从朱逢春手上接过后,向一旁朗声说道。

“是,万岁爷!”

旁边的大太监李昌顺,一直躬身相候,在皇帝话落时,就从武师手里,接过了箭。

朱道真接过后,后退了几十步,随之前手推出后肘牵拉,动作标准,搭弓瞄准了远方箭靶。

早于几十年前,尚是储君的朱道真,就以骑射闻名,先帝也因此厚爱之。

咻!

破空声起,羽箭直直扎在了靶上。

就在其他人脑袋还停留在上一个动作时,旁边就传来一道异常响亮的喝彩声,甚至还夹杂着鼓掌声。

“皇祖父万岁!皇祖父威武霸气!”

可不就是自觉当起了“啦啦队”的朱逢春?!

事实上,朱逢春内心对面前的大明天子,还是很敬佩的。

大明的弓箭训练,以五十步为近,一百二十步到一百六十步为远。

朱逢春方才站立之地,正是五十步,而皇帝时下站在八十步开外,能正中箭靶,可见处理朝事之间,武艺这些年也没落下。

其人继位以来,按照朝野评价,实际也算得上文武双全,中庸治国。可远比“大明战神,瓦刺留学生,叫门天子”朱祁镇强多了!

“父皇万岁!”

“皇祖父武力超群,天下无敌!”

有了朱逢春开口后,老朱家的孝子孝孙们,全都鼓起了嗓门,鬼哭狼嚎。

朱逢春在发现皇帝不仅没有欢喜,相反脸色越发阴沉后,早早闭了嘴,恭恭敬敬站立。

全身上下写满了两个字,乖巧。

有人要倒大霉了!

临时抱佛脚,现在口号喊得越响亮,等会说不定就被揍的越狠!

果不其然,朱道真在将长弓放到李昌顺手中后,眼眸里充斥着煞气,向一旁的内侍道:“取板子来!”

“还有你们,按照年龄大小,全都给朕排成一排,手伸出来!”

一刻钟后,充满寒意的勤读院内,就响起了劈里啪啦的打手掌声,偶尔还伴随着几声哭泣。

朱逢春看到这里,竟下意识感觉到自己的手,似乎也在隐隐作痛。

好狠!!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看来一点都不假!

事实上,朱道真是真的生气了!

自从数月前,发现宗室子弟不学无术,宗学学习氛围,越发懒散后,他就下达过命令,命在皇家宗学进学的朱家子弟们,不得迟到早退,否则授课讲师,可直达圣听。

三个月过去,龙子龙孙们倒是天天来了,但在勤读院所为,交上来的课业,自这两日翻阅后,朱道真心里就压着一股火。

纵观这么多皇室子弟,竟只有含太孙的寥寥数人,能认真完成一应考教。

于是,他借今日之机,来到勤读院后,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许是打得有点累了,揍了十几个不肖子孙后,朱道真径直叫来内侍代劳,他才发现,太孙竟还站在原地,没有移动过一步。

这孩子,真老实……

想到所见嫡长孙的课业,朱道真眼里戾气消散,转为柔和,抬头看了眼头顶又飘起的雪花,道:“陪朕走走!”

“孙儿遵命!”

朱逢春忙正色应道,跟在了后面。

“你所答之课业,朕都看了,很有想法。在你这个年纪,殊为不易!”朱道真背着手,踩在积雪上,发出嘎吱声。

那可不?

他脑袋里,可是装着信息时代的见知,便是随便拎出一个后世高中生,放在大明,那都是熟知天文地理的全才!!

朱逢春嘴上却道:“皇祖父谬赞了,这都是勤读院的先生们讲得好,孙儿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只有学够了知识,化之为实用,才能为皇祖父分忧……”

此时正好来到勤读院北面的竹林处,朱道真停下脚步,看向竹叶上的积雪,头也没回,追忆叹息道:“你能清楚,已经比很多人都强了。想以太祖当年,起于微末,专心一志,行于军途,便是北伐蒙元,建立皇明,依旧好学不倦。皇室子孙,更当以此勉之!才能不负祖宗期许,建设好大明!”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朱逢春忽然感觉到了面前天子的迟暮之状,做皇帝又哪里容易呢?他忙应道:“孙儿谨记皇祖父教导!”

一回头,见嫡长孙谦虚受教的样子,朱道真面上变得慈和:“朕对你给予厚望,大明终究要交到你们手里……说远了,再过数日,就是冬狩,你且一同出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