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淤地坝设计(淤地坝系列丛书)
-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编著
- 1419字
- 2024-04-17 16:55:53
第二节 淤地坝分类、分级及设计标准
一、淤地坝分类
淤地坝按筑坝材料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等;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碾压坝、水坠坝、定向爆破坝、浆砌石坝等。从近二十年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和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为碾压坝和水坠坝,个别为定向爆破坝,本书重点介绍碾压坝和水坠坝及其配套建筑物的设计。
碾压坝是指用碾压机具将土、砂等分层碾压而建成的淤地坝。它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就地取材,采用土料、砂、砂砾等筑坝,大大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等外运材料;
2)随着土力学理论及实践日趋完善,土坝筑坝经验不断积累,使防渗土料由粘土、壤土等传统细粒土料扩大至黄土、坡残积红土、砾石土等,其级配范围十分宽广;
3)土坝对坝基要求,无论是承载力或抗剪强度方面都比混凝土坝低。许多土坝都直接建在砂砾或土基上,而混凝土坝难以做到;
4)近年来大型土方机械相继在施工中的运用,使修建碾压土坝所需的开挖、运输、碾压等作业的效率及经济效益大为提高,施工速度加快,工期明显缩短;
5)土坝造价通常低于混凝土坝或浆砌石坝。
水坠坝又称水力冲填坝,是利用水力和重力将土场土料冲拌成一定浓度的泥浆,引流到坝面,经脱水固结形成的淤地坝。由于其具有造价低、施工质量稳定等特点,在黄土高原地区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坝型,与碾压土坝相比,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优点:
1)工效高、投资省。水坠法筑坝与碾压法筑坝比较,可大大节省装、运、卸、铺土等工序,提高了筑坝效率,节约投资。
2)施工简便、质量易保证。水坠法筑坝的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技术容易掌握,适宜普遍推广。
另外,水坠坝有以下三个特性:
1)泥浆浓度大。利用高浓度泥浆冲填筑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坠坝的最显著特点。一般每立方米的水要挟带2m3~3m3的土,即土水比为1∶2或1∶3。
2)施工期坝体存在流态区。水坠坝坝体除了碾压的边埂和堆筑的中间埂外,其余均为冲填的泥浆。如果采用连续冲填施工,泥浆来不及脱水固结,施工期坝的上部必然形成一个含水量大于流限的流态区。
3)易发生变形且沉陷量较大。水坠土坝在施工期坝体容易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可能发生滑坡事故,为控制变形,施工速度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含粘量较高的土料,需严格控制施工速度。
二、淤地坝分级
淤地坝一般根据库容、坝高、淤地面积、控制流域面积等因素分级。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3-1996)和《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89-2003),并结合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实际,淤地坝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其中,大型淤地坝也称骨干坝,可分为大(二)型、大(一)型。表1-1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分级标准。
表1-1 淤地坝分级标准
三、淤地坝设计标准
根据《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89-2003)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3-1996),淤地坝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有关规定,并考虑淤地坝工程的运用特点,按库容规模确定。淤地坝分为三类,库容在1~10万m3的为小型淤地坝;库容在10~50万m3的为中型淤地坝;库容在50~500万m3的为骨干坝。其中骨干坝划分为两级,总库容50~100万m3的骨干坝为五级;总库容100~500万m3的骨干坝为四级。淤地坝设计标准详见表1-2。
表1-2 淤地坝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对于淤地坝工程,如遇下述情况,经论证可提高或降低其设计标准:
1)工程位置特别重要,失事后将造成重大灾害者,可提高一级;
2)当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者采用实践经验较少的新型结构时,可提高一级;
3)对失事后影响不大的工程,经论证后可适当降低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