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王之心,重在忠诚,而非才能。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此乃朱元璋遗嘱中的言辞。

言下之意即是,朕一旦驾崩,众子莫要回京城奔丧。

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严格遵循此遗嘱。

但说是严格,实则此令针对的仅有朱棣一人。

而朱允炆的其他众叔以及堂兄弟,皆含泪入京。

朱允炆此般区别对待,显然出于对朱棣的忌惮。

虽然执遗诏如令箭,但此举却显得不够光明磊落。

一桩大事,要么一概而治,全禁止前来,要么皆允之。

而如今允许众多而拒一人,此是何理?

岂非公然对朱棣不公?

几乎等同于直截了当地羞辱朱棣,直言我朱允炆不许你来,你只能在外等候。

不顺从我的命令便是不可,难道你敢强行闯入不成?

遭此屈辱的朱棣必然心有不甘,愤怒之下可能拍案而起,击桌砸椅,抛杯而怒。

随后着手制造武器,采购粮草,此举也情有可原。

对于前身做出的愚蠢之举,现在的朱允炆只能表示无奈和同情。

当然,这背后也有黄子澄的推波助澜。

“陛下,现在召回燕王,岂非与先前的御令相悖,朝更夕改,恐损您的威严啊……”黄子澄急切地劝阻。

朱允炆叹道:“先前颁布御令时,其他诸王尚未抵京,而今他们已在京城,唯独缺燕王,世人会如何议论?再说,我朝以仁孝治国,燕王作为太祖之子,朕之四叔,怎能不入京城?”

“陛下,一旦允燕王进京,恐引起不小的动荡。”齐泰忧心忡忡地表示。

朱允炆望着二人,微笑着问:“何来的祸乱之说?”

齐泰回答:“燕王曾统领大军征战边疆,其在军中颇具威望。且与五军都督府中的许多勋贵关系密切,若让其长居京城,稍作周旋,便可能笼络众心。”

朱允炆淡淡一笑,挥手道:“也罢,正好借此观察帝国中的勋贵们,究竟倾向于何方。便如此决定,去安排吧。”

齐泰和黄子澄无奈地行礼后退。

马恩慧察觉朱允炆心情颇佳,便留在旁边,轻声道:“今日陛下的神色,似乎与往常有所不同。”

朱允炆心头微动,转眼望向马恩慧。

作为他的皇后,再加上女性的敏锐直觉,自然能察觉到其中的细微变化。

“先前陛下似乎并不愿见燕王,现如今却下诏召其入京,令人不解其用意。”马恩慧轻声细语地表达自己的疑惑。

朱允炆凝视着马恩慧,脑海中迅速思考着如何回应。

马恩慧似察觉到了些许不妥,急忙跪下,恳求道:“陛下饶恕,臣妾不该妄言朝政。”

朱允炆见马恩慧跪于地上,他脑海中的传统礼节与现代平等观念产生冲突。

最终他上前,扶起马恩慧,细致地打量着她。

马恩慧的美貌实在难以忽视。

她那双桃花眼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皮肤如水般细腻,散发出红润的光泽,轻启的红唇间,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这便是自己的皇后啊。

朱允炆轻叹一声,握着马恩慧的手,同她一同坐于床沿,柔声道:“无妨,小事,昔日祖母不宜乎如此?”

马恩慧轻轻一笑,眼色更显。

见此朱允炆不由想起,未来的四年后,她终将逝于这皇宫之内。

除非他能平息藩王的纷争,解决朱棣之难!

朱允炆缺乏军事天赋,他所依赖的,是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和现代的经验。

这些,将成为他超越朱棣的秘诀。

......

狂风急雨,雷声隆隆。

中军都督府内,长相俊美、风度翩翩的魏国公徐辉祖未曾休憩,正专心审阅着一摞文书。

作为建国元勋徐达之子,徐辉祖不仅承袭了父亲的智谋,还有其英勇无畏。

朱元璋对徐辉祖极为看重,将重要的中军都督府委以其手。

徐辉祖年仅三旬,便已登上武官勋贵之首的高位!

徐辉祖放下手中的文书,轻轻揉搓着略显疲惫的双眼,轻轻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看样子,陛下似乎有意作出重大举措。”

齐泰和黄子澄频繁建议削减藩王权力,皇上也多次询问边防情况,言语间皆指向如何削弱边塞诸王。

削藩之刃已悬于头顶,只待时机落下,指向何方。

徐辉祖对削藩策略持有保留态度。

虽然削藩有助于国家根基的巩固,实现中央集权,但考虑到京城位于南方,北方疆域辽阔,终需留有力量守卫,以威慑北方蒙古。

“帝王之心,重在忠诚,而非才能。”徐辉祖感到些许无奈。

的确,虽身为武功第一人,但徐辉祖并非朱允炆的亲信。

朱允炆真正的亲信,是岐阳王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

徐辉祖对李景隆十分了解,尽管他长相俊美,举止从容,风度优雅,外表堪称完美,但实际上却是个毫无才干之人。

他虽然空有一身好皮囊,却掌管着左军都督府。

毕竟,对方是皇帝的亲信,他无法相比。

徐辉祖望着窗外雷电交加的天空,心中感到愈发的压抑。

忽然,一名传令官急匆匆地报告:“陛下有旨,命燕王入京。”

徐辉祖震惊不已,急忙询问消息是否确凿,得知属实后,他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心中不确定这是皇上的试探,还是另有深意。

“舅舅!”

一声呼唤打断了徐辉祖的沉思。

形象丰腴而诚实,行动略显笨拙的朱高炽走进大厅,其后紧随着气宇轩昂的朱高煦和朱高燧。

这三位入京奔丧之际,未能见到朱元璋最后一面,抵达京城时,已将其安葬于孝陵。

既已抵达,他们也只能暂留京城,离去尚需等待严守的百日哀悼期结束。

徐辉祖注视着自己的外甥们,朱棣的三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忧虑。

“世子如此深夜还未安息?”徐辉祖温和地询问。

朱高炽坐下,深吸一口气,说道:“连日来专心读书,实在有些乏味。我们几兄弟商量着,不如明日去演武场,举办一次骑射比赛,既可观赏又可舒缓心情。”

徐辉祖稍作思考,便欣然同意:“当然可以,明日正好空闲,何不邀请一些勋贵前来观战,比试一番?”

“那便有劳舅舅费心了。”

说完,朱高炽携着两位弟弟齐齐行礼,随后离去。

徐辉祖转身来到书桌旁,迅速写下一封密函,交由心腹密送进宫。

随后他站在窗前,凝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低声自语:“是时候展现我的忠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