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山谷”取名于智峪村,智峪村字面意思即此村落为山谷地貌,智字置于前,意即希望生活在此村落的人们很智慧(美好寓意),智慧山谷故由此来。村落历史沿革下文简单介绍(转摘于本村贤者撰稿)。
智峪村,原名郑峪。很早以前,有郑氏在此定居而得名。上智峪至今沿用之地名如“郑家湾”、“郑头则”、“西郑”等可为证。“峪”者,山谷也。古人择址设村,多选避风向阳,背山临流,依坡而居。智峪旧村落,恰也符合这一特点。
约明清间,有汾阳王郭子仪第五子后裔一脉,迁徙此地。时郑氏家族盖以凋落濒绝。念郭氏先祖无论智勇功德郭子仪,还是上溯更古之郭璞、郭嘉,皆智慧之化身;又“郑”字当地方言发音为“zhi”,为便于沿革,遂取同音“智”之意,保留地形“峪”之名,巧更为“智峪”村。后郭氏家族人丁兴旺,居住区域不断沿坡上下扩张,顺势分为上下两村。靠近河流的部分,俗称“河里”,官名“下智峪”,向旱塬上延的部分,俗称“阳(音爷)里”,官名“上智峪”。现上智峪新村已全部从旧址整体迁建于东塬上,梧西线穿村而过,将村庄分割为南北两大区。在村十字口跨路而建的钢铁天桥上,高悬着“柱濮”两个大字,标志着这个古老村庄扼守着柱濮镇域的东大门,赓续着祖先的豪迈。
智峪村,曾因汾阳王郭子仪后裔所居,而使明清地方政府相互推诿又轮番管辖,先后曾属汾州府、孝义县、晋中地区。虽最终于七十年代回归孝义,但最使村民津津乐道并引以为傲的,当数归汾州府直辖的那段“荣光”。
清朝时期,智峪已因特产小麦闻名遐迩。所产旱选小麦颗粒饱满,皮薄色黄,出粉率高,面粉筋道,口味芳香,惜单产极低。物稀为贵的缘故,“智峪小麦”被汾州府以特贡珍藏。当时,州府命令智峪村民每交皇粮,必须保质而准时,不得有任何延误。其时,交通落后,运输困难,跨地区县乡村不仅繁杂,且所经尽皆私地民田,常遇刁难阻挡,停驻协调,车马人力,饲养食宿,往返十天半月却时有因误受罚,队伍苦不堪言。
村有一武功奇高者,任职汾州府捕快班长,人称“猴人人”(个子矮小,方言音译)。其力大可举碌碡于树杈,轻功能穿天窗于须臾。相传曾夏日返乡过午,路经西许(西村,智峪东邻村),口渴难耐,向正在碾场打麦的农户讨水遭拒。不经意间,该户碌碡已在麦场边树杈。眼见天色有变而碾场不得,农户顿悟知遇高人,连忙道歉,捧水求饶。“猴人人”纵身一跃,眨眼间已手抱碌碡飞身而下,致言“日后为人要善良厚道”,策马西去。
为解决运送皇粮途中遭人刁难阻拦而延误受罚,智峪村民便找“猴人人”求策。其法,一是从智峪到汾州府粮站径直踩一条专运皇粮便道,逢村过村,逢地过地;二是训练一支运粮武工队,每人腰插一杆二尺八长特制铜烟杆,平时抽旱烟,闲练烟杆拳,遇到送粮受阻武力开路,并高喊“智峪皇粮,十万火急!”嘱如有后果,州府找我。
后人为纪念他,在村东马莲坡修建一亭,内塑石像。石像仿真人模样,朝东南而立。直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小王营村人常以对该村不利为由,偷偷搬倒石人,有时滚下坡沟。上智峪村民牧羊务农有见,每每搬运复位,以镇村宝物视之。
智峪,因郭公之后和小麦特产而被三县争管,也因“猴人人”及其武工队而毁誉参半。但其勤劳进取,耿直,智慧的村风,却一直传承了下来,激励着一代代农家学子求学上进,奋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