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广运潭

虽距离盛会所在地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在路上,已经人头攒动。

李瑄三人不得不跃马于路边原野之上。

长乐坡的位置,在长安城东九里。

上午辰时三刻的时候,李瑄和裴晃、裴胄,来到长乐坡。

晴空万里,潭水与青天相映衬,烟波浩渺,映着水光。

长安城中和长安周边乡里的百姓,如过节一样汇聚在这里。

潭水周围已经被人山人海占据,别说骑马,就是人都很难挤进去。

潭西有些位置不拥挤,但是被奴仆圈住,一看就是达官贵人占据的地盘,百姓们不敢招惹。

大唐阶级分明,贱民与良民有巨大的差距。

良民中,贵族与普通百姓也如隔天渊。

潭东也没有位置。

望春楼前,更是被羽林军围住。

李瑄依稀能看到望春楼上模糊的身影,那是李隆基与文武大臣,他们正在谈笑观礼…

“来晚了……”

潭水离得太远,根本看不清。

只看看到宽阔的的潭水上,百舸张帆,随波逐流的一幕。

还有那羯鼓喧天的声音。

“七郎,四娘在那里,我们也过去。”

顺着裴胄指的方向,李瑄看到李玉莹。

他们不担心没有观看盛会的位置。

那些熟识的贵族世家,一定很乐意与李瑄一起观看盛会。

“七兄快过来。”

李瑄来到贵族所在区域后,李玉莹第一时间向李瑄招手。

虽然那天李瑄训斥李玉莹,但李玉莹隔一天晚上就忘了。

兄妹之间,不外如此。

更何况那天在斗花会上,李玉莹用李瑄给她写的《赏牡丹》,配上她的牡丹花,享尽赞美。

纵然五颜六色的名花,也不及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今日清晨,李瑄还在练武的时候,李玉莹就叫李瑄来看盛会,但李瑄与裴晃、裴胄约好了,所以让李玉莹先来。

而李玉莹所在区域,不止她一个人,还有那天一起来左相府的姜月瑶,和其他一些士女。

姜月瑶心思细腻,知道李林甫和李适之最近有争执,那天突然支开她,一定因此。

所以再次见到李瑄时很害怕,她如受惊的小鹿一样,身体向一名面容清冷的白衣女子那里靠。

“打扰了!”

李瑄来到这个位置极佳的地方,向一众士女们礼问一句。

这一次,他没有大煞风景地让李玉莹远离李林甫的亲戚。

长安的贵族少女,现在都知道李瑄的事迹,士族、宗室、宰相之子、诗人,现又被封为五品官,准备前往边疆为将。

这么多身份叠加在一起,让少女们春心萌动。

士女们一向大胆而奔放,她们立即围在李瑄身边,叽叽喳喳,对李瑄问东问西,有直接请李瑄作诗一首。还有让李瑄不要去边疆,那里很危险。

李玉莹又不帮李瑄拉开这些士女。

使他后悔来找李玉莹。

早知道他就去其他位置了。

只有裴晃、裴胄在旁边偷笑,士女们根本不理会他们。

“诸位小娘子,盛会即将开始,待盛会结束,再进行作诗。你们一直围在我周围,我无心思考。诗需应景而赋。”

无奈之下,李瑄只能向周围的士族少女说道。

“嘻嘻,好……”

“一言为定!”

小娘子们纷纷拍手,她们生怕李瑄讨厌自己,不敢再打扰李瑄观看盛会。

一群士女到一旁,边偷看李瑄,边悄悄说话,不时传来银铃一样的笑声。

“那穿着白衣的士女是谁?”

李瑄得到松缓后,来到裴晃面前问他。

他指的是姜月瑶旁边面容清冷,气质如雪莲一样的女子。

刚才只有白衣女子和姜月瑶没有凑到他身边,姜月瑶是怕他,而此白衣女子则漠不关心。

“她是李林甫的第八女。她是个女道士,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道号,叫什么腾空。”

裴晃正好认识此女,他嘿嘿一笑,向李瑄回道。

大唐的女道士,懂得都懂。

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女子进入道观的风气盛行,包括公主和普通百姓的女儿都会选择入道。而那些女冠们,通过修行来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她们的放荡不羁和纵情浪漫,几乎与娼妓无异。

“可惜!”

李瑄不着痕迹地摇头。

裴晃以为李瑄可惜李腾空是女道士。

更聪明的裴胄以为李瑄可惜李腾空是奸相李林甫的女儿。

“船动了,船动了。”

最活泼的李玉莹,只喜欢新奇事物,她一直看着潭水,突然跳起来喊道。

随着李玉莹的声音,李瑄看到潭上的船只,渐渐驶进。

“万岁,万岁!”

“万岁!万岁……”

羽林军率先呼喊,紧跟着长安的百姓一起呼喊,声震苍穹。

盛会正式开始!

为望春楼上的李隆基,展览天下货物。

众人看到每一艘船只的最前方,都立着一块三丈高的木牌。

木牌标注着此船是何地而来,里面盛装着什么样的物品。

“七兄,那船上是什么!”

李玉莹有的字不认识,拉着李瑄不断询问。

李瑄在一旁,耐心地向李玉莹解释。

其他士女,又不自觉地凑上前。

广陵郡的船上,物产最丰富,有漆器、锦、镜、铜器,甚至还有山珍海味……

丹阳郡的船上,堆积着京口绫、京口衫缎……

晋陵郡的船上,展示着工艺精美的名瓷、绫绣……

会稽郡的船上,数不尽的细罗、青瓷、吴绫、罗、绛绣……

南海郡的船上,堆满了玳瑁、珍珠、象牙、沉香……

豫章郡的船上,排列着酒器、茶釜、茶铛、茶碗……

宣城郡的船上,盛载着黄连、宣纸、毛笔、空青石……

始安郡船,陈列着翠色鸟羽、蕉葛布、蚺蛇胆、翡翠……

吴郡的船上,整齐地摆放着江南特产刺绣、方纹绫……

船中皆有米,如吴郡的三破糯米,广陵郡的贡米等等。

船夫都江南水乡的打扮,箬笠、芒鞋、宽袖衣衫。

……

一艘接着一艘,数百艘船只,绵延数里,向世人展示着大唐的丰收和大地的馈赠。

天空中的鸟儿似乎也被吸引,在船只的上方飞来飞去,让展览会更加应景。

“这得多少船啊!”

“啧啧……好多宝物。我在书上见过那东西,那是象牙。”

“原来南方的物品长这样。”

“呼……那些漆器太美了。据说以后可以东市上买到。”

“江南的绫罗绸缎真精致,能摸一下就好了。”

长安的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一幕,纷纷喝彩,连连鼓掌。

长安平时是看不到船的,更别说一下目睹这么多桅杆。

旁边裴晃跳起来嗷嗷叫。

李瑄见这眼花缭乱的大唐繁荣,心潮澎湃。觉得不虚此行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惆怅。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也只剩十来年的时间。

这使得此次盛会,如同大唐的挽歌一样。

站在望春楼上的李隆基,看到的是江山如画,君临天下的满足感。

旁边李林甫露出如平常一般的微笑,他早已稳固权柄,这是他的时代。

什么李适之,什么太子,都挡不住他的计谋。

就在这时,陕县尉崔成甫粉墨登场。

他出现在一号船只上,穿着缺胯绿衫和锦半臂,露着半个膀子,头上戴着红色的抹额。

“咚咚……”

崔成甫的腰间还挂着一架精致的羯鼓。

随着崔成甫用两槌敲击羯鼓,数百名穿着艳丽衣服,年轻漂亮的女子出现在每艘船的船头上。

“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在急促、响亮的羯鼓下,崔成甫唱着专为李隆基改编的歌谣。

所有女子齐声接唱。

与此同时,一艘艘船只上,琵琶羌笛,胡琴杂乐响起迎和。

普通的百姓,完全沉浸在此次的欢呼之中。

“酣畅淋漓之感,如在泰山封禅之时。”

李隆基龙颜大悦,他对旁边的高力士说道。

“韦坚有宰相的才干啊!”

李隆基又不加掩饰地对左右的李林甫和李适之提示。

李适之心无波澜,但李林甫却面色微变。

韦坚的妻子是姜皎的女儿,他是李林甫舅父的女婿。

本来韦坚应该亲近李林甫的。

但韦坚的亲妹妹又嫁给太子李亨。韦坚认为太子迟早荣登大宝,故意疏远李林甫。

现在李隆基这么一说,让李林甫对韦坚产生嫉恨。

心想着一有机会,必整死韦坚。

“都说尧舜是上古圣君,在臣看来,我朝远比尧舜时代繁荣。圣人开天辟地,历朝历代君主都不如圣人雄才。”

李林甫心里不论想什么,嘴上永远是甜言蜜语。

“这是朕和诸卿共同的功绩!”

李隆基展开双臂,像是将潭中所有船只拥抱在怀里。

“力士,令宫廷乐伎,与民同乐,共同演绎这开天辟地的盛世。”

李隆基看到两岸百姓欢呼不断,向又高力士吩咐。

高力士称是后,前去安排。

不一会儿,宫廷乐师登上一艘艘空置的小船,分数十个区域,在潭水周围,演绎着不同的乐曲。

美妙的音乐一点都不失节奏,让观者流连忘返。

百姓们的掌声从未停过,从李瑄到来,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刻。

即将结束的时候,韦坚划着船只,到望春楼下,再次献上百牙盘食。

当韦坚登上望春楼,又向宰相、大臣致以厚重礼物。

但是他为左右宰相准备的礼物,竟然一模一样。让李林甫更加怨恨韦坚。

李隆基看够以后,回到望春楼的宴堂。

韦坚在皇帝和文武大臣面前,介绍此潭的生成。

“请陛下为此潭赐名!”

最后,韦坚向李隆基一拜。

“此潭将东西南北天下货物运送到长安城下。东西为广,南北为运。朕将之命名为广运潭!”

“陛下圣明!”

李隆基话落,文武百官纷纷叫好。

李隆基观礼一天,不知是累了,还是想玉环娘子了,吩咐起驾回宫。

看到百姓们山呼不减,李隆基让乐师们继续演奏,天黑准归。

望春楼前羽林军护卫仪仗返回。

百官车马也相继离开。

临走前,大臣们纷纷恭喜韦坚,谁都明白,韦坚必将高升。

但没有人注意,李林甫临走前看韦坚的目光,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