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叔侄博弈,都不是省油的灯

很多人都以为建文帝朱允炆这个对手不够分量,但是事实上,朱允炆除了在军事上真的不行之外,其他方面还是很厉害的。他的水平、性格应该跟汉元帝、宋神宗类似。可能还有一个人……王莽。

在削掉了燕王最亲近的天然盟友之后,他从好几个方面来限制朱棣。

一是想以为朱元璋吊丧的名义把朱棣诓骗到南京。此时朱棣去南京和几个月前朱棣去南京会有本质的区别。

彼时朱元璋新丧,朱允炆还没有彻底掌握南京及附近的势力,即便是南京城内的王公大臣们,有多少人有异心尚未可知,朱棣进京真的有可能搞出乱子。

而此时,朱允炆已经掌握了南直隶的所有权利,无论是各大藩王、军方势力还是王公大臣、黎民百姓,基本都已接受了朱允炆为新皇,朱棣进京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翻天了。

一旦朱棣进京,轻则被软禁,重则死于非命。

朱棣的应对,也算高明。自己肯定是不能去的,但是不去又会给对方口实,朱允炆完全可以以朱棣“不忠不孝,意图谋反”的借口,直接发兵讨伐,并且号召其他藩王和地方部队共同讨饭叛逆。

于是,朱棣虽然称病不去,却把自己在世的三个儿子全都派去了南京。这也算是堵住了朱允炆发难的借口。而这个结果,对于朱允炆来讲,同样可以接受。

只要这三个人在自己的手上,他就可以一边对其他藩王削藩,一边限制朱棣的权力。

二是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出自己的亲信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至此,朱棣实际上能调动的兵马,只剩下护卫王府的不到千人了。而且还在相当的程度上,受到了监视。

这两招双管齐下,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已经把燕王限制住十之七八了。

史书上对于这一段的历史,记录的有些混乱,甚至有的地方还有矛盾。但是从有明确时间记载的事件来看,朱允炆削藩,朱允炆朱棣斗法,朱棣三子吊丧这几个事件,是搅在一起的。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而接下来,就要看三兄弟在南京的表现了。

朱高煦反复权衡,自己这一次的表现,不能太差,但是也不能太好。

表现太差自不必说,如果表现的太好,受到建文帝猜忌,恐怕就很难回去了。

结合原主在战场等处的表现,原主绝对不是一个蠢人,但是在这次事件的表现,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不得不说,也有一定演的成分。

想明白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过了的,剩下的就是随机应变了。朱高煦拍了拍手里的小包袱,静下心来。

带着各自的小算盘,三兄弟终于抵达了南京城。

三人命下人把行李车马带去安排好的府邸,就匆匆去觐见建文帝了。

而三人近年来的表现,早已被报告了这位堂哥。

朱允炆见到三人到来,嘴角微微上扬。待三人跪拜完毕,朱允炆换上了亲切的笑容,把三人扶了起来,俨然一个大明好堂哥。四人围在一起,兄友弟恭。

祭拜事宜安排妥当,朱允炆就让三人回到府邸。

“爱卿看他们三个,如何?”朱允炆问到。

“回禀陛下,这朱高炽身材肥胖,上个台阶就已经气喘吁吁,恐非长命之兆。朱高煦好勇斗狠,残暴不仁,不过听说受到其父多次训斥之后,最近开始沉迷酒色,只是仍需观察。

朱高燧表面毫无城府,但是却是一个不安分的人。现在的威胁,仍在燕王。若能除掉燕王,他们三个恐怕,自己就会斗起来。到时候陛下便可轻松拿捏。”

“好,那接下来还有劳爱卿,继续看着他们三个了。”

“微臣遵旨!”

三人回到府邸,坐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安排。除去已经安排好的祭拜事宜,当务之急,是要到舅舅家去看看。

三人的外公,乃是中山王徐达,淮西二十四将之首。曾率军战两湖,取淮东,北伐收复中原、攻克大都、收取陕西……后又镇守北疆,数征北元。

可以说大明的一半疆域都是在徐达的率领下打下来的。只可惜,外公死得太早,已于十几年前去世了。

大舅徐辉祖(原名允恭,避建文帝讳改名辉祖)袭了魏国公。只可惜这个舅舅愚忠建文帝,最终被朱棣软禁至死。死后倒是收获了无数哀荣,谥号“忠贞”。对谥号有过了解的,一定知道这个谥号的分量。

小舅徐增寿倒是灵活,与自家也亲近,可惜未来死于建文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