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这次讲课,它费橘子

在第二批徒弟们的平面几何入门之后,朱高煦开始给他们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让徒弟们方便理解,朱高煦的力学第一课,选取了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杠杆。

杠杆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他的各种变种和应用简直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直到后世中,哪怕你不是专业人士,撬杠、剪刀、指甲剪、很多种打火机、酒瓶起子、钳子、扳手等等工具,也是人们经常要用到的,而这些工具,都跟杠杆有关。

而今天朱高煦首先给徒弟们演示的,是撬杠、杆秤、天平,还有……跷跷板。

第一个演示的是撬杠。但是朱高煦一开始并没有提示,而是把撬杠这些工具放在房屋的角落。

朱高煦首先指着地上的一块大石头问道:“谁能一个人把这块石头,移动到那边。”

徒弟中有几个力气比较大的,先后上去试了试。石头有点太大了,一个人的话,只能勉强让石头的一侧略微离开地面,想要把石头搬过去,别说能不能,就算能,恐怕也得几个时辰。

显然,这不是朱高煦想要的结果。

“这个屋子里和院子里所有的工具和物品,都可以用哦。”朱高煦提示道。

“原来如此,我来。”这时候一个身材瘦小的工匠站了出来。

另外几个徒弟虽然有些不相信他的小身板,但是想想殿下刚才的话,也觉得殿下肯定是另有深意。

只见这个工匠去院子里拿了一块装饰用的扁平的鹅卵石,又区房屋角落拿出了一根铁棍。然后就把鹅卵石放在大石头的一侧,用铁棍一点点地,把大石头撬了过去。

其实等到他拿起铁棍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经明白了。毕竟,撬棍这种东西,并不稀罕。

等到他完成了之后,朱高煦带头给他鼓掌。鼓掌这种礼节,已经成为了汉王府、以及罗家寨等地很流行的一种鼓励方式。

这个工匠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他在这批徒弟里,平时并不突出,但是这一次,他可是大大的涨了脸。

之后,朱高煦总结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杠杆”的最简单的应用,但是其实,他的用处还远远不止这样。”

朱高煦又拿出了一个供销社力很常见的制式杆秤。

在座的徒弟们虽然都没干过小买卖,但是都去供销社买过水果干果之类的东西,这种杆秤已经很熟悉了。

“大家来说说,这个秤,要怎么用?”朱高煦又问道。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家一个远房姑姑就在供销社工作。”刚才的撬棍被工匠抢了风头,这次一个孩子,立刻站了起来,抢着回答。

“好的,你来。”朱高煦说着,把杆秤放到了书桌上,然后坐下,喝口茶水。

“好嘞。”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朱高煦并不要求太多的礼节,而且对表现活跃的徒弟们,还有很大的纵容。这个孩子一溜小跑,就到了讲台上,拿起杆秤,显摆起来。

“这个叫秤杆,这个叫秤钩,这个教秤盘,这个叫秤砣。然后,我们只把货物放到秤盘里。”孩子说着,从桌子旁边的果盘里,拿出几个橘子,放到秤盘里。

“把秤提起来,再把秤砣移动到合适位置,让秤打平,就能称出货物的重量。比如这一盘,嗯……大概二斤三两半。”孩子看了看撑杆上的刻度,说道。

“很好,但如果你要称的货物很重,超出了最右边,又该怎么办呢?”朱高煦继续问道。

“奥奥奥,师父您说这个啊,我姑姑教过我。”孩子说着,把秤盘摘下来,放到桌子上,然后把秤杆翻了个个。再次说到:“只要这样,就能称到二三十斤了。”

“很好,证明你已经可以熟练掌握这个杆秤的使用了,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同样一个秤,同样一个秤砣,为什么只是翻一个个儿,就能多秤好几倍的重量?”朱高煦继续问道。

孩子把秤放在桌子上,挠着头,然后又拿起来,反复看着。最后,试探着问道:“好像,是因为这根绳子的位置不一样。”

“你回答的很好,就是因为绳子的位置不同。”

朱高煦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杠杆”的一个特性,那就是施力一侧的杆子越长,相同的力量,达成的效果就越强。反之,如果受力一侧的杆子越长,相同的力量,达成的效果就越弱。”

朱高煦把秤盘里的橘子拿起来,递给孩子,又把果盘整个端过来,然后说道:“咱们休息一盏茶的时间,然后继续讲课。橘子给大家分分吧。”

“好嘞,师父最好了!”孩子拿到橘子,然后给其他的孩子,还有工匠们分着。

不过,作为分橘子的人,他自己分到了最大最红的那个。

朱高煦这里,可没有大力宣传过“孔融让梨”。

休息过后,朱高煦把天平放在了桌子上。这个天平虽然没有后世制作的那么细致,只是用生铁和木头和铜制作而成,但是形状还是挺漂亮的,一看就比杆秤上档次多了。

“谁知道这是什么?”朱高煦再次问道。

台下的徒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最后,还是刚才吃了最大最红的那个孩子,硬着头皮来表现了一下,他站起来,说道:“师父,我看它,也像一杆秤,只不过,这秤,有点特别。”

“你说的不错,这就是秤,它特别在哪里?”朱高煦问道。

“这个秤吧,两边都一样,可能,称不了太多东西。”得到朱高煦的认可后,孩子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说的很好啊!”朱高煦点评到:“这个秤,的确是称量比较少的物品的,但是,他却可以做到非常的精确。”

朱高煦打开一个盒子,里边放着很多大小不一的,青铜做成的小秤砣。拿了一个橘子,放在天平的一边,又用一个镊子,调整了几次秤砣。

然后,朱高煦宣布:“这个橘子,是一两二钱四分重。”

“这么精确?!”孩子叫着。而台下的其他徒弟们,也都纷纷倒吸着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