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煮麻糖

在中国的北方,随着年关的步步迫近,每一户人家都好似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时钟,以一种紧张而有序的节奏,紧锣密鼓地开启了紧张而又欢悦的忙碌模式。那蒸包子、蒸馒头时升腾而起的热气,如同一团团温暖的云朵,将整个厨房乃至整个家都笼罩在一片温馨的氛围之中。这热气腾腾的景象,乃是古老传统的鲜活呈现,每一团热气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传递着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满怀期待的热忱迎接。每当那袅袅升起的蒸汽如轻柔的薄纱般四处弥漫开来,那诱人的香气亦会如灵动的精灵般随风飘散,仿若在向人们深情倾诉着新年的喜悦与温馨,让人的心底不由自主地涌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而煮麻糖所散发的独特甜香,更是岁末独有的迷人气息。那甜蜜的味道仿佛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穿透寒冷的空气,直抵人们的心房。它是甜蜜的象征,承载着每个人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和殷切期盼,让人在这醉人的香气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浓郁。

到了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为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桌子上、瓷盆里、案板上,到处都整齐地摆放着刚刚出锅的馒头和包子。这些热气腾腾的食物犹如刚刚诞生的珍宝,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然而,它们无法即刻被放入缸中,否则极易被捂坏,那饱满的形态和诱人的香气就会大打折扣。唯有等到它们的温度降低至与室外温度近乎相等时,才能够被小心翼翼地妥善存放起来,以保持它们的美味和新鲜。

煮麻糖绝非一桩易事,其过程的繁杂琐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蒸制美食。夜晚,当万籁俱寂,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在那宁静的灯光之下,怜语仍然在为次日的煮麻糖任务精心地做着筹备。她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专注,脸上的神情既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制作过程的期待,又不免夹杂着几分紧张。原因在于,煮麻糖的面团需要格外特殊且精细的处理,这与蒸包子所使用的面团大相径庭,但又不一样。每一个步骤、每一种配料的比例,都需要精确的把握,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到最终麻糖的口感和品质。

制作煮麻糖的面团,首先要将面粉与糖、鸡蛋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要确保每一粒面粉都能与糖和鸡蛋充分接触,相互交融。而后再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糖浆,这更是一个需要技巧和经验的环节。糖浆的量要恰到好处,多则过甜,少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个环节极度考验人的细心与耐心,只有经过精心调制的面团,才能够煮出那口感独特、令人心醉神迷的麻糖。每一次的搅拌、每一次的揉捏,都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和情感。

而咯纽的制作相对而言则较为简便,无需经历发面这一较为复杂的流程。但是鸡蛋和糖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料,它们为咯纽赋予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其制作方法与麻糖截然不同,需要把咯纽的面团擀成面条状的大面饼。在擀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方向的均匀,以保证面饼的厚度一致。接着在饼上细致地涂抹一层油,这层油不仅能增加咯纽的口感层次,还能防止面饼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粘连。最后将面饼缓缓卷起,形成一个紧密的卷筒状,留待明日之用。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制作者的熟练手法和精准判断。

面对如此源远流长的传统手艺,怜语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之情。每一道看似平常的工序背后,都蕴含着祖先们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那是岁月的沉淀,是家族的传承,是无数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每一口品尝到的食物当中,都承载着家的温暖滋味和深厚情感。那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是童年的回忆,是亲人的关爱。

腊月二十七,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崭露头角,就如同一个羞涩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和煦的暖阳悄然驱散了寒冬的寂静与清冷,为大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生机。一家人温馨和睦地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那跳跃的火苗仿佛是欢快的舞者,为这个场景增添了更多的温馨与欢乐。桌上摆放着香甜可口的早饭,一家人尽情享用着这美味的食物,欢声笑语仿若悦耳动听的音符,在这温馨的小屋中欢快地回荡着。每一个笑声,每一句交谈,都充满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幸福。

饭后,经验丰富的奶奶熟练地操起锋利的刀具,那刀具在她手中仿佛是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自信。母亲则一丝不苟地准备着各类食材,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和从容。因为今天,是庄重且欢乐的煮麻糖之日,大家都怀着期待和喜悦的心情,为这一传统的美食制作过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食材准备妥当后,奶奶小心翼翼地将麻糖放入锅中。那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熊熊的火焰欢快地舔舐着锅底,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诞生的美食欢呼。滚滚的热气持续升腾,如同一阵阵白色的烟雾,将整个厨房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母亲则熟练地用刀在麻糖上切割出一道道整齐有序的痕迹,那刀刃在麻糖上划过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随后用手轻轻地抻长,再精准无误地切上几道,有些地方并不完全切透,如此一来,煮出来的麻糖便能奇妙地呈现出“目、日、闫、田”等形状各异的字体。这不仅是一种制作技巧,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每一个字体都蕴含着制作者的巧思和祝福。偶尔,心灵手巧的奶奶会将两块麻糖巧妙地相互扭在一起,转瞬之间,它们就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麻花模样。那麻花的形状优美,线条流畅,仿佛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油锅中,整锅的热油热烈地沸腾着,金黄色的泡泡欢快地翻滚跳跃,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嬉戏玩耍。那诱人的香气毫无顾忌地四溢飘散,弥漫在整个房间,甚至透过门窗,飘散到了屋外的大街小巷。然而,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奶奶还需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油锅,时刻关注着周围的情况,坚决不能让年幼顽皮的孩子靠近那滚烫的油锅,以防出现任何意外状况。于是,通常在这一天,奶奶都会打发孩子们出去自由玩耍,让他们尽情享受外面冬日的温暖阳光。那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身上,映照着他们纯真的笑脸,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煮麻糖的过程既繁琐又必须一气呵成,趁着火势旺盛,至少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奶奶手持筷子和笊篱,不停地翻动着锅中的麻糖,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每一次翻动都恰到好处,以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受热。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重要的仪式,不容有丝毫的疏忽。而母亲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制作着各种形状精美别致的麻糖,她的双手如同魔术师一般,将麻糖变幻出各种奇妙的形状。他们的双手在热气弥漫中忙碌不停,那场景仿佛是在演绎一场优美绝伦的舞蹈。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的交流,都充满了默契和信任。

随着麻糖逐渐煮熟,整个厨房都被那甜蜜浓郁的香气所笼罩,让人禁不住口水直流、垂涎欲滴。刚煮出的麻糖,外脆里嫩,口感绝佳。那酥脆的外皮在牙齿的触碰下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内里则柔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咬下去,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满足。而那些尚未完全冷却的咯纽,则软软的,不太受大家的热烈追捧。然而,臭蛋和她的丈夫却对这种独特的口感偏爱有加,他们喜欢这种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够尽情享受的别样美味。在他们眼中,这种等待是值得的,因为最终品尝到的那一刻,所有的期待都化作了口中的甜蜜和心中的温暖。

今年的咯纽,怜语准备得比往年更为充裕。因为她想到了丈夫,在这忙碌的年底之际,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那便是书写对联。写对联和贴对联,这是丈夫每年必定要做的重要事务,是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孩子们负责刮对联、贴对联,他们那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神,让这个过程充满了欢乐和温馨。眼下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丈夫应该会在二十八的时候按时归来,正好赶上这充满欢乐与期待的美好时刻。届时,一家人将团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享受这难得的团圆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