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懂角色转换:做孩子不同人生阶段的好父母

初为父母,应尽本色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从怀孕开始到儿童2岁这一时期,是“生命早期1000天”,也是决定孩子一生的黄金时期,对体格与智能发展影响深远。0—3岁的生命很柔软,孩子不同的哭声释放出不同的诉求,照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从最基本的生养陪伴、吃喝拉撒开始,做好本色父母比教育更重要。

然而,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为人父母时代的到来,以及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更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父母可以为生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养育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这类父母不仅没有做好本色父母,更丢失了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而没有和亲生父母在一起长大的孩子,其情智的发展往往也是欠缺的。

◎ 当好本色父母,就是要给孩子最初的爱与责任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是啊,想当父母,生个孩子就可以,但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本色父母。

生了孩子却不抚养孩子长大,这叫渎职。“父母”这个称呼不仅是一种身份的标签,更是一个极具“本色”内涵的角色,如同“英雄本色”一样,爱孩子不过是父母的本能,如果为人父母连“本色演出”都做不到,那么这样的父母必然是不称职的。

在现实中,我遇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孩子从一出生,只是被亲生父母带了几个月,就被送回老家由老人抚养。年轻的父母去大城市奋斗,一年回家次数有限,久而久之,孩子都快把爸爸妈妈的样子忘记了。即便如此,却还有父母指着孩子抱怨:“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用出去打工呢!”没有喂养、陪伴孩子已然失职,到头来还要把错误归咎于孩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曾对1500多名0—3岁的婴幼儿进行了为期20年的追踪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一个人一生的性格、情商、智力会在3岁以前形成80%,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三岁定八十”。美国早期教育专家伯顿·怀特教授也在其著作《从出生到3岁》中写道:“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的素质问题更加重要,一个孩子出生后头三年的经历,对于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

初为父母,应做以生养陪伴为主的本色型父母。

第一,以孩子为本,给予孩子最原始的呵护与关爱。

孩子在3岁以前,每天吃什么、喝什么几乎都取决于自己的父母。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爸爸”“妈妈”往往就是整个世界!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新手爸妈来说,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喂养。别以为喂养孩子就像养只小动物那么简单,父母对喂养和营养方面的认知直接关系孩子未来的健康。

第二,父母要开始进行角色转换,尽快适应从“无”到“有”的变化。

孩子常被我们称为“爱情结晶”,当这个“结晶”真正到来时,你会发现有孩子、没孩子的家庭生活完全不一样。一个生命的降临不只是代表家里多了一口人那么简单,伴随的往往是家庭状态、夫妻关系等一系列原有生活轨迹的改变。然而,有不少父母满心欢喜地迎接宝宝的到来,却忘了自己的角色已然开始转变。此时,父母若还是抱着结婚无孩的心态,让自己的人生角色错位,生完孩子出于各种原因不亲自喂养,甚至理所当然地当起“甩手掌柜”,一切不良的成长过程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印记,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病灶”,尽管这种养育方式对孩子的伤害不会立刻呈现。一晃孩子大了,这些父母突然又渴望孩子回到自己身边,开始指导孩子的人生,还美其名曰要弥补对孩子曾经“爱的缺席”。殊不知,孩子的记忆和世界观早已成型,你现在才想起塑造孩子,一切晚矣!

第三,分工协作,以“家庭”为单位开始“多成员”“企业化”发展。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很多家庭中,妻子一人扛起带娃重担,丈夫在外打拼事业、忙于养家糊口,成了养育过程中的“局外人”。于是,“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成了很多妈妈的切肤之痛。

我身边就有不少全职妈妈,洛雯就是其中一个。她有一个2岁的儿子,丈夫是典型的“996”工作狂,家里没有老人帮衬,她就辞职在家带起了孩子。丈夫每天上班时,她和儿子还在睡觉,丈夫加班回到家,她和儿子已经睡觉了。仅有的休息日,丈夫也是窝在沙发里忙着电脑上永远回不完的电邮。有次洛雯在厨房给儿子做饭,她在水池里洗菜时,锅里正煮着粥,突然听到“哧哧”的声音,她回头一看,吓得浑身发抖,原来儿子正踮着脚尖试图用手去够锅盖,眼看锅盖手柄已被儿子拉歪,幸好洛雯反应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家庭好比一个小微企业,要想实现最优发展,就离不开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夫妻二人从决定以家庭为单位共同生活那一刻起,就构成了生命共同体。作为这个“小微企业”的掌舵人,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各自所长,共同为孩子搭建一个温暖的港湾。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缺一不可,二者就像是事业合伙人,更多的是体现合作互补的关系。例如,女性身上自带天然的、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做事周到等,那么在3岁以前的喂养时期以妈妈的陪伴为主。而男性通常是意志的锤炼者、理性的修为者,是指引孩子人生航向的船长,更能从大处着眼,在孩子3岁之后要多做到陪伴,守住孩子人生的底线。

当然,家庭教育的分工与企业合作最大的不同是无须明文规定。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喂养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做好本色父母,不仅要与时俱进,更要及时自省、不断修正、推陈出新,才会事半功倍。

成年人的世界固然有很多无奈,但称职的父母绝不会以任何借口放弃养育孩子。本色父母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予孩子最初的爱与责任。

生而不养,养而不育,何以为家!

或许,你初为人母,精心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总会感到精疲力竭。但多年以后,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会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成为生命里久不消散的余香!

消除入托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症是孩子在0—3岁阶段,由家庭式喂养向融入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反应等一系列问题。

我看过诸如蒙氏教育等相关书籍,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清晰记得几年前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在门口碰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和女儿在门口依依不舍地告别,在她转身的瞬间,女儿号啕大哭并上前抱住了她。我以为她会先安抚女儿的情绪,不料这位妈妈也抱着女儿开始抹泪。女儿见妈妈哭了,于是哭得就更起劲了。实际上,孩子的分离焦虑并非从上幼儿园那天才有的。他们从出生后就会与身边亲密的照料者建立依恋关系,例如,他们会通过啼哭、眼神和肢体动作等来寻求照料者的回应。而当孩子可以分辨出照料者(通常是妈妈)和陌生人的区别时,他们就会进入分离焦虑期。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分离焦虑的表现,其实是父母行为的投射,说明父母平时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相反,只有父母自我的轴心改变,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情绪会传染,妈妈不开心,孩子必然不快乐;妈妈自己都不愿放手,孩子怎能不焦虑?面对分离焦虑,父母必须先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助于他们摆脱焦虑的环境和气氛。

◎ 打造利于孩子摆脱焦虑的环境和气氛

记得女儿在两岁半刚入托时,我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了。

例如,提前布置家庭环境,让家里的玩具少了一半;开始抽出半天时间不和她朝夕相处,其间,我有时去工作,有时是单纯地为了与她分离而离开半天。这个过程让女儿逐渐意识到,妈妈并不是随时都在的,妈妈也是要出去工作的。

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对我的工作感到好奇,再到慢慢适应我的离开,我用了半年时间,这一行为为女儿后期上幼儿园奠定了基础。

当女儿适应后,我便开始用她能听得懂的语言引导她认识幼儿园:幼儿园会以什么方式存在,在幼儿园我们会做些什么,老师会做些什么……

就这样,女儿慢慢对幼儿园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去幼儿园这件事就产生了期待。

女儿正式与我分离,独自去上幼儿园的第一周,其实我是做好了她的情绪会反复等思想准备的,结果我的设想并没有实现。两周过去,我都没有看到女儿哭闹说不喜欢上学,这让我备感欣慰,我也因此越来越大胆地践行接下来的步骤。

第一步,把家里变得没有幼儿园好玩。

第二步,让孩子曾经长期见面的、熟悉的固定伙伴定期才能出现。

第三步,通过心理引导,把未来要去的幼儿园变得神秘多彩,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期待去幼儿园。

第四步,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我们继续鼓励孩子找到更多好玩、感兴趣的事情,帮孩子找到更多好的伙伴。

很幸运,女儿上幼儿园的整个过程,一切都很顺利。我发现,万事万物只要做好沟通和协调,让一个3岁的孩子接受起来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父母们不妨试一试我的方法。

除了借助外部环境,利用幼儿语言黄金期,创设语言环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勇敢表达、摆脱焦虑。

◎ 利用幼儿语言黄金期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娃

有科学研究表明:父母一旦错过了孩子语言启蒙的关键时期,就会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同时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影响,并且随着孩子的发展会逐步影响其性格、智力、阅读能力等。你会发现那些语言发展功能相对落后的孩子,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不被关注的时候总是会用哭闹来表达,甚至在与他人交流或见到不熟悉的人时本能地往父母身后躲藏,这其实不只是孩子内心没有安全感、感到焦虑,更因为孩子的语言功课没有做好,导致孩子的社会化人格没有被开发出来,那么他在社会化发展中自然欠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3岁开始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黄金启蒙时期,然而在现实中很多父母错失了这个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刚刚会说话,他们的语言世界如同一张白纸,我们要把握这个机会给孩子增加语言修养。

当我的女儿和儿子处于2岁左右时,我跟他们说话都是使用征求式的语气。例如:你喜欢吃面条还是米饭?你喜欢玩这个玩具吗?我们可以去洗澡了吗?你可以洗一下手再吃东西吗?

诸如此类。

其实,语言的培养也是对孩子情感的认知培养。在孩子的语言功能刚被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让他听到的应该是一个征求式的语境,而不是支配式的语境。例如:妈妈,把这个拿来一下;阿姨,我不想吃了;阿姨,我们去玩吧……这些都是支配性语气。

在这样尝试的过程中,我就让爸爸、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都跟孩子用征求式的语气说话。事实证明,女儿不论到了幼儿园还是小学,都是受人欢迎的小朋友。儿子长到2岁左右,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一如既往地使用这种方法,同样,儿子也逐渐成了“小暖男”。

给孩子优美语言的灌输,就是从听开始,让他能够有一个优美语言的环境,从听到说,再到读写,整个语言的发展,就会受到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从小学会用征求式的语气说话,会让人感到很舒服,这样也会帮助孩子在上幼儿园后交到很多小朋友,而在交友过程中,也会因为这些温暖的表达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当孩子变得越来越勇敢、自信,自然就可以摆脱焦虑,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当个美育启蒙的导师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提出了一个观点:未来我们呼吁的是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具有很高艺术修养、审美品质的人,他们将引领这个时代的未来。如果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审美教育,那么孩子的未来可能会无比艰难。

◎ 审美教育并非可有可无

这么多年来,艺术在中国往往是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东西。尤其现在被繁忙课业充斥生活的孩子,似乎除了学习什么都没干,父母还“炫”出“成功育子经验”,孩子的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乱学一气,结果人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没学。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思维习惯通常都是在3—6岁的幼儿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孩子不仅面临上幼儿园,其审美思维、兴趣认知也开始萌芽。父母若能把握这个启蒙的黄金时期,那么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积极影响。

新课改实行以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申了儿童科学教育的启蒙意义,启蒙是为了开启儿童智力的启智教育。如今,我国主流的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发展转型,美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孔子所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在强调审美对一个人人格培养的作用。

然而,真正的美育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培养几种兴趣爱好,练就一技之长,于是在大街小巷到处找培训班,甚至随波逐流地给孩子上各类乐器课、美术课。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道,“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表明很多父母在启蒙教育的过程中都忽视了大自然对孩子身心和精神健康的影响。一味地给孩子上课并不能真正启智。

放眼世界,不同国家对儿童启蒙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如表1-1所示。

表1-1 不同国家对儿童启蒙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 从美育启蒙到人生启智,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伙伴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教育方式,其宗旨都是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孩子。

从启蒙到启智,美育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我的女儿和儿子从5岁开始习画,从绘本开始途经素描、彩铅、水粉,渐进国画、油画、动漫。

(儿子曹嘉佑的绘画作品)

(女儿曹菡熙的绘画作品)

我相信他们的每一次创作,在年幼的心底里种下的不只是美的色彩,更有美的学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能力。

当然,我也会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带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艺术展览。

上图所示,是他们人生中首次参加与德国20世纪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珂勒惠支画展。珂勒惠支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经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残酷。小朋友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是冬日的暖阳与未来的希望,他们的作品通过发散想象力表现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虽然相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可他们和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用手中的画笔,刻画着心中所想;用笔下的色彩,记录着片刻的瞬间!

一种是记忆,一种是童真!

杨绛先生曾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3—6岁的孩子思想纯洁如同一张白纸,父母在这张纸上涂抹的是什么颜色,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什么颜色。“污池之水,多生泥鳅黑鱼;沧浪之水,偏生鲫鱼;清水江流,能产金鳞之鲤。”唯有通过言传身教、树立典型的表率作用,进行引导式教育,让孩子学有榜样,一生被爱滋养,孩子才更容易成为良才,才会健康快乐成长。

经过多年的育儿实践,我现在更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在为人父母以后就像是半个哲学家抑或学者。当年幼的孩子问出一个“为什么”后,我们要帮助他思考并探究直至回答出某件事的行为意义,由此我们会重拾自己对他人和整个世界的好奇心。在幼儿的眼中,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们因此获得了一个看待事物的独特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下,幼儿不再只是一个无知的教育对象,而我们也不单单是美育启蒙者的角色,更是陪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好伙伴。

“蒙以养正,圣功也。”无论何时,父母都要保有“蒙以养正”的正确教育观。

每个孩子在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和思想引导后,未来都有可能成为袁隆平那样的农业家、屠呦呦那样的医学家、李嘉诚那样的企业家,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前提是父母要时刻以正心、正念、正行去投入孩子的教育事业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在孩子眼里也可能是一件天大的事。

记得我女儿3岁多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把装满了水的玻璃杯摔在地板上。我瞬间怒火攻心,女儿没有哭,也没有表情,却止不住地打哆嗦。从女儿哆嗦的细节中我看到了她的恐惧。那一刻我意识到,真正的启蒙不只是思维、审美、艺术上的启蒙,更应该关注孩子心智的启蒙。我就在想,如果连妈妈都不能包容孩子的错误,那么这个世界上谁能包容她?相反,孩子往往报以我们百分之百的信任与爱,而她在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出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开始接受教育,她在妈妈这儿得到的就应该是最温暖的港湾,妈妈的最高职责就是给孩子安全感。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从懵懂无知到学富五车,进而成为一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是为人父母和一个家庭最成功的事业!

学龄儿童择校与幼小衔接方法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人格理论中,将一个人的一生划分为10个心理发展时期。如图1-1所示,其中,18岁之前占了6个,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果把这18年平均分成三个阶段,那就是0—6岁、6—12岁和12—18岁。

图1-1 人生各个心理期及年数

显而易见,6岁之前包含的心理发展时期最多,主要包含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三个时期,而青春期则包含青春初期和青春后期两个时期。唯有第二个6年,即学龄初期仅一个时期,弗洛伊德称之为“潜伏期”,意味着这一时期孩子的变化最多,可塑性也最强。无疑,这是预防青春期失控、成年后失能的最佳育人时期。因此,我们在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同时,也要做孩子知识传授的教师型父母,帮他们汲取知识的养分。尤其在学龄初期,帮助孩子完成从“玩”到“学”的心理转变是关键。

◎ 帮孩子完成从“玩”到“学”的心理转变

父母给了我们第一个童年,无边无际,无忧无虑。

孩子给了父母第二个童年,有声有色,有惊有喜。

但有惊喜的同时,我也经常能收到来自身边父母朋友各种各样的育儿困惑,将所有问题汇聚在一起,组成了大大的两个字——焦虑。其中,最让家长焦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幼小衔接问题。

经常会有妈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 我家小孩明年就要上小学了,需要提前储备哪些知识呢?

☆ 我的孩子已经上中班了,他们班好多同学准备上完中班,直接上幼小衔接班,不上大班了,我很矛盾,到底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呢?

☆ 孩子还有两年上小学,是选公立小学还是国际小学呢?

☆ 我们正在给孩子进行幼小衔接教育,但是我和孩子他爸越来越没有信心,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怎样做?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专注力呢?

☆ “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自律性和专注力?

这些问题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困惑,毕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家长并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平稳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

其实,家长第一个要了解的问题是:幼小衔接是什么?顾名思义,是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衔接阶段,这个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小学阶段成绩很容易就能得到提升,不如初中、高中阶段那么重要,有什么好衔接的?事实上,有研究证明:人一生所用的基础知识,90%以上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并掌握了;人的性格形成在小学阶段,也已经完成了90%;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阶段也已经基本定型。如果把孩子的一生比作一幢高楼大厦,那小学阶段就好比这幢大厦的地基,如果地基打不牢,孩子的整个人生会很容易沦为“豆腐渣工程”。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而一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其中,幼小衔接则是决定一年级学习生活好不好的关键。做好幼小衔接,可以让孩子更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学习环境,避免孩子因为学习成绩落后失去对学习的信心,错过了一年级打好基础的宝贵机会。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应该怎么做?

首先,解决读公立还是私立的择校问题。

起初,在为孩子选择公立还是国际小学时,我也有过一些烦恼,最终选择让孩子读公立小学。我有以下三个方面思考,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公立学校的教育体系相对稳定和完整,公立学校的管理水平也在渐渐提高和走向成熟。

第二,公立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根本,孩子在公立学校学习中文肯定比国际学校要好。

第三,结合自身因素综合考虑。

按照我们家庭的发展规划来看,短期或者未来移民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我们也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孩子在中国这个文化体系和沟通语境里,也能得到更丰富的工作机会。毕竟孩子读书到最后就得生存,生存以后就得发展。孩子在中国的公立教育体系中成长,以及将来在中国这个大的环境中工作都会比较顺畅,这是我选择公立小学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但我就建议身边的一个朋友为孩子选择国际小学。因为他们家几年之后就要移民,未来全家都要到国外工作生活,我觉得孩子越早进入国际学校的体系学习,今后就越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

可见,孩子读公立小学或者国际小学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一是看整个家庭的发展前景和父母事业的布局,二是看孩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其次,了解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拉长对孩子的学习规划,得出哪种教育方式更能让孩子如鱼得水、取长补短。

在孩子上小学以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在学习习惯、自律、对待学习的心理建设等方面培养和引导孩子。也就是说,准备阶段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拼音、汉字,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对于学习目标的认知,让孩子拥有充分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力。

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女儿幼升小时的状态。当时她即将面临幼升小,于是我结合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前一年多去做幼小衔接的准备。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就不需要我们反复催促她做作业,跟同学和老师也都相处得很好。对于我来说,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轻轻松松应对一个小学生的初始求学阶段,也能在照顾好女儿和儿子的同时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开办工作室,考取精油芳香理疗师资格认证书,获得博士学位,带孩子参加选美活动。其实,当看到自己的父母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在某些方面比他们做得好时,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崇拜、钦佩之情。父母是成人心理,而孩子则还是儿童心理,但当孩子开始以父母为榜样时,父母与孩子的这两种心理就会趋于对等,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在我看来,家长研究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思考,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现在考虑这些问题会不会太早了?其实不然,我们当然不能够左右孩子未来兴趣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可以适时观察,引导孩子,并帮助孩子开发他们的潜力,让孩子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在小学生涯学得高效、玩得愉快。

面对懵懂少年,与其为“敌”,不如化“敌”为友

人生的前三个阶段不管有没有问题,在“潜伏期”内基本看不出差别,可孩子一旦渐渐长成了懵懂少年,通常在10—15岁这个青春早期的阶段,他们的小秘密变多了,甚至开始厌学、早恋,多种问题立刻暴露无遗。你可能会发现,初入社会的孩子似乎什么都懂一点,却又什么都似懂非懂,他们阴晴不定的情绪更加让人捉摸不透。父母若毫无准备,则根本不知如何与孩子和谐共处。

其实,在青春初期阶段,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还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孩子旧的心理模式被打破,新的心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在父母眼中才会显得非常叛逆、矛盾。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个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觉得青春期就等于叛逆期。

◎ 做孩子的朋友型父母,当一个懂得共情的朋友

几乎每年都有青少年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根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如表1-2所示),中学生自杀的首要症因来自家庭矛盾。

表1-2 我国中学生自杀因素调查

我们总能看到青少年跳楼自杀的社会新闻,而大部分悲剧的酿成都与孩子的父母或教养模式有关。

我之前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12岁的初中男生因为学习问题和妈妈发生口角,二人互不相让。男孩一气之下,竟然打开窗户纵身跃下,导致脊椎和下肢粉碎性骨折。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冲动地跳楼,他却淡淡地说了句:“妈妈嫌我学习不好。”

比这个男孩更为不幸的是,一名沈阳男孩于2021年12月8日离家出走,两天后,救援人员在河中发现了男孩的遗体,他即将迎来自己的第十个生日,结果妈妈的一句“不好好读书就去捡垃圾”成了男孩选择了结自己生命的导火线。

青春期阶段,比每天逼着孩子学习更重要的事情是,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聊聊天,成为懂得与孩子共情的朋友,而不是成为战胜孩子的对手。

有人说,每个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有一场战争,只不过,如果孩子赢了,是一出喜剧,父母赢了,则是一桩悲剧。

首先,父母的心态尤为重要,即应该无条件地信任并接纳孩子。

美国作家乔希·西普在《解码青春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开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十几岁的孩子是很难听进道理的,有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此时,父母越是讲道理,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就会越深,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感受被忽视,父母只是为了用权威来迅速解决问题,才会总跟自己剑拔弩张。

有些父母会说自己和孩子已经沟通过了,但那并非真正有效的沟通。孩子并不需要一个在语言或行动上战胜自己的对手,而是一个能够听得见自己心底呐喊的、懂得和他共情的朋友。

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单纯地为了在某些事情上赢了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的心。只有这样,才不会两败俱伤。

其次,孩子的面子也很重要,即使孩子犯错也要维护他的尊严。

面子不只是大人的专属,孩子同样也需要,无论发生任何事,父母都应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被父母理解的心灵支撑中,更能获得自尊与归属感。

有次我和朋友晴美聚餐,席间她13岁的女儿希拉全程低着头,只知自顾自地吃饭,几乎不与任何人交流。突然晴美打趣地逗女儿说:“你可少吃点吧!你看看自己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买衣服都买不到,小心长大嫁不出去!”在场的友人听后纷纷扑哧一笑,连希拉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饭后我私下跟晴美说,孩子已经长大了,尤其是13岁的女生正是敏感多疑的阶段,孩子也有自尊心,你这份逗趣听起来像是玩笑,但细想大家的欢笑是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之上的。

果不其然,据说希拉回家后一直郁郁寡欢,甚至自己偷偷上网买减肥药吃,险些酿成大错。自那以后,晴美说话办事都会特别在意孩子的感受,即便是女儿犯了错,她也不会当众恶狠狠地批评孩子,让孩子没面子。的确,孩子的自尊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珍贵,父母的眼里若没有孩子的尊严,孩子的心里也就没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轻则会使他们失去向阳生长的养分,重则让他们失去生命。

最后,帮孩子塑造良好形象,陪孩子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自我实现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求,如图1-2所示。

图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青春期是孩子从依恋父母到成为独立个体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孩子在自身能力往纵深发展和横向扩展的同时,更多地开始追求自我发展,包括自我独立意识、性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同一性等,还有群体性和结交密友,最后是追求自我实现。对待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叛逆、挣脱的表现,父母“不急不慢”是最好的破解之道。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养儿养女更是不一样。父母可以是儿子的好哥儿们,也可以是女儿的好闺密。但总体来看,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对独立人格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自己与父母在观点上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同时他们又认为自己的羽翼已经日渐丰满,于是不愿像过去一样对父母的意见言听计从,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新世界。此时父母的担心也属正常反应,毕竟孩子不谙世事,我们总会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但是鹰总要飞向属于自己的领空,过多的干涉、阻碍都是徒劳。

有些弯路总要让孩子亲自去走,他们才能更清晰前方的路在哪里;有些苦总要让孩子自己去吃,他们才更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只需要帮孩子守住底线,安静地陪在他们身边,让孩子享受成长的爱与自由,汲取成长正能量!

青年阶段苦恼多,好父母不如好顾问

孩子的人生大事无外乎择业与择偶。

孩子从少年蜕变成青年,在15—18岁成人之前是人生风险最大的时期。孩子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完全放手让孩子选择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这一阶段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时就需要父母引导。尤其在选择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专业方面,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生存之道。而从良师益友转型成为顾问,是父母与孩子陪伴十几年路上又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

◎ 做孩子人生十字路口的顾问,引领孩子一同成长

最好的父母不是每天缠着孩子,逼着孩子做选择,而是要比孩子跑得更快,引导孩子正确抉择。尤其在帮孩子选择专业时,不能随波逐流,而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竞争力、父母的资源优势、家族发展传承的文化使命等因素综合考虑。

第一,通过SWOT分析法为孩子做一次深度自我剖析,在帮助其择业时保持冷静与客观的立场。

SWOT分析法原本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又称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主要通过对Strengths——优势(S)、Weaknesses——劣势(W)、Opportuniti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和Threats——威胁(T)四个方面的分析,以便更精准地定位。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帮孩子在选择专业时做一次深入的自我分析。

以下是我帮助朋友家的孩子露娜做的个人SWOT分析,如表1-3所示。

表1-3 露娜的个人SWOT分析

经过SWOT分析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适当的战略组合,有所侧重地在各方面提升孩子的能力。例如,通过“WT”战略组合,告诉露娜要学会直面来自劣势的威胁,利用高中毕业前的两年时间继续完善自己。当我们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后,才能使他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专业的选择问题。

第二,通过多平台、多渠道钻研学习、总结经验,并结合资源优势为孩子争取到锻炼的机会。

时移世易,我国的中高考制度也在稳步改革中不断完善,没有天生的专业顾问,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好父母。对父母而言,可怕的不是孩子长大我们变老,而是孩子光速前进,我们却不再学习新的东西了。如果我们对当下的环境、所处的世界没有自己的理解,何谈引导孩子去选择方向呢?

除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父母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尽可能地为孩子争取锻炼的机会。我的一位朋友,在女儿高三在读的时候,为她找到一位在高校里当老师的同学,并利用假期带着女儿跟随这位老师完成了一些生物统计相关的项目。后来,听说她女儿顺利去了国外读硕士。我想,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段经历让她获得了这样的优势,而是通过这次锻炼,她看到了未来这个行业的雏形,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来会做什么事情、在实验室里做什么实验,渐渐地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做起事来也会更有动力。

因此,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兴趣或有极高的禀赋,而刚好我们有这样的资源,不妨让孩子趁早去接触和锻炼。竞争路上,父母可一直担任启蒙者!

第三,通过组织家庭成员团队作战,共同引导、启发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相信厘清了上述思路,我们就不至于盲目跟风。说到底,孩子选择专业是大事,不能只跟着感觉走,父母多观察社会、多思考问题,孩子才能在择业就业问题上少走弯路。

我身边许多朋友都问过我怎么选专业的问题。其中,很多朋友说,孩子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做主。

但我的观点不一样。

孩子固然可以提出兴趣所向,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环境的变化,父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着阅历、经历去帮助孩子做引导、做分析,当孩子的择业顾问。

那么,孩子如何合理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呢?

其实孩子在升学选择专业时,即便是到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经验也是不够的,这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顾问。

首先,父母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去问孩子的心之所向,同时帮他们做好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统筹规划等问题。

其次,跟孩子进行交流,对于孩子心有所属的专业方向和大学的功课,父母也要实事求是地帮孩子做一些思考。

现代社会呈多渠道发展趋势,对于孩子的成长、专业选择也是要更加高效。很多人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聪明太多了,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头脑的敏捷度以及动手能力,都远超我们。其实这是社会发展、岗位竞争、资源欠缺造成的。

很多人会问:那是要让孩子取长补长还是取长补短?

我的观点是,在孩子的升学问题上,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竞争,而竞争就是要出众,就是要取长补长,基础素质教育阶段,那就是要取长补短,两者之间是不同的,因为目标不同,目的不同,所以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最擅长的领域。我们也可以诚邀家庭其他成员,如父辈的人及他们身边的“资深人士”,来帮助我们和孩子一起明确心之所向。

爱的动力最深切、最澄明,也最无私。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分工合作、家庭作战,每个人也要将所有的力量和最优资源都归集到孩子身上,如此一来我们便给了孩子很高的期待和明确的发展路径,但最终走完这个路径的人,始终只能是他们自己,其他外力皆为辅助。所谓顾问式父母,不是为孩子拍板决定他们的人生,而是不断引导孩子走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最正确的路。

孩子成家立业终有时,学做孩子心中的灯塔

亲子关系从来都不是恒久地占有,爱是放手,是老鹰亲手将雏鹰推下悬崖那一刹那的心痛与坚定。

18岁以后,孩子的生理发育逐渐停止,从孩子身心逐渐成熟这一刻开始,预示着曾经那个襁褓中的小婴儿长大了。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孩子的性格、能力、情感、自我等方面,他们身上的人格开始趋于稳定,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待人处事等方面都不再需要父母过多的干涉。因此,这一时期的父母要学会接受与放手。

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与我们是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让孩子的童年太贫瘠,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后无比窒息。为人父母,不仅是一场修行,更是一次胸怀和智慧的远行。

和闺密聊天时曾有人问起过我:“你现在儿女双全,每天都可以陪伴在他们身边,但你有没有想过一晃子女长大了,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你会不会选择让孩子成家立业后依然和你住在一起?”

我果断地回答:“当然不能和我在一起!长期和成家后的子女住在一起一定会有问题的。且不说孩子不方便,我也会觉得不方便。就算是早上起来去洗手间,可能我都必须穿得整整齐齐的,这样大家都不自在。”

在我看来,我们和孩子最好的距离就是能够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想念子女时我可以从家里端一碗汤送过去,刚好到了孩子那里,汤还是热热乎乎的,这就是“刚刚好”的距离。但是,现实的距离并不代表灵魂的离开。我们开始和孩子适度保持距离,让孩子去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不过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守护孩子罢了。

◎ 孩子,只要你回头,我永远在你身后!

我非常喜欢作家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然而,就算是如此“看得开”的作者,龙应台也曾非常黏儿子。他的儿子安德烈“控诉”龙应台曾经非常喜欢给他打电话,一天二十几条短信、半夜“夺命连环Call”如同家常便饭,不知道的同学还以为他谈了个女朋友。后来,为了摆脱母亲的“纠缠”,他才同意和母亲以书信的形式交流并发到专栏,也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目送》一书。龙应台说,因为爱孩子,自己才显得这么无能,总是低声下气。但同时她也体验到:“做父母,得从头学起,得放空自己。”

但在现实中,有太多人把孩子培养成了“妈宝”,即便孩子成家立业了,都没有做到渐进式放手,更没做到得体地退出。

以前我在做节目时遇见过一位58岁的冯阿姨,她退休那年,三十而立的儿子刚好结婚。由于家庭条件一直不错,她把儿子从小宠到大。她认为尽管儿子结婚了,但她依然有责任和义务继续照顾儿子、儿媳,一切是那么理所当然。可老伴极力劝阻冯阿姨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即便如此,冯阿姨还是坚持每天早晚去儿子家帮忙打扫卫生、做饭,直到儿子、儿媳休息后自己才回家。

有一天,冯阿姨像往常一样拎着几袋瓜果蔬菜,满怀欣喜地去儿子家做饭,可发现门打不开了。打电话确认后她才明白,不是她拿错了钥匙,而是儿媳把门锁换了。儿媳的解释是,近期小区里偷盗案很多,为了安全起见才换锁。于是冯阿姨没有多想,照样去给做饭,直到要走的那一刻,冯阿姨才发现儿子、儿媳都没有要给她新锁钥匙的意思。冯阿姨还是不甘心,第二天准备去敲门,结果到了门口听见儿子、儿媳的争论,两个人正在细数自己的不是……

冯阿姨没有再敲门,但备感心酸,她自认是个“二十四孝”婆婆,不料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般声讨。

客观地说,夫妻二人吵架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外面的风浪其实并不可怕,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成长过程。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但是,得体地退出,并不代表减少对孩子半分的爱,而是调整爱的方式,继续做守护孩子一生的“灯塔”。

第一,灯塔型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港湾。

其实,从孩子出生、离开母体开始,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退出我们的生命:从退出喂养到独自吃饭,从退出怀抱到独立行走,从退出监护到单独外出,从退出供养到自己赚钱,直至退出我们的家庭组建属于他自己的家庭——而父母也由“当事人”变成“局外人”,开始从第一亲密者的角色中离场,直到彻底退出孩子的生活。正如我们送孩子上学时,需要原路折返,而孩子终将渐行渐远。当我们和孩子开始逆向而行的时候,就要从无限期的陪伴变为固定时间的陪伴,我们可以约定让孩子每周或者每半个月回一次家,就像《常回家看看》中唱的一样,“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分开的只是距离,在一起时的仪式感却丝毫不减半分,掌握好相聚的次数和尺度,让孩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给予的最初的温暖。

第二,灯塔型父母是孩子追随的方向。

在一次谈话中,演员伊能静在谈及亲子关系时讲到一个故事。她一向有给孩子过生日的习惯,但是从儿子快满18岁时她开始发现儿子不太喜欢和自己过生日了,而是更喜欢和朋友一起过。但是出于照顾妈妈的情绪,每次儿子还是会“故意”留下她切蛋糕。就是这种“故意”让伊能静意识到,自己是时候退出了,作为母亲,她必须从当初那个照顾者的角色中退出,让儿子去经历自己的生活了。于是,在儿子18岁成人礼那天,伊能静决定送给儿子一份礼物——得体地离开,从此做一个“守望者”。

儿子生日那天,她去帮儿子切完蛋糕后,就把过生日的场地留给了儿子,并对他说:“你已经18岁了,你今天可以玩过12点,我帮你准备了一点点啤酒,有什么事你就打电话给我。”说完便转身离开,据伊能静描述,她虽然是笑着离场的,但在回家的车上却哭了。因为她开始明白,爱是放手。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你终于确定,孩子可以离开你,完成他自己的人生。或许人生这艘航船总有迷失方向的一刻,如果孩子在人生中发生重大事件或需要父母的帮助时,你只要让他记得回家的路,在他成长起来的大家庭的一隅,永远有一处暖灯让他取暖,为他提供后方支持就够了。

第三,灯塔型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背书。

我们说到灯塔型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背书的时候,其实往往指的是社会地位、事业发展。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否认一个观点:孩子都是在我们的肩膀上行走,父母打拼一生得来的社会资源,理所当然会传给下一代,成为家庭资源,那么孩子在这上面是可以高效运用的。

一言以蔽之,现在的孩子在专业的选择、事业的选择上,多少都受父母的庇护。但是,灯塔型父母并不会把这种资源优势当成庇护孩子的理由。而是告诉孩子,我有这样的资源优势,然而,你现在的能力是否够得着,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优势,则要看你自己。

所以,在孩子的发展中,父母并不是要完全包办到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父母理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到了孩子创业的阶段,父母会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在遇到创业风险时,父母也会尽自己所能帮他们分析问题,最终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所以,灯塔型父母其实是给孩子来时的路照亮方向的人。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远不是自己打拼那么简单,而是讲究个人形象、家庭形象、团队形象和组织形象等综合形象的管理。形象至上的社会已经到来,作为父母管理好自我形象、社会形象,这也不失为是为孩子助力、守护孩子的一种好方法。

照顾和分离是我们每个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使命,使命完成后,就让孩子循着我们的足迹一路向前,而不是让孩子在自己的家庭与父母的斗争中盘旋,他们每天心惊胆战地划着小舢板出海了,结果却满身疲惫、遍体鳞伤地回到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路,你可以不求孩子替你争脸,也不求孩子完美无瑕。只要这个由我们带到世上来的生命健康快乐地存在,让我们与孩子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同行一段,足矣。

因此,当孩子成家立业后,请告诫自己:换个方式去爱孩子!让孩子带着我们的祝福勇敢地搭乘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巨轮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你只需要让他记得,无论外面的风有多大、浪有多高,向着家的方向永远有一盏灯为他点亮回家的路,路的尽头有一个可以让他随时停泊栖息的港湾!

「培昕心语」

家庭教育就像是电影演出,在这出戏中,谁是主角?

很多人认为父母是这出戏的主角,的确,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孩子逐渐成为主角,父母在导演、制片、演员、观众等不同的角色中不断切换身份。要想让这出戏精彩纷呈,关键在于父母如何转换角色、摆正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或许父母总会忍不住对剧情的好坏以及剧中的主角评头论足。可能我们平时看到的更多的是从画面到内容,从音效到特效都制作精良的完整的影片。殊不知,一部电影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主角本身,更取决于导演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以及配角的衬托。换句话说,唯有各个部门、各个角色互相配合、通力合作才有可能成就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