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作战概念的历史发展及阶段特点

随着国际环境及军事需求的变化,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从1982年空地一体战开始,呈现出探索、发展、应用及创新四个阶段的特点。

概念探索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军事对峙,以地缘战争为导向,军事集团武装冲突为背景,推进了符合这一时期作战概念的构建,典型的概念是1982年美国陆军提出的“空地一体战”,强调在战役和战术层面上取胜,用于遏制苏军对欧洲的威胁,其思想对冷战后美军主导的局部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概念发展 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信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开始发展,信息化战争逐渐揭开帷幕,美军意识到高新技术在取胜中的重要性。1996年,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2010年联合愿景》,首次提出了“顶层概念模板”,通过应用新的作战概念,为军种在理论和联合框架内发展独特能力提供方向。该文件强调了“制度上、智力上和技术上”全面联合和全域主导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冷战后时代的联合作战效能。因此,技术和协同的体现在这一时期的作战概念中逐渐增加,如“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网络中心战”等。

成熟应用 为应对苏联解体和恐怖主义袭击带来的安全环境变化,“9·11”事件后,美国国防部加强了部队改革转型,在重申全域主导重要性的基础上,主张以能力为导向,更多地关注击败对手可能采用的能力。2003年,美国国防部首次发布《联合作战概念》,作为国防部指导部队转型的统一框架;2005年,进一步发布《联合作战顶层概念2.0》,并结合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作战实践,更新了多个版本。2012年,国防部在《保持美国全球领导力:21世纪国防的优先事项》中要求美军从“反恐战争”转向亚太地区的“再平衡”。这一时期,美军进一步突出全球优势、联合作战重要性和各军种优势,典型作战概念包括“全球一体化作战”“空海一体战”“分布式作战”等。

概念创新 联合参谋部的系列概念文件将战略要求转化为作战解决方案,为开发联合作战和支持概念,解决特定任务领域和挑战提供了方向。各军种制定的概念在其优势基础上与联合概念保持一致,美国陆军在2014年《美国陆军作战概念:在复杂环境中取胜2020-2040》中提出,通过提供“联合部队所需的基础能力”来支持全球一体化作战。随后美国陆军于2016年提出“多域战”作战概念,时任陆军参谋长马克·A.米莱将军在国会证词中表示:陆军的多域战概念旨在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努力,告知未来部队的发展,描述我们将如何在所有领域同步能力,以支持联合部队作战。多域战概念的提出启发了美军在全域、跨域上更多的思考。2018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指出:联合部队需要在武装冲突水平以下进行竞争。因此,要打破常规思维,解决存在于和平与战争之间的灰色地带或混合战争挑战。这一要求促使美军更多地思考联合部队如何整合高超声速武器、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形成的新能力来支持全球一体化作战。基于以上种种因素驱动,“马赛克战”“联合全域作战”等美军现行作战概念被相继提出。

美军主要作战概念发展时间线如图1.1所示。

(注:图中概念提出的时间为该概念被美军方正式发布或认可的时间。)

图1.1 美军主要作战概念发展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