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 秦淑娟 刘海泉主编
- 11004字
- 2024-05-21 15:18:50
尚承老区精神,志在特色发展[1]
——对黑龙江省一类老区尚志市的调研
一、引言
(一)调研背景
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黑龙江省作为曾经的东北抗联根据地,也为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发展。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也想在革命老区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老区革命精神。于是,在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联合开展的“走老区 看发展”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成员都来自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抗联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创造了不朽的光辉业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铸就了光耀千秋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广阔的黑龙江大地上,我们选择了尚志市[2]。尚志市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更彰显了其特有的红色基因。近年来,尚志市作为黑龙江省一类老区更是在多元化助力下,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二)调研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对尚志市的调研,了解其依靠红色文化的传承和资源禀赋的开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根据我们调研所归纳的“红色、黑色、绿色、粉色、褐色、白色”六色产业发展特色,挖掘亮点并开创新思路。在黑龙江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迟缓的大趋势下,能够为其他革命老区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帮助其他革命老区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找到创新思路与执行方法。同时,也要找出尚志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们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三)调研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前往尚志市前,实地调研成员在网络上搜集调研地点相关信息,线上组成员负责在抖音、微博和微信上进行前期宣传。
(2)实地考察法:以两个颜色为一组,三组成员配合着前往调研地点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六色产业发展现状,挖掘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切身体会六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3)访谈法:参照准备工作期间设置的问题对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调研,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其他人”对于尚志市六色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以及自身对于尚志市未来发展的期待,及时获得翔实的相关信息。
(4)调研问卷:网上发布调研问卷,调研周围人对尚志市的了解以及不同年龄、地区、性别和职业的人前往尚志市旅游的意愿。
(四)调研时间和地点
2021年7月19—22日,我们小队成员分别按照尚志市的“红色、黑色、绿色、粉色、褐色、白色”经济发展特色走访了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尚志碑林、珍珠山润泽菌业公司、中国苇河黑木耳大市场、国家AAA级风景区帽儿山、中国(尚志市)树莓种质资源圃、北方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等地,调研采访了尚志碑林内的游客、珍珠山润泽菌业公司负责人、中国苇河黑木耳大市场摊主、尚志市中药材协会会长、苇河当地村民、亚布力森林温泉酒店等地工作人员及游客。
二、主体
(一)实地调研情况
1.红色产业
在“走老区 看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先到了尚志碑林和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纪念馆与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相对。1986年10月,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追忆赵尚志、赵一曼等为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牺牲的抗联将士建立该纪念馆,建筑面积为824平方米。纪念馆共设3个展厅,综合馆陈列面积为192平方米,展出介绍了珠河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历史、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组建沿革和战绩,以及16位抗日英烈的事迹和革命文物。
与过去课本上“宁儿”母亲不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0岁的赵一曼在上海《妇女周报》上发表的《青年女子与国民会议》以及她中学时代作文手迹《中山中学开校记》,清秀的笔迹背后是一颗热爱祖国的炽热的心。我们更是看到了她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合影与骑马的英姿,“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这位手持双枪、红装白马的革命者用她的生命坚决捍卫人民的利益与自己崇高的理想。在此地长眠的还有传奇将军赵尚志,正是他建立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他是令日军闻风丧胆的“王者”,也是毛主席口中的“义勇军领袖”。松花江的滔滔江水里流淌着战士们的热血,帽儿山的成荫绿树下长眠着烈士们的英灵。在祖国的最北方,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长眠于此,正如著名抗联将领冯仲云所说:“谁谓东北无慷慨悲歌之士!”历史无言,精神长存。烈士们的事迹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参观后,我们采访了尚志碑林附近经营超市的老板,提到在红色景区附近经营超市是否对超市营业有帮助时,老板表示,许多游客参观完就走了,并不会前往周边的超市购物,因此对于周围超市的经营并没有太多帮助。盈利状况最好的是餐饮业。来到尚志碑林的游客多是坐旅游车前往,中年人居多,且大多数是集体活动,偶尔也有一些老年人来散步。因为临近亚布力旅游区,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尚志碑林的来客量。由于正在庆祝建党百年,组织红色学习主题活动,参观人数显著增多。在谈到景区新政策新规划时,一位阿姨表示,尚志碑林计划重建。我们也在碑林南侧发现了施工用的沙土,而重建的决定也会对附近的个体经济经营造成一定损失。在碑林内,我们遇到了一对游客母女,询问后得知那位年轻的妈妈是尚志市当地的居民,且居住在尚志碑林附近。她说,前往尚志碑林的许多游客都是和她一样的本地居民,她认为,尚志碑林是尚志市很有特色的一个旅游景点,不仅具有红色纪念意义,而且也适合周围居民闲暇时散步。
2.黑色产业
珍珠山润泽菌业公司的吕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该厂的木耳大棚,从他的介绍以及相关资料中我们得知,珍珠山润泽菌业公司是当地规模相对较大的集制菌、接菌、育菌于一体的木耳生产加工企业,拥有100多个木耳大棚,日产菌包可达7万袋,年产1500万袋。一个厂房拥有13个育菌室,每间可培育13万~14万个菌包,成熟期会出现上百个采摘工人同时作业的景象。作为“中国黑木耳之乡”的珍珠山乡凭借肥沃的黑土地与充足的光照、丰富的水源、四季分明的优越气候条件,成为木耳种植的天然宝地。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外,珍珠山乡乡民们同样享受着先进的技术支持。“借棚还耳”与“借袋还耳”政策是村民与企业签订合同,利用“针孔开口技术”“节水微喷技术”“棚式化立体挂袋栽培技术”等精准调控黑木耳出耳条件,提高出耳率、土地利用率,应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优质高效栽培。从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到全国闻名的“黑木耳之乡”,尚志市菌业产业一心打造绿色天然食品,不断追求打造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品牌,逐渐完善产销一体的产业链,而珍珠山牌菌类产品均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中国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质检体系认证,并相继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美国FDA认证,建立了完善的HACCP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珍珠山乡更是获得全国首批“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等称号。在老区精神的指引下,政府充分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用,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关系,在保证农户基本收入的同时,实现木耳产业的发展,促进尚志市经济繁荣。
而后,我们前往了中国苇河黑木耳大市场,大市场的摊位采用的是一摊一屋式,在对摊主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凌晨四五点钟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陆续进入市场进行采购。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木耳也源源不断地被送进市场各个摊位。在这里,木耳会被统一定价,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其中,尚志市苇河镇本土木耳因其优质的品质闻名,最受买家的青睐。
3.绿色产业
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帽儿山景区的特色景点,包括位于山顶惊险刺激的飞拉达攀岩、黑龙江省首条玻璃栈道、高山滑道以及泰式丛林飞跃,也包括新开发的黑龙江省内第一个威亚项目。
帽儿山风景区作为国家AAA级景区,主要围绕旅游、生态、养生、宜居等方面进行发展。景区还推出了与邮政合作的时光邮局这一特色文创项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景区内生物种类繁多、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生态循环的过程分为自然状态和人工维护两种。同时,景区也会投入资金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针对游客乱扔垃圾问题,景区采用了充实保洁队伍的方法,制定了鼓励游客捡垃圾兑换物品的相关政策。
景区平均年客流量大约在50万人次,在节假日期间能达到日客流量1万人次以上,而且拥有自己的公众号。游客可以在支付宝、飞猪、抖音、快手等App上买票并了解景区相关信息。
帽儿山风景区近年的发展目标是景区二期的温泉小镇项目。项目工期5年左右、总值达20亿元,该项目已经动工。主要推出富含微量元素的温泉产品,同时也能增加冬季游客量。
4.粉色产业
我们前往尚志市农业局,先采访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介绍了尚志市树莓产业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尚志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红树莓之乡”称号。尚志红树莓为黑龙江省尚志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2019年,中国经济林协会树莓蓝莓分会年会暨2019中国亚布力浆果产业论坛,在尚志市亚布力举行。2020年,尚志市浆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3],建成国家级红树莓质量安全出口示范区。当地政府传承红色精神,坚决维护人民利益,紧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将中国的红树莓推向世界,扩大市场,促进尚志市经济腾飞。
同时,工作人员也指出了树莓产业存在的优势与劣势。优势在于树莓产业作为尚志市的特色产业,具有品牌效应,会有蒙牛集团这类大企业尝试合作开发;相关企业的产品有鲜果、速冻果、果酒、果汁、花青素5大类2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欧美、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而劣势在于树莓的质量、产量都不稳定,个体种植规模较小且分散。同时,产业规模较小,很难吸引大企业的加入,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最后,工作人员带领调研的同学来到树莓种质资源圃实地观摩,从资源圃负责人处了解近年来树莓的产量、市场价格、果农收益等。
5.褐色产业
北方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尚志市在中草药种植方面的龙头企业。该企业负责人指出,尚志市四季分明以及优质无污染的黑土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当地种植中草药的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较为完整的市场营销链条。
发展中草药产业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政府从生产、资金等方面提供扶持政策,如协同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提高作物成活率。对农户进行补贴以解决农户资金问题。企业的负责人作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尚志市人大代表、尚志市中药材协会会长、科协会员,通过自身社会影响力开展免费讲座,将自己的种植药材经验和最新药材方面知识传授给大家,并免费提供部分种子,为农民担保,做信誉贷款,为当地农户脱贫提供条件。正因为有这样能够落实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优秀党员工作者,老区的红色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在新时代再添内涵,不断造福人民群众。
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负责人说,发现了一种新的中草药,这种中草药可以经受北方冬天的严寒并且在东北三省还没有广泛种植,该草药在抗癌方面有可进一步挖掘之处,具有广阔的市场和研究空间。
负责人还带我们参观了地标观光处——中药花海,花海由该企业建设,十分具有特色,花草与中草药相间种植,具有宣传中药和旅游观光的价值。
6.白色产业
在乘坐出租车到达亚布力景区时,我们通过与出租车司机交谈,了解到前往亚布力滑雪场的游客多数是通过报旅行团的形式,其出行多选择大巴车和出租车,因路况较差,开车单程就需要4小时以上,自驾游的极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专门负责前往亚布力的出租车营业收入大大缩减,此前游客量一天可达1000人次。
到达亚布力度假区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成规模化的民宿区,在美团、携程等软件上都可以进行预约。基础设施相当完善,餐饮业健全,酒店、超市一应俱全。亚布力景区冬季以滑雪场为主要卖点,而5年前的这里,游客多、秩序乱,营业员对周边的滑雪用品漫天要价,雪道仅有1条,专业人士与普通游客在同一雪道滑雪。现在,经过改革与当地政府的不断完善,滑雪场秩序井然,一张卡就可以租到各类滑雪设备,其价格也基本接近市场价格,内部餐饮也发展飞速。业余雪道与专业雪道分开,且业余雪道配有专门教练。旅游旺季从11月开始,春节过后游客开始逐渐减少。
此前,景区夏天主要靠水上乐园盈利,但由于疫情影响,这两年都无法开张,且修复费用过高。水上乐园的关停给周边酒店餐饮等也带来了致命影响,园区内部餐饮业首当其冲。我们采访的亚布力森林温泉酒店距离亚布力南站较近,基础设施较完善,水上乐园的关闭也使温泉酒店游客量大大减少。亚布力森林酒店的特色项目为富硒温泉,可以线上购票,售后服务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也使亚布力森林温泉酒店知名度得到提高,省内推出广告牌、省外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让游客以旅游团的形式来参观旅游泡温泉。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政府工作者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好的、新的技术与政策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亚布力度假区的推出更是为黑龙江省增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受季节影响大,旅游淡旺季盈利差异巨大
苇河镇依靠发展木耳产业吸引了大量前来购买木耳的买家,但对游客吸引力较小,第三产业发展深受阻碍,而气候影响了农作物熟制及产量,因此在下半年中,木耳产业发展滞缓。红树莓的产量波动较大,导致价格波动也较大。当树莓价格低至不足以弥补人工费用时,果农往往会选择放弃种植。
当前,亚布力景区夏季为旅游淡季,景区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仅亚布力森林温泉酒店盈利状况较好,而帽儿山旅游区的旅游旺季为夏季。
2.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旅游体验差、交易不便
(1)交通通达度低
在前往木耳大棚的途中,我们遇见了正在施工的建桥施工队,由于厂区周围为未开发的草地,地面凹凸不平,有石块、土块等杂物,过往运送菌包的车辆行进困难。进出苇河镇仅有一条道路,且距离苇河镇高铁站较远,游客来回只能靠出租车出行,村民出行以三轮车、私家车为主,且对于前来采购的买家来说也十分不便。
游客夏季旅游,在交通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距离亚布力最近的车站——亚布力南站只有在冬季才会安排车次,对夏季来到亚布力的游客来讲,十分不便。尚志市当地公共交通并不发达,公交线路只有两条,且缺乏适宜当地旅游需求的线路安排。往返于酒店、旅游景区与车站之间,大多需要打车,增加了游客出行交通费用。
(2)景区服务设施落后
水上乐园的滑梯等设施由于暴晒和长期不使用的缘故已经开裂,许多池塘已经长出了藻类,倘若不加以修整,将难以保证游客安全,但如果进行修复,修理费用则与重置费用差不多,景区需要合理安排规划。
3.菌厂分布较为分散,产业规模小且产品科技含量低
苇河镇各菌厂相聚较远,各菌厂距离苇河黑木耳大市场也较远,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尚志碑林的开发仅用于这一旅游景点,并未形成一个旅游区辐射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树莓产业规模较小,对于优质大型企业缺乏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企业加入,又很难增大规模,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而且,树莓产业并非尚志市的主要产业,产业收益不稳定,这就让外来投资者更加犹豫。这也导致了下面实例的出现:从事鲜果冷冻方面的企业在厂房已经建好的前提下,仍然终止了项目。
药材种植技术方面仍有缺陷,病害问题无法解决。病害发生时,导致大面积感染,植株死亡,造成财产损失,技术方面的缺失一直未得到解决。企业规模较小,无法达到国家对药材深加工的标准,企业还是以直接贩卖种植的中草药为主要业务,或者是进行简单的初步加工,产品附加值小,如将蒲公英制成蒲公英茶。
4.知名度低,线上发展滞后,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许多景区的主要客流量至今仍依赖哈尔滨市。虽然也有本地企业开发红树莓相关产品,如花青素、红树莓饮品,但是由于规模较小,未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宣传,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缺少代表性的标志,在各大网站上也很难搜索到几家种植业企业的相关信息。网上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在调研对象中八成籍贯为黑龙江省的情况下仍有一半人并没有听说过尚志市以及相关旅游景点。
在对“黑色”和“红色”产业项目调研过程中,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多次试图联络采访对象,均未收到答复,远程交流十分不便。前期我们在网络上通过百度搜索、高德地图以及美团旅游进行了信息搜索,但是各App相应的界面上并没有标注出明确的营业时间和景区的概况,以至于在调研过程中,第一次到尚志碑林时才通过景区张贴的纸质通知得知景区周一不营业。对景区线上信息更新过于滞后,没有利用好便捷的网络设施,这极易导致对当地了解少的游客产生不必要的交通费用。
受疫情冲击,给景区造成亏损,导致没有足够资金对水上乐园设施进行翻新修复,进而导致游客数量下降,前往亚布力的车辆班次减少,盈利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且园内森林氧吧、熊猫馆等娱乐场所都处于闲置休业状态,日常维护产生的费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支出。
5.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缺失,劳动力素质不高
树莓产业基础发展不完善,在采摘中缺少现代化技术的运用。红树莓采摘时间较为集中,没有自动化设备的辅助,只能依赖人工。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10年间黑龙江省流失人口近640万人,损失了大量劳动力,造成了在采摘时节缺少务工人员,导致大量树莓未能被及时采摘,或是错失最好采摘时机而使树莓质量下降,或是最终腐烂在地里,这也造成了树莓产业发展缓慢。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尚志市当地人口流失严重,当地的街道上鲜少能见到年轻人。老龄化严重的人口结构也使当地的发展活力不足,政策少有新意。
在红色旅游的发展设想与实际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曾两次前往尚志碑林,向保安表明来意,但采访均遭到拒绝。保安只是说自己对景区的一切都不熟悉、不知情。在进入景区的途中,我们遇见了景区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后,再次遭到了拒绝。服务人员本身对红色旅游的认可度不足,仅将在尚志碑林内部工作作为谋生手段,服务意识薄弱,这也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6.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与种植用地不足
企业缺少资金,很难扩大规模,无法研究新品种,甚至有时候资金无法周转,从而影响企业发展。由于不能占用国家的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其他可种植用地面积很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三)改进建议
1.延长产业链加速转型,政府干预稳定市场,旅游业扬长避短
研发以初级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对中药材深加工制成饮片、中成药,推出木耳加工产品、树莓果汁等。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当开发旅游项目,如爬山、漂流、农产品采摘以及相关种植小知识科普等,带动旅游业发展。扭转种植业与旅游业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将二者有机融合实现“1+1>2”。
政府加大补助力度,保证种植农户基本收益。增加树莓方面招标项目,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该产业,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布辅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果农给予技术支持,吸引果农种植树莓,扩大产业规模。
在旅游淡季,要因地制宜推出新型项目,如对夏季为旅游淡季的亚布力翻新改造水上乐园,减少闲置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对冬季为旅游淡季的帽儿山温泉项目抓紧投入建设。
2.政府投入资金更新已有基础设施,引进先进服务配套技术与模式
改善道路条件,开道扩道,适当增加道路上的指示牌,方便游客自驾出行,提高客流量。增设旅游专线,完善公共交通,提高交通通达度,便捷游客出行的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市民生活。适当增加亚布力南站车次,减轻组团游客的压力。
将街边店铺纳入景区整体规划,使市容整洁、规范。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定期检查、定期喷药消杀。在调研问卷中,六成以上的人认为良好的景区内环境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更能吸引自己前往。
引入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电子设备引导系统,从景区和产业园的优秀资源出发,为游客和买家提供完备的园区介绍以及相关产品的解说,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同时使产业园内产品的基本信息能被快速了解,提高产品交易效率。问卷结果显示:两成的人认为各地景区相似度过高,没有特色,而新型服务技术的引入则会改善游客体验,形成景区新特色。
3.放大集聚效应影响,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
加强种植工厂集聚效应,以木耳产业发展带动乡镇发展,进而完善乡镇基础设施。药材种植农户可以与其他农户合并种植,方便规模化发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逐渐扩大规模。
景区可以加强与周边城镇的联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景区带来的游客为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相当程度的助力,而周边城市的发展也会为景区带来更多资源;与周围景区多方联动,发挥好多项红色旅游资源合并的优势,在各景点之间增强联系,强化整体优势。如与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联合形成旅游专项。减少游客交通时间,一条线路即可了解尚志红色历史,品味红色文化,体验多方魅力。
形成旅游区,将周边个体商户也囊括到整个红色旅游区的发展中,在改善市区面貌的同时,使旅游业吸引的游客惠及周围商户,实现景区内部一条龙服务的同时也能惠及餐饮、教育行业。通过扩大消费,进而带动生产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使整个景区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好一类老区的品牌影响力。
研发新品种(此次我们看见了新品种白木耳),利用木耳丰富的营养价值开发药用木耳产品,提升价值链价值弥补农业受气候限制的不足,延长木耳产业价值链,最大限度提升经济效益及木耳产业知名度。
与周边大学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哈尔滨市及黑龙江地区优秀教育资源,共同研发,提高树莓品质,稳定树莓产量,从而降低农户的流动,使市场更加稳定。在尚志市建立中草药种植点,学校定期检查药材生长情况,帮助农户解决病虫害问题。
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
从外到内打造“木耳大镇”形象。举办大型绿色商品展览会等,加强各菌厂的合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结合现代化营销手段,扩大影响范围与提高品牌知名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家乡明星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宣传本土企业及中药材,打造品牌。
扩大对企业的宣传,申报地标,建立公众号及各大平台的账号,及时完善线上信息发布,利用好“互联网+”的模式,加大宣传力度。
对自身的特色景观进行深入发掘,弄清每一类景观和景点的内部联系和外在区分,与文化产业相联系,从文化景观的本质出发挖掘其深层含义,发展成内在文化内涵和外部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特色景点。
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政府可以适时开始准备规划水上乐园的修复与开张工作。熊猫馆以及闲置的亚布力森林氧吧都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改良并加以宣传,不断提高亚布力滑雪场甚至是整个亚布力景区的知名度。
5.提高机械化,政企联手留住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种植与采摘的过程中,提高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如在大面积种植场所用无人机喷洒除草剂等,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政府和企业都要增大对果农的补贴力度,保证果农基本收入,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家乡,减少劳动力的流失。可以建立定向工作关系,企业提供免费住房等福利待遇,为家乡留住人才。
引进新型人才,更加科学规范地种植初级产品、管理企业。改善当地人口结构,提高城市活力。可以采取暑期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让年轻人投入服务业,形成红色旅游景区服务的新模式。这样做既能为当地红色旅游带来活力,同时也可有效减少运营投入,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既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经历,增强当地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也为后续尚志市留住人才奠定基础。对红色景区的服务人员做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可以引进电子解说(许多景区已经应用)并且自身发展完备的配套服务,在增加园区收入的同时,也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6.与相关部门协调
针对资金问题,可以向银行取得贷款来缓解资金周转不足的困难,与政府沟通,寻求政府部门扶持,如申请补贴、减免相关税收、支持厂房建设、农业技术人员支持。针对土地问题,由政府出面协调农林地冲突问题。
三、调研结论与总结
通过对“六色”产业的调研,我们看到发扬老区精神任重道远,民族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唯有发展好老区精神,才能更好地激励一代又一代尚志人、一辈又一辈黑龙江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脱贫攻坚任务有条不紊地展开,尚志市的经济腾飞同样离不开革命老区精神所带来的凝聚力。在老区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坚信,老区的人们不畏艰辛、排除万难,依托东北革命老区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一定会实现东北革命老区经济的再发展。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至今仍在困扰老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老龄化与人才流失。采访过程中,我们见到的以中年人居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高新技术人才,而近年来东北人才流失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东北的农业不应该只靠老一辈人凭借农作经验去发展,而是要利用现代化技术与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帮助农业提质增效。虽然黑龙江省农村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获得很大的提升,但离农机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同时,伴随产生的还有劳动力素质低下问题。在东北三省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资金缺乏的情况需要政府协助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更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面对,政府种好梧桐树,企业做好园丁,一定能引来凤凰。要想实现老区经济再发展不仅要实现“节流”——减少不必要成本投入和资源浪费,更要“开源”——引进新兴人才、留住人才,吸引劳动力注入。如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尚志市“六色”产业很多喜人的变化,帽儿山风景区在发展多个“黑龙江第一”的新型旅游项目的同时,兼顾第一产业药材种植,甚至有“中药花海”这种联动型旅游项目。亚布力景区更是充分发挥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优势,在短短5年间就整顿了景区内的收费乱象,解决了项目支付烦琐的问题,稳定了价格,用“一卡通”即可玩遍全场。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尚志市也给了我们许多惊喜,在黑木耳种植合作中,村民与企业签订合同,这种新型委托方式以及多种新技术的引进,形成了成熟产业链的高品质木耳生产。
四、收获与感悟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从最开始的对整项调研任务毫无思路、遇到突发状况不知道怎样解决,到后来渐渐能够结合时政与经济发展情况,发现调研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们综合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对理论知识转化和拓展的素养。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们解决从未想到的问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合理地平衡自身与对方的诉求,以达到一种平衡,让大学生也能为家乡作出贡献。
暑期实践不仅是大学生们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民事的好机会,还是大学生们离开校园参与到社会生活的不二平台。通过暑期实践,我们深入平时没有机会了解的村镇、景区。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深入了解黑龙江省老区的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基层工作者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悟了老区精神的真正含义,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以“六色”产业为导向,扎根这片土壤,使老区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同时,此次调研活动也让我们能有机会深入英雄故地,更近地去体会在老区红色精神激励下,普通百姓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在富强,民族在振兴,人民富裕起来了。
今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辈更当勇担使命。我们不会忘记来自哪里,无论身处何地,我们始终会带着振兴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1] 作者:吴熙、赵婉辰、王露莹、盛明薪、王美惠、栾静怡、郑斯洋、代莹。指导老师:李秀敏。
[2] 1946年11月,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和他所领导的抗日将士在珠河县的丰功伟绩,珠河县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1988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尚志县,设置尚志市。
[3] 1亩约等于666.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