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献综述

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公司披露的文字性信息进行研究早已有之。由于受到文本分析技术的限制,早期文献主要基于手动编码数据的小样本来处理这些研究问题。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非结构性的会计文本信息大量涌现;另一方面,过去二十余年来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可以对海量文本数据进行客观分析。这为会计研究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和更加强有力的工具,促使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大样本研究发展迅速。早在十余年前,国外学者将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引入会计研究,开创了会计文本信息研究的先河(肖浩等,2016)。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克服了人工阅读分析法的主观性和工作量巨大的缺陷,引起了会计学者的高度重视,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超数十篇(Li, 2010)。正如Loughran和McDonald(2016)所言,站在会计研究历史的角度,会计文本信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与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实证会计研究非常相似。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大量的会计及股票价格数据可用性促进了现代实证财务会计研究的兴起,并逐渐成为会计研究的主流。会计文本信息研究充分吸收了基于会计数字的实证研究成果,并迅速应用于文本信息研究领域。因此,会计文本信息披露的研究时间虽然仅有十余年,但其发展脉络与过往近半个世纪的数字信息研究历程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文本信息披露来源、文本信息的特征、文本信息特征分析方法、文本信息特征的影响因素、文本信息特征的经济后果等。

财务学的文献表明,企业决策不仅依赖于个人特征,还会受到同伴企业的影响。自Leary和Roberts(2014)创造性地运用股票异质报酬率作为同伴企业资本结构的工具变量以来,关于企业同伴效应的研究已经涉及资本结构(Francis et al.,2016;Leary and Roberts, 2014)、资金成本(Matsumoto and Shaikh, 2017;Shroff et al.,2017)、投资决策(Chen and Ma, 2017;Park et al.,2017)、创新(Gordon et al.,2020)、股利分配(Adhikari and Agrawal, 2018)、现金持有(Chen et al.,2019)、营运管理(Lao and Yi, 2019)等领域。总而言之,会计与财务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同伴效应几乎存在于企业筹资、投资、分配、营运管理等所有的经营决策中。因此,企业层面同伴效应的文献,可以归类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同伴效应的范围,即现有研究发现企业同伴效应存在于哪些范围;二是同伴效应的理论解释,即企业之间存在同伴效应的原因;三是同伴效应的检验方法,即用哪些方法可以识别和检验同伴效应。

本章主要围绕文本信息和同伴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在文本信息方面,主要围绕文本信息披露来源、文本信息的特征、文本信息特征分析方法、文本信息特征的影响因素、文本信息特征的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在同伴效应方面,主要围绕企业同伴效应的范围、同伴效应的理论解释、同伴效应的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在全面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文本信息和同伴效应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总结相关文献中仍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明确本书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