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对于朱瞻基来说是的,对于阿鲁台来说也是如此。
乔巴山内。
从被明军逼进了这乔巴山的那天开始算起已经过了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阿鲁台的心情经历了从胸有成竹到充满疑虑,直至最后满心担忧的转变。
虽然不知道大明的财政情况,阿鲁台也知道明军根本没有资本与他斡旋。
首先,拉长的补给线让明军拖不起。
其次,转热的气候对于明军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阿鲁台笃信朱棣不会杀他。
从朱棣登基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个年头了,这二十年中,阿鲁台经历了草原局势的三重转变。
因为草原辽阔,再加上草原一直都是以骑兵为主要战力,机动性强,所以朱棣采用互相牵制的办法来让草原上的三方势力互相掣肘。
最初,朱棣收编兀良哈三卫,通过册封瓦剌三王的方式来资助瓦剌,打压兀良哈。
但随着永乐八年那次朱棣的御驾亲征,鞑靼实力受到重创,瓦剌趁机崛起,朱棣也就立刻转变策略,所以就有了朱棣的第二次御驾亲征,也有了著名的忽兰忽失温之战。
在那次战争之后,阿鲁台趁机收拢残众积蓄实力,在两年后进攻瓦剌时杀掉了瓦剌的灵魂人物马哈木,以及马哈木拥立的傀儡大汗答里巴。
至此,草原形势再次逆转,他阿鲁台再次崛起,瓦剌再次没落。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如今朱棣的第三次御驾亲征。
……
如今,瓦剌因为脱欢的原因已经开始初步聚拢,隐隐有蓬勃之势,同时阿鲁台也自信自己特意放出去的残兵被朱棣俘虏,让朱棣知道了自己有兀良哈三卫援助一事。
所以,阿鲁台笃信朱棣不会杀他,因为朱棣还需要他来平衡草原的实力,避免出现局势失衡,脱离朱棣掌控的情况。
但是,随着半个月的时间过去,阿鲁台仍旧看不到明军有任何撤退的迹象,这就让他心中的不安越来越猛烈。
再加上被困半个月,虽然食物和饮水有保障,但麾下将士不满的情绪却愈发强烈,这让阿鲁台更加不安了。
……
“太师……”
就在阿鲁台看着面前的溪流惴惴不安的时候,他最信任的侍卫的声音将他惊醒。
“怎么了?”阿鲁台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勉强压下了心底的那份不安,让自己看起来仍旧是以前那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方才有将士们说,如此持续下去的话……不消十天,我们就得杀马了……”
“杀!”阿鲁台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
“放心,早在出兵之前,本太师就与兀良哈的人达成了协议,只要我们能够让明军无功而返,一切的损失他们都会负责的。”
“不要因为心疼而犹豫,这些都会回来的。”
“是!”侍卫领命退下,独留阿鲁台自己仍旧在溪水旁继续沉默。
……
阿鲁台计算的很好,甚至把朱棣的心理以及汉人对名声的注重也算进去了,可他不知道的是,他还是算错了。
朵颜卫。
兀良哈三卫都是坐落于黑龙江的支流脑温江畔的,而脑温江发源自大兴安岭,先是由北向南流,最后在泰宁卫转向东北,汇入黑龙江。
因为顺着脑温江,所以兀良哈三卫也按照福余卫、朵颜卫和泰宁卫的顺序由北向南排列。
作为兀良哈三卫实力最强大的朵颜卫,哪怕朱瞻墡带了左右哨军共计四万余人,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所以,谈判就成了唯一的方式。
“察罕达鲁花。”看着面前长满白发的老人,朱瞻墡的语气毫不客气。
“你要知道,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动手,是因为念及当年你们在靖难时出力最大,所以才愿意给你们一分尊重。”
“不然的话,光是凭着海撒男答奚的证词,我就可以直接率军冲入你们朵颜卫,直接将你捉拿!”
“谢殿下仁厚。”察罕达鲁花微微欠身,语气恭敬。
“可希望殿下明察,阿鲁台虽是我朵颜卫的女婿,但我朵颜卫却从未与他有过任何勾结,更不曾派人支援他,至于阿鲁台将他的家眷安置在我们朵颜卫,那自然也是无稽之谈了。”
“希望殿下不要被小人蛊惑,影响了大明与兀良哈之间的和气。”
“哦?”听到察罕达鲁花这么说,朱瞻墡的眼睛眯了起来。
“大明与兀良哈之间的和气吗?”
“正是!”察罕达鲁花虽然已经年近古稀,但在说这句话时仍然是铿锵有力。
“好,好好……”朱瞻墡微笑着点头说道。
“希望你能一直这么硬气。”
“传令下去!回营!”
……
看着朱瞻墡调转马头离开,察罕达鲁花长长的舒了口气。
其实打从一开始见到被押解到自己面前的海撒男答奚时,察罕达鲁花就知道事情败露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要死不松口。
因为他知道,中原和草原不同,讲究师出有名,而草原引以为豪的成吉思汗当年为了巩固统治却可以毫不犹豫的下达车轮斩的命令。
何为车轮斩?就是但凡高于车轮的男丁全部处死!
但是汉人不行。
不仅没有合适的名义就不能出兵,屠杀战俘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是普通百姓了。
所以察罕达鲁花很清楚,虽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只要他要死不松口,朵颜卫的实力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全。
甚至,如果他能够自己把这件事扛下来,他的子孙都可以活下来。
现在察罕达鲁花唯一拿捏不准的就是朱瞻墡,他不知道朱瞻墡的底气是什么,在手握四万大军且还占理的情况下仍旧愿意退让。
在察罕达鲁花看来,这是影响朵颜卫最终结局的重要……也是唯一的变量。
……
大宁卫。
这里就是察罕达鲁花心中的变量。
“来者何人!”城头守卫在看到马匹迅速靠近之后就立刻发出警告。
作为大明太祖高皇帝亲自下令砸进大明北疆的两颗钉子之一,开平卫的守卫森严程度不是兴和所能比的,更不会出现敌人冲进卫所内将指挥官杀掉的事情。
“我乃大明五皇孙殿下贴身侍卫,此番奉五皇孙殿下之命,前来命令大宁卫调兵四万,即刻前往泰宁卫!”
“陛下御赐帅印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