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入夜之后的慈庆宫中,突然传出了一道夹杂着怒气和不敢置信的声音。
“你让瞻墡出塞?你是吃多了撑的,身上的油排不出去蒙了心了是吧!?”
看着面前一脸无奈的丈夫,再看看旁边满脸都写着与我无关的小儿子,张氏只感觉自己气血上涌。
对于已经年过不惑,半只脚都跨过知天命门槛的张氏来说,生育虽然不是全无可能,但也不亚于是天方夜谭了。
所以,她一直都对朱瞻墡这个小儿子宠溺有加,哪怕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算得上是溺爱,但仍旧是不可收拾。
如今听丈夫说让小儿子出塞,亲自监督粮草运送一事,这让张氏怎么能接受得了?
张氏是太子妃,所以她了解很多别人不了解的事情,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丈夫常年监国的太子妃,所以她知道的事情远比寻常的太子妃更多。
永乐七年,鞑靼杀明使郭骥,永乐八年,鞑靼伏击大明北伐大军,致使大明一公四侯战死沙场。
或许这些事情已经太过遥远,但是还有更近的。
永乐十九年,也就是去年,鞑靼围攻大明北方重镇兴和所,杀死大明指挥官王祥。
这一切的一切,无疑不在说明着大明和北方草原之间的关系紧张到了何等的地步。
换个角度来说,张氏很清楚如果能够击杀甚至是俘虏敌方储君之嫡子,能给己方将士的士气带来多大的提升。
……
“娘,您就放心吧。”眼见自家老爹摆不平,朱瞻墡赶忙站了出来。
“他们没那个胆子的。”
“孩儿虽然只是父亲的嫡三子,但理论上来说也是有承袭父亲位置的可能的,能够与我们大明斡旋这么久,那就证明阿鲁台不是什么蠢笨之辈。”
“最起码他也应该知道,如今他和我们大明还算得上是有和解的可能性,就算是赌一把我们大明所谓的仁义,他也不会做出太过激的行为。”
“但如果动了孩儿,那我们大明是会和他不死不休的。”
“哪怕是为了面子而妥协,最终的结果也不是他能够承受的。”
“是啊。”眼见自己的妻子有动摇的迹象,朱高炽赶忙开口帮腔。
“再说了,我也不是什么狠心的人,我会闲着没事儿让自己的儿子去冒险吗?”
“之所以让瞻墡去是因为有他不可不去的理由的。”
……
朱高炽虽然开口帮腔,但却没有解释的很详细。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规矩,虽然太子妃没少帮朱高炽的忙,甚至是在政事上,但那都是在私下里。
现在虽然是在慈庆宫,但免不了隔墙有耳。
朱高炽可忘不了那一次他的好二弟是怎么告状的,当时整个东宫的属官都被关进了诏狱里,虽然后来陆陆续续的放出来了,但仍有一个杨溥还在诏狱里呆着呢。
不过,朱高炽还是有些担心,不是担心被人听去,而是担心这不足以说服自己的妻子。
但是,显然他是多虑了。
……
“闪一边去!”看着面前的丈夫,张氏没好气的扔了个白眼过去。
她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成为太子妃这么多年,甚至帮着皇帝老公公管理后宫,就说明张氏不是个平庸的女子。
大明上下近三百年,唯一一个五全皇后不是吹的。
“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以前在京中也就罢了,有爹娘帮衬着,但这次是出塞,不可任性,知道吗?”
看着面前的小儿子,张氏有些心疼。
对于这个儿子,她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她心中所想的孩子模样去养育的。
作为太子妃,张氏知道自己的大儿子要走什么路,也知道自己的二儿子将会是预防万一的替补,唯有这个三儿子才是唯一有可能真正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
因此,对于这个最小的儿子,张氏一直都是予取予求。
他要出宫,张氏满口答应不说,还特意安排人保护他,甚至为此不惜坏了规矩,在小儿子五岁的时候就为他组起了一支护卫。
他要经商,张氏没有半句反对,甚至还帮着他瞒着自己的丈夫,虽然知道瞒不住,但还是尽可能的让儿子高兴。
但现如今,眼看着这个小儿子也要为了所谓的江山社稷而犯险,张氏的心中只有止不住的疼痛。
然而,她却不能反对。
因为她知道,她和寻常的母亲不同。
她,太子妃张氏,先是大明的太子妃,然后才是她儿子的母亲。
……
“放心吧,娘,我会带着朱平和朱安他们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看着面带不舍的母亲,朱瞻墡深吸一口气,开口宽慰着自己的母亲。
朱平和朱安,是太子妃从锦衣卫那里挖来的幼军,自朱瞻墡十岁的时候就跟随其左右,是太子妃,也是朱瞻墡最放心的人。
“您呐,别想那些有的没的。”看着母亲强忍着不流泪的样子,朱瞻墡连忙跑到母亲身边,扯着母亲的手安慰了起来。
“孩儿的商队也参与了此次北征粮草的运输,而根据孩儿所了解到的消息来看,眼下大军顶多也就到应昌。”
“那可是应昌啊,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那不过是刚刚出塞,鞑子们就算是知道此次的粮草运输是由孩儿亲自押送,就算是他们认为杀了孩儿能够影响到大军的士气,可他们敢吗?”
……
“少跟为娘贫嘴!”太子妃闻言没好气的拍了儿子一下。
但不得不说,朱瞻墡的安慰很有效果。
“知道你对这次出塞有信心,但你还是得记住了,这不是在宫中,甚至不是在京中,这是要出塞!”
“就算是你不为自己考虑,不为爹娘考虑,你也得为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考虑,知道了吗?”
“知道了知道了……”朱瞻墡拉着母亲的手不断地摇晃着。
这种举动对于朱瞻墡来说有些幼稚,但对于太子妃张氏来说却正是一个孩子的模样。
……
看着面前朝自己撒娇的孩子,张氏无声地叹了口气。
一直以来,她最不想的是让这个小儿子和国家大事民族大义沾上关系,但她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竟然要用这些来叮嘱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