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收获颇丰

顺天府,皇宫。

以往每年郑和回归的时候,朝廷虽然不会举办什么盛大的欢迎仪式,但最起码会在奉天大殿召见。

然而,今年没有。

这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朱棣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今虽然不至于下不来床,但奉天大殿召见郑和,不是一时半刻的就能结束的事情,还得顺带嘉奖宝船队的其他人。

二来也是因为这次航海是有些特殊的,而朱棣所关心的就是这些特殊的部分。

因此,今年朱棣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在奉天大殿召见郑和,而是在乾清宫中,至于郑和带回来的诸国使臣,则是由朱高炽这个太子接见。

……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郑和进了乾清宫,纳头便拜。

“朕安。”看到郑和,朱棣欣慰地笑了笑。

很多事情,其实从人的表情和动作上就能看出来结果,或许不能因此猜到详细的过程,但结局好坏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郑和进如乾清宫的时候,表情激动,语调上扬,显然是心情极好的状态,这也就说明这次航海肯定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马保啊……”朱棣站起身,走到了郑和面前。

“这一走又是一年半,辛苦你了。”

“陛下言重了。”郑和微微躬身,语气仍旧有些激动,但已经压抑得很好了。

“为了大明,马保没有什么辛苦的。”

“话不能这么说。”朱棣闻言摇了摇头。

“若是朕记得没错的话,今年你也过了天命之年了吧?”

“有劳陛下挂念了。”郑和的语气中带上了些许怅然,但也有些许激动。

“马保今年五十有一了。”

“是啊……”朱棣闻言长叹一声。

“想当年,你给朕牵马的时候才二十啷当岁,现在却已经五十多了。”

说着,朱棣拍了拍郑和的肩膀,语气中带上了询问的意味。

“此次下西洋之行……结果如何?”

“回陛下……”

听到朱棣终于说起了这件事,郑和的语气中又带上了浓厚的激动。

然而,还没等他开始说,就被朱棣打断了。

“等一下。”朱棣按了按郑和的肩膀,同时对着一旁招了招手。

“夏原吉,以后这都是你户部的事情,你来听听,最后给朕一个预估的结果。”

“是。”夏原吉闻言往前走了几步,但并没有过于靠近朱棣和郑和。

见到夏原吉过来,郑和看向朱棣,待到朱棣点头之后才开始说了起来。

“此次下西洋,宝船队共途径……”

……

郑和这一说,就说了足足半个时辰,说的郑和口干舌燥,说的朱棣都有些累了的时候才堪堪结束。

“夏原吉。”

因为有些疲累而坐到椅子上的朱棣见郑和停下来了,转头看向了夏原吉。

“回陛下。”夏原吉顿了顿,看了看手中临时记录的草稿。

“按照这些数据,此次下西洋,我大明的收入最低也在五十万两白银!”

……

一时间,乾清宫中鸦雀无声。

五十万两,看似不多,但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要知道,如今可不是明朝末期以及满清那些白银不值钱的时代,永乐年间的白银可是正儿八经的贵金属。

除去各个方面的开支,大明的国库一年净剩也就五十万两白银上下,宝船队虽然一走就是一年半,但带回来的能有五十万两,这就已经很多很多了。

而且,朱棣认为以自己对夏原吉的了解,这个五十万两白银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夏原吉为什么能连续二十年担任户部尚书,除了前年北征时极力劝谏朱棣时被看押之外,几乎就没有受到过任何的责罚。

说到底,还是因为夏原吉的能力出色。

前年北征,大明大获全胜,缴获不计其数,在户部接手那些缴获之后,夏原吉并没有着急的一股脑变现,而是选择了利益最大化。

最后事实也证明,夏原吉的做法让大明多了最少三成,甚至可以达到一半的收入。

虽然出售的时间被拉的很长,但是这些事钱生的钱,不要白不要。

所以,朱棣认为以夏原吉的能力来说,这个数字最后还得往上跳一跳,最起码能有个七十万两左右才是。

想到这里,朱棣看向了夏原吉:“去吧,带户部去太仓刘家港,该收归国库的收归国库,该处理的处理,一切交给你负责。”

“微臣领旨。”夏原吉闻言躬身,缓缓退出了乾清宫。

看着夏原吉退了出去,朱棣才看向了郑和:“马保啊……”

“微臣在。”郑和赶忙上前几步。

“你也听到了,这次下西洋可以说是收获颇丰,所以,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快则明年,迟则后年,你还要继续。”

“但是,你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了,所以……”

“陛下,微臣必当为大明殚精竭虑,死而后已!”郑和闻言抬起头,很是郑重地说道。

“朕知道……”朱棣见状笑了起来。

“不过,朕不是要你表忠心,而是让你知道,你年事已高,是时候该培养继承人了。”

郑和闻言恍然。

郑和这次回来的时候为什么这么激动?一来是因为他在下西洋这件事情上又向前进了一大步,探索了更多的地方,二来就是这次下西洋的收获了。

虽然郑和常年奔波在下西洋的路上,但不代表朝中的那些事情他不知道。

对于下西洋一事,朝中反对的声音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那些认之所以反对下西洋,主要的一点就是下西洋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

宝船的建造和修缮、下西洋将士的俸禄、给西洋诸国的赏赐等等都是极大地开销。

虽然后来朝廷也开始将宝船队带回来的西洋特产出售,但盈利并不算多,只能说不是白花钱了。

如今,下西洋已经能够真正做到挣钱了,而且不仅不会因为赚钱而坏了大明的名声,还能增加大明在西洋诸国的声望。

一举两得的事情,自此之后,朝中反对下西洋的声音肯定会小不少,甚至到几乎消失的地步。

方才朱棣的话,也说明他要把下西洋作为一项固定的事业去做,所以才说让郑和培养接班人。

毕竟,郑和已经年过半百了。

在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本就不高,郑和又常年奔波在海上,积累下来的暗伤旧疾什么的肯定是有的。

如此一来,郑和还能下几次西洋……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