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技术驱动新商业模式背景下
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研究

谢合明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类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入手,阐述了会计类人员专业素质高低的根本在于其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介绍了“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掌握的三大原则,并提出了该合作模式是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对此模式的目标、机制、途径及效果测评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新商业模式;“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会计职业判断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JG2021-381和JG2021-913的阶段性成果,得到西华大学会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在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驱动下,衍生出许多新的商业模式,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将对会计这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将导致其经济业务事项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高校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等专业)是为社会各经济实体输送专门的会计类人才的专业,如何应对社会经济新技术、新环境对高校会计类专业提出的更高更新的挑战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路或想法,仅供参考。

一、新技术驱动的新商业模式对我国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由于出发点不同,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如:商业模式是企业通过对交易机制进行不断的设计改造,利用市场中的机会来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商业逻辑框架,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企业可以依此进行日常经营,创造企业的价值;商业模式先于企业总体战略存在,本质上是一种包括交易的具体内容、主体对象、定价方式等各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等等。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渠道之间都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联结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这个系统负责组织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如资金、原材料、人力资源、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所处的环境、创新力等,以形成消费者无法自给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具有自己能复制而别人不能复制,或者自己在复制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特性。简而言之,商业模式实质上就是企业为了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而设计并实行的一种交易机制。

目前,新技术的驱动对传统的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如平台经济模式、会员制商业模式、数据变现模式、免费增值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模式、非绑定式商业模式、试用商业模式、长尾式商业模式、众筹商业模式以及多边平台商业模式等,这些商业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对会计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①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如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等;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如财务共享平台、云会计工作模式、会计信息处理模式等;③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如职业判断能力、“业财融合”能力、会计人员提质转型能力等。

总之,新技术、商业新模式对会计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但归根结底,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思维、会计逻辑,从而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二、提升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一)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内涵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会计类人员为什么需要职业判断?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涵是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经济纠纷而不得不打官司时,或许首先想到的就是请一名好的律师。这里所说的好律师是指律师的水平高,而律师水平的高低正是衡量其职业判断能力优劣的根本。为什么水平高的律师往往能打赢官司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经济事项具有不确定性。

在理论上,我们把经济事项分为三种:①结构化事项。所谓结构化事项是指完全重复的有章可循的经济事项,如常规性的经济业务。解决该类问题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专业判断。②半结构化事项。半结构化事项是指介于结构化事项和非结构化事项之间的经济事项,它有一定的重复和界定,一般来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解决该类问题需要一定的专业判断。③非结构化事项。非结构化事项是一种全新的完全没有重复或界定的经济事项,它极少甚至完全没有规律可循。解决该类问题需要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按照经济业务的确定程度,我们把经济业务分为确定的业务和非确定的业务两大类。当然,我们还可以对非确定的业务进行细分,如:基本确定、低度不确定、中度不确定和高度不确定等。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越强,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就越高,失误的风险也就越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了会计类人员应该有自己的职业判断,也知道了它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它真正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目前,对于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国内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描述,虽然表述上各有千秋,但大同小异,并无实质性差异。概括来说,会计职业判断就是指会计从业人员面临不确定的经济事项时,在会计法律、法规、原理、原则等约束范围内,根据经济组织实体的现实环境和未来环境,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非确定性经济业务事项所做出的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二)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其专业素质高低的根本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正确与否。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而且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有着较深的了解,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强会计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以往有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之间的界定不严格。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因课程体系设置而导致的课程内容重复问题,如理论上将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为“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从形式上看似规范,但实际上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难以把握,往往导致重复或遗漏,难以自成规范体系;第二,课程划定过程中导致的课程内容重复问题,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短期决策等方面内容的重复,“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在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内容的重复。

(2)创新知识传授的效果评价程度不够,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目前,会计学课程的知识传授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很少去阐述或启发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面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如何做出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缘于此,评价知识传授的效果就不得不采用课堂内110分钟的封闭式考试方式,而且,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极少,有的甚至全部是理论方面的内容。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50.7%的受教育者希望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以理论知识考核为辅;38.7%的受教育者赞同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以实际操作考核为辅。也就是说,受教育者非常重视和渴望会计实际操作知识的获取。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无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拘一格地创新知识传授的效果评价方式。

(3)教学班人数偏多。高校转轨为大众化教育后,教学班人数普遍增加,有的教学班甚至多达300人。但从教学规律出发,对于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每个教学班人数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范围。我们对全国部分高校学生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学班人数应在30人以下的占49.8%,在30~60人的占45.5%,60~90人的占3.2%,90人以上的仅占1.5%。如果从学校和受教育者两方面要求综合考虑的话,我们认为,教学班人数的最佳范围为30~60人。

(4)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因人设课和因需设课两个方面,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此,只想谈谈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改革方面不遵循教育规律,往往是简单地增加课程,市场需要什么,就相应设置什么课程,纯粹是短期行为,缺乏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如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问题。这几年来,全球特别是美国连续发生惊动世界的会计诚信严重缺失事件,对此,我国会计界相当重视,纷纷要求以多种方式加强会计诚信,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国内许多高校先后增开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或增加已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对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问题,通过我们的调查,66.6%的学生赞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放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就是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增设或学时的增加没能尊重多数受教育者的意愿而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达不到预期效果。

(5)在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上创新不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会计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变化且越来越规范化。会计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相关教材的选用、编写与修改等方面都应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在教材的选用上,一些院校倾向于选用国外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认为这样做可以加快和国际接轨。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完全接受双语教学的占22.3%、可以接受的占63.2%,两者相加占85.5%。因此,我们认为,这一做法反映了受教育者的心声,值得提倡。有一些院校选用的是面向21世纪教材或注册会计师教材,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赞同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的占34.3%、赞同选用注册会计师教材的占47.3%,两者相加占81.6%,这一做法尊重了受教育者的意愿,应继续发扬。而问题就在于,很多院校选用了自编教材且相互照搬,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系统的思路与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不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中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融合,过分地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人为地割裂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这不但影响了会计类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也影响了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因此,高校会计类专业亟待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行培养模式,使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能够更好且更贴近社会需要。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会计类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改革高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就其课程体系的改革来说,它包含公共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对于第一部分涉及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对于第二部分的建设与改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平台着手:①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学科的基础课程,为学科服务,属于学科形成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②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学科专业课程平台为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学科的立业之本。③特色性课程平台。特色性课程平台主要是为体现学校和学科特色而设立的课程平台。④国际化课程平台。国际化课程平台是致力于学科专业与国际接轨而设置的课程平台。⑤实践性课程平台。实践性课程平台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平台。⑥专题性课程平台。专题性课程平台是为使学生及时了解会计政策及制度的变化、强化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平台。

以上六个平台的建设与改革,其着眼点在于提升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考虑把⑤和⑥部分内容在“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

四、“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培养模式是提升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培养模式的沿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而校地合作是指高校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一种合作形式。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开放式办学模式,目的是处理好学校的生存、发展与区域内政府、相关单位的关系,从而为学校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早在186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就已开始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为地方发展服务,成为高校与社会结合的先驱。目前,高校与区域内政府有机结合,提高教育、科研和生产水平等,已成为世界潮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将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了半工半读模式。但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院校和地方合作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这种合作的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层面:

(1)区域内地方政府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国家教育管理权限开始进行调整和下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地方为主的新格局逐渐形成,高校的部分管理权从教育部下放到地方,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清晰。为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政府需要高校的科研技术、科技创新力量和人才培养等服务地方,因此,地方政府需要与高等学校加强合作,以加快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2)高校方面。高校与地方的合作,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高校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求生存谋发展成为各个高校的共同目标。特别是在经济上,政府拨款已经不能满足各高校的需求,学校只能转向地方寻求支持,这包括地方政府和以企业为代表的其他社会经济来源。而要得到地方的支持,就必须为地方服务,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这种合作既为高校的总体发展、学科建设等确定了方向,也为高校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其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

(3)企业(公司)方面。长期以来,科研、生产分离运行的体制性障碍,造成技术供需脱节,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企业希望与高校“联姻”,借助高校的科技力量,实现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型,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目前,四川省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形式多样,既有整体合作,也有项目合作,各具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形式:

(1)全面合作模式。所谓的全面合作模式是指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从人才培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咨询培训、智力服务、合作办学各方面参与地方建设,逐步建立双赢互利、长期稳定的校地全面合作、校企全面合作的关系。

(2)联合办学模式。这种情况一般是高校与地方联合办学,利用高校的办学力量为政府和企业培养各层次人才。

(3)城市及区域规划。高校受地方政府的委托,为其进行城市及区域规划。

(4)校企合作。这是指由地方政府作为中介、高校和企业联合进行科学技术合作和研发,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合作形式。

(5)兴办大学园区或大学城。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兴建大学园区或大学城,吸引或要求高校参与。

(6)其他方式。这包括了各式各样的其他校地项目合作方式。

(二)创新“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培养模式,提升会计类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如何创新“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培养模式,提升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受到不同地区、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环境等影响,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因此,基于提升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如何创新“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培养模式,我们无法寄希望于一种万能的对策,但我们必须了解高校、政府和企业等方面各自的性质与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和分工,整合高校内部资源并理清其外部关系,建立出适合会计类专业人才的“产教融合、校地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①抓住一个核心,即以提升会计类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建设为核心。②紧紧依靠三种力量,即依靠区域内政府各职能部门、区域内企业(公司)、区域内相关中介机构的力量。任何经济实体组织和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类人员,高校的会计类人员既可以到区域内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顶岗实习,也可以到区域内企业(公司)顶岗实习,还可以到区域内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顶岗实习。因此,需紧紧依靠这三种力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过程共管,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确定职业标准、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质量考核体系,让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③着力推进三大建设,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产教融合、校地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其次,在牢牢把握好上述三个主要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处理和协调好“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新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机制、培养途径、培养效果的测评等。根据国家关于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地方高等院校必须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率。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和区域内政府、企业为主导的“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地方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用适合的培养模式,去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竭尽全力地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以高校和区域内政府、企业为主导是指按照区域内政府、企业的自身规律要求研究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要求高校做到专业设置与政府及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学校可成立由区域内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及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会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学校会计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的发展,引导学校拓展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2)以注重实验实训作为“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地方高等院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但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注重实验实训作为“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口。

(3)以产学合作、顶岗实习作为“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产学合作顾名思义就是生产与学习相结合,其主体是学生,核心是教育,关键是结合。以产学合作、顶岗实习作为“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的主要好处在于:一是学生就业有针对性,有助于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缩短了就业链条,节约就业成本,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二是用人单位能找到真正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解决了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往往需要较长适应期的问题。当然,产学合作、顶岗实习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较多地征求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的意见,但实施起来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自律。尤其是一些合作单位,单纯地把顶岗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个别学生甚至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

(4)以“注重质量、好用为上”作为“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的宗旨。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个评价尺度,一个是学校自己的评价尺度,另一个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自己的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较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社会评价则主要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同样不太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产教融合、校地一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中,对于其培养模式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时应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的标准就是注重质量、好用为上。开展由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学校、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通过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加强校企无缝对接等形式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发展,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根据“好用为上”的要求,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深化与地方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力求所培养的人才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能较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合明,等.“大智移云”技术驱动下会计类IES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