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从2014年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成立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法定数字货币这条路上探索。我国央行积极把握数字金融、数字经济发展大局,在全球金融经济数字化转型之际,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全球数字货币、数字经济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数字人民币是稳妥的,所以需要时间。

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并不因为其发行、流通技术发生改变而产生法律性质的改变。但是由于科技的加持,数字人民币在流程、场景、体验等各个方面较之传统法定货币有所不同。货币体系是与金融体系、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一部分,稳妥是其第一要义,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数字人民币是否成功需要以人为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判这个新兴事物对于社会整体福祉的增进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贡献。

数字人民币是科技的,所以需要创新。

数字人民币的探索对货币体系创新和金融监管体系创新两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全球对于法定数字货币创新已经普遍认可。国际清算银行(BIS)技术顾问罗德尼·加勒特(Rodney Garratt)在2017年发表《央行加密货币》一文,文中首次提出的“货币之花”概念模型拓展了货币概念,数字货币是这一模型中最重要的部分。“货币之花”概念模型被广泛认可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年发布《数字货币的兴起》、世界经济论坛(WEF)2020年发布白皮书《央行数字货币决策者工具包》,为各国的法定数字货币设计提供指导与帮助。数字人民币是全球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的重要一环。

另一方面,在金融监管过程中,被监管的一方已经大规模使用了金融科技,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时也需要各种科技创新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是全球最重视科技力量的央行之一,在探索数字人民币的过程中不断引进高新技术、招聘科技人才,确保我国的数字人民币在监管科技竞争上能够始终处于前沿、统观全局,使数字人民币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智能手段,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数字人民币是大众的,所以需要教育。

数字人民币的起点是顶层设计,但其赛道是市场化的,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动员各类市场主体进行了数百万个场景创新试点,使得技术支持和商务模式越来越成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市场教育,即市场主体了解与接受数字人民币。但是市场主体只是跟随,而不是主动创新场景和应用,靠中国人民银行一己之力进行全面创新比较困难与缓慢。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消费者教育。在近八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地开展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但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的态度也一直起起落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有误解。由于文字符号上的联想,数字人民币与数字货币经常被混为一谈,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改革载体,其主角光环也照耀了各种数字货币,但是数字货币发展的诸多问题却不断影响着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干扰了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2017年以来,我国多部门联合两次发布数字货币交易禁令。

第二,国际社会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也影响了数字人民币在我国的推行。以2019年6月Facebook的Libra项目计划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数字货币计划相继遭遇失败,使主流金融系统和各类市场主体对数字货币乃至法定数字货币都采取了谨慎态度。

第三,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的反应较为平淡。数字人民币消费体验和应用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掘。例如:二维码支付让消费者不用再携带银行卡,良好的消费体验带来了市场的暴增。数字人民币也需要进一步发掘新智能、新功能,最重要的是让消费端能够主动接受。

数字人民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进,金融科研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我和作者景欣、赵竞竞都是大学校友,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是我们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方向。这个领域的实务发展非常快,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场景创新层出不穷。两位作者十分有耐心且全情投入,在这本书里对数字人民币进行了详尽介绍。这是金融科研工作者的公心,也是我对两位作者的钦佩之处。我非常荣幸能够获邀作序,谨以此序作为我们共同普及金融科技知识的一个开篇。

陈文君陈文君,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教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