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黄金交易还没有所谓的纸黄金,都是现货交易。
投资者一般都是委托各大银行开设账户购买现货黄金,然后把黄金存在银行。
当然,只要你出运费,也可以选择要实物黄金。
所以,李文武也用这批黄金作为抵押,想从汇丰银行贷出四千万港币。
银行虽然要控制风险的,但沈弼没有拒绝,痛快的批出了贷款。
因为黄金价格一直在涨,这笔贷款从风控的角度出发,没有任何问题。
对一般人来说抄黄金,就是一种对赌。
如果黄金行情下行,不仅会亏损本金,还会亏损一大笔手续费。
但是对于李文武来说,这就是赚钱好机会,天降财神。
虽然现在到处是赚钱的机会,但这样的天降财神机会也是十分难得,当然得好好把握住。
其实李文武也可以更激进,在打明牌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大开杠杠操作,收割更大的财富。
如果李文武真这么干,汇丰银行肯定不会再贷款给他。
因为汇丰会觉得风险不可控,银行不可能做陪钱的买卖。
其实,李文武利用黄金抵押贷款,这就是一种变相开杠杆。
李文武至于为什么在明知道黄金要涨的前提下,还是选择要现金,而不是购买黄金。
因为李文武也有自己的投资和理想要去追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追求自己心中所想就好。
李文武手中有了这么大一笔资金,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回调的地产市场。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文武开始了招聘模式,每天都会面试不同岗位的职员。
当然,偶尔也会和赵雅之开车上一次高速。
在刘德明、张大状的协助下,通过猎头公司,投资收购团队招聘了两男一女,一共3人的小团队。
主要目前活不多,主要盯住国际金价和地产市场,以及观察香江股市。
办公室招了文员4人,李文武同样任命了临时负责人张奋强。
同时,张奋强还是李文武的助理。
财务招了3人,负责处理公司的财务工作。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间名东方发展的小公司正式起航。
……
李家唐楼。
“老板早!”
“李生早!”
李文武自家的唐楼办公室里,已经有着十几个员工,他们纷纷向李文武打招呼。
“早,大家早!”
然后,李文武召集刘德明和张奋强开会。
片刻之后,只见刘德明和张奋强拿着工作笔记本进来,站在大班桌对面不座,表达对老板的尊重。
对于李文武来说,这完全没必要。
李文武喜欢务实,而不是务虚。
但这是七十年代中期,正好处在香江新旧交替之时,比较注重阶层。
香江的清朝法律才刚刚取消,注重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
“坐。”李文武挥了挥手,“今天叫你们进来,是交待一下近期的工作”。
两人见状,把笔记本赶快打开。
“今后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证券、地产为主。”
“首先,我准备投资戏院,成立一家电影院线,近期刘经理你要把目光投向独立戏院,看那些可以买入。”
戏院不只可以放电影,都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将来的升值不小。
而且又是优质的地皮储备,重建都可以建成一座小型大厦。
投资戏院也可以说是一种地产投资。
“好的,李生。”刘德明站起来回答应。
“还要留意那些大型屋邨开盘、大厦在出售……都需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这些都是我们地产部接下来需要买入资产。”李文武边说边示意刘德明坐下。
“张生这边作为办公室负责人,也要承担人事部门的职责,加大各部门招聘力量,
特别是证券投资部的组建要抓紧,争取早日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现在才有地产投资、财务、办公室三个部门,连简单的人事部门都没有。
现在的东方发展公司,可以说是十足的草台班子。
李文武又看了看两位手下大将,问道:“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没有。”两人点头答道。
“那就散会。”李文武见他们没有疑问,就直接宣布散会,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这就是新公司新气象!
等刘德明他们离开后,李文武走到自己办公室窗前,自言自语的道:
“地产活动暂时就收购戏院为主,只需要按部就班,开发物业肯定不会进入,只从事炒卖活动。”
脑子高速运转,可做的事情太多,但提前是资金量小,因为目前大头是抄底戏院物业。
戏院就是电影院,既然要组建自己院线,就得解决片源问题。
这都还好解决,现阶段香江有不少的独立制片人,而香江目前的院线只有三条。
而且实行的都是包底制,就是影片拿到院线上画,院线要保底收入多少钱。
如果影片票房不够院线的保底收入,制片方还得带钱补足。
香江电影,在一段时期内,代表了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先驱者。
在东南华人市场收获好评如潮,开启了华语电影史上国际新篇章,树立香江电影在东南亚的霸主地位,也是一代人的回忆。
在只有几百万人的香江,从60年代开始的,基本上每天都有新的电影杀青。
当时拍一部电影大约在五十万内投资,十天半月就可以拍一部,如同流水线作业一般。
但是由于香江地窄人少,自身市场的体量有一定局限性。
以及在包底制下,也严重影响了独立制人的激情,更加加速了香江电影的没落。
当然,也少不了好莱坞的强大资本冲击。
随之失去华语电影的中心地位。
既然自己想搞一家电影公司泡妞,自导自演会不会更爽?
想到自己一身蔡李佛拳功夫,把前世经典的功夫电影,都由自己来主演一遍?
李文武回忆一下,前世最有名的功夫电影,就数《少林寺》最出名。
李文武没有犹豫,拿起笔就开始回忆少林寺的故事情节。
一点一点的回忆,用笔一笔一笔记录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