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终于想通了,根本就不是王思礼在劝他,而且他自己需要对未来做出决断。
继续跟着安禄山,他已经完全没有活路。只有跟着晋王造反,就算晋王不反,也要逼着他造反。
这件事,宰相严庄的想法,或许与他相同。
做起来,应该并不算太困难。
值得一试。
崔乾佑有了决断之后,就开始为自己的性命考虑了。
“李将军,你带上王思礼,集合曳落河。我发布一条军令,调曳落河执行任务。这样,我们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潼关。”
李归仁纳闷的问道。
“潼关汉兵逃散,但尚有九万守军。要放弃他们吗?这个损失,也太大了吧?”
崔乾佑也很无奈。潼关守军虽多,但已经处于不了抽离的窘境。
之前严武到处屠杀降兵家属,潼关有四万大唐的降兵,人人惊慌。
任谁在家人遭难时,也无法无动于衷。
大批的降兵结伴逃走,要回去保护家人。这种情况,崔乾佑也没办法阻拦。
只有少数一些人,家人已经被杀的,要留在这里借大军,寻找屠灭龙武卫的机会。
加上胡兵,一共还有九万大军。
“他们不能走,否则李光弼咬上来,连我们都走不掉。”
李归仁也懂这个道理,大军贸然撤退,被人从后攻击,很容易就溃败,导致全军覆没。
可这是九万大军啊!
就这么抛弃在此地,对大燕的整体的战斗力,都会是重创!
“难道,真的一点也没有打赢的希望了吗?”
“我们可是有九万大军,粮食、兵器都不缺。为大将着,自古以来都还没有这种抛弃大军的先例!”
崔乾佑的思维,跟李归仁不同。李归仁是奚人,而崔乾佑是正统的汉人,拥有彻头彻尾的汉人思维。
“没用了!我们就算困守潼关,又有谁能来救?”
“你不放弃他们,结果就是我们都要陪葬。”
“反正这些胡兵,多半都是粟特人,并非你我族类!”
王思礼也在此时,适时劝道。
“粟特人多死点也是好事,今后对我们族人,也少点威慑。”
李归仁彻底没话了。
为将,不该这么做。可要是族群竞争的角度去考虑,这么做对己方族群有利。
罢了罢了,这乱世很难一统。以后可能要长期处于战乱当中。浑水摸鱼,也是应该的。
“那,撤吧。”
眼见说服了李归仁,那这事就再无阻碍。
崔乾佑骗八万大军,沿黄河狙击李光弼,留了一万人,驻守潼关。
让这些人帮忙顶着,崔乾佑则和李归仁,带着王思礼,率曳落河,直奔洛阳。
潼关双方交战的军队,没人知道,崔乾佑已经抛下潼关,逃了!
……
关前,高适正率军攻城。
为了减少士兵伤亡,高适不计代价,将所有弓弩,全都放在城下。
以箭矢,完全压制城头守军。
给攻城士兵,创造机会。
看到城头这么轻易的,就被压制。高适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杨相,城中守军不多。而且士兵调配,感觉也不是很及时。难道,他们是在故意示敌以虚,在城里布置了陷阱?”
杨天真仔细观察了一下城头,然后摇摇头说。
“不像。”
“他们所有的兵,都被摆在了城头,并无预备队。该不会崔乾佑这小子,偷偷跑了吧?”
高适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虽然他对杨相,并没有什么意见。可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会像杨相一样,也能抛弃大军?
绝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人!
“杨相,这个推测太离谱了吧?我宁可相信是陷阱,让手下士兵谨慎一些。”
杨天真也不争辩,争这个玩意毫无意义。
“随便吧。你快看李嗣业,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猛将!”
高适跟着望去。
只见李嗣业,已经攀上了城头。陌刀抡开,如入无人之境。
几十个人压过来,试图清理掉这个钉子。
可是,团团围过来的厚重人墙,居然被李嗣业一个人一把刀,如镰刀下的稻草,一片片割倒。
李嗣业,一人顶百人。硬生生在城头上,砍出了几丈宽的无人区。
先登营士兵,身披重甲,跟着李嗣业,在城头上逐渐扩大占领区。
敌人眼见再也抵挡不住,心防崩溃,整个城防也就随之而崩溃了。
潼关,破!
高适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就算李嗣业勇猛,敌人也不应该崩溃的这么快吧。
难道,崔乾佑真的抛弃了大军?
高适没忍住,看了杨相一眼。
这个男人是不是有毒?崔乾佑也学会了抛弃大军,是不是被他传染的?
潼关一破,小小城池,很快就被全部占领。
黄河岸边,正狙击李光弼的八万大军。忽然发现潼关的城头,换成了大唐的旗子,顿时也崩溃了。
见机快的,四散奔逃。
反应慢的,全都被李光弼大军,切断了退路。被围堵在潼关城下,无路可退。
杨相自然不肯把这个机会,白白让给李光弼。
叫来李锡、严武、李光弼,让他们赶紧出去招降,不要把降兵留给李光弼。
这做法,又让高适看不懂了。
“杨相,这些都是胡兵,招降以后,敢放心用吗?”
高适这话还是客气的,没说出那句话。连手下汉人兵,都往死了坑,怎么反而要留这些胡人?
杨天真望着巍峨的潼关城墙,听着城上巨钟敲响,声音涤荡心灵。
悠悠说道。
“高适,你有没有听说过文化优势?”
啥?
高适也读过不少书,可完全就听不明白,杨相在说什么?
只能惭愧的说。
“末将不知。”
此时的杨天真,很平静,很温和,淡淡说道。
“胡人仰望汉人,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视角。”
“这,就是文化优势。”
“可粟特人,契丹人,回纥人,一向都瞧不起吐蕃蛮人。他们相对吐蕃,也有一定的文化优势。不过不太明显罢了。”
“这些胡人降兵,如果拿来对付吐蕃。因为文化优势的存在,就绝不会投降!”
高适听的目瞪口呆。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以前征讨吐蕃,也用过很多胡兵胡将,个个都是功勋彪炳,宁死不降。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种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