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李光弼

高适忽然又想起来一个情况。

“杨相,之前哥舒翰将军统军二十万,这些人大部分都投降了叛军。而且在哥舒翰将军不愿投降的情况下,绑了他送给叛军。最终,哥舒翰是无奈才投降的。”

“这些人,他们的文化优势呢?”

确实,从安禄山叛乱以来,大批的汉人望风而降。一点也没有具备文化优势的样子。

这些也不是个例,而且一种普遍现象。

只不过,在唐军收复失地之后,那些人又会很快倒戈,再次背叛安禄山。

杨天真也很清楚那些人的心理状态。

“文化优势还在的,只是他们浅薄的自我贬低,感受不到了而已。他们或是对朝廷失望,或是贪生怕死,或是仰慕胡人骑射奔腾的自由。”

“但,投降过去之后,固有的汉文化思维,却无法融入胡人。最终还是会发生冲突矛盾,迫使他们不得不再投降回来。”

高适理解了,但不接受。

愤愤地哼了一声。

“哼,这些墙头草,要他们做甚?”

说到这,杨天真就不再解释了。

二次投降回来的人,也要看有没有价值?战争的目的,是资源再分配,必然是要夺走一些人的田地财产,分给那些拼死保卫国家的人!

这才是公平!

说着话,杨天真和高适,已经进入潼关城。登上城头,向东边看去,一大片黑压压的降兵!

这还要多亏崔乾佑和李归仁弃城逃走,让这些胡兵没了斗志。否则要收服这些人,还要多花不少力气。

李光弼的大军还在陆续渡河,远远能看到黄河上面,很多来往穿梭的小船。

不愧是名将,一边组织渡河,一边还用无数鹿角,封死叛军的路。毫不松懈的,死死盯着他们。

杨天真看到,李光弼也派出人,去收缴这些降兵的武器,准备捆绑成串,进行整编。

当然不能便宜了李光弼!

“高适,你让你的人,给那些降兵开出好一点的条件。每周吃一次肉,每月还有二钱饷银,做满一年还给发一口铁锅!”

“务必要让这些胡兵,全都抢着投降我们这边!”

条件不算优厚,但这是当兵的待遇。

这些胡兵要是投降李光弼,作为俘虏,除了管饭之外,什么都不会有。

如何选择,那还用说吗?

高适也知道,杨相非常的有钱。

自从接替了李林甫成为宰相,就开始了大肆敛财。

柜坊原是户部开设在各地,为了方便商人贸易,解决大批铜钱转运的困难的。是朝廷的服务型产业。

可是让杨相,统统收归个人名下,成了他敛财的工具。

杨相,是真正的天下首富。

比有钱的话,李光弼应该不会那么自不量力。

“杨相,我一直以为,您敛财是为了个人享受。如今才明白,杨相竟是如此的大公无私!”

“我错怪杨相了!”

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但杨天真懒得解释了,摆摆手让他去干活。

人的地位不同,所思所虑就会不同。所肩负的责任,也会不同。

对杨天真而言,他的私事,很多时候跟公事都是重合在一起的。

说是为公事花私款,但这些兵拿了谁的钱,心里会记谁的好。所以士兵听话,很多时候是因为私人情感,也不完全是公事公办。

上位者,公私融为一体,这是必然。

非要强行分个清楚,那就只能是尸位素餐,做不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了。

城下。

投降的胡兵,稍稍有些骚动。一群一群的,都向潼关城下涌过来。

果然,杨天真开出的条件,让降兵产生了强烈的选择动力。

李光弼那边都懵了,还有这样抢降兵的?

辛辛苦苦千里奔袭,过来打了一场惨烈的渡河之战。

到头来,城被人抢先占了不说,连降兵都不打算给他留。

这一仗,他是一点好处也捞不着啊!

李光弼愤怒地一甩披风,大步走向潼关城头。

对这个杨天真,他早就一肚子不满。今天倒要看看,究竟是何许人物?

城头上,李光弼时隔一年,再次见到了杨相。

感觉与去年的印象,有所不同。

杨天真很热情,开口就喊了一声。

“老丈人!一路辛苦!”

李光弼银牙紧咬,恨不能上去给他一拳。

但这是在军中,要讲上下尊卑。

就算再不爽,也得主动向宰相大人行礼。

“末将见过杨相!”

“末将奉圣旨,回军攻打潼关,以解长安之危。杨相却把全部的好处,都抢先占了,这不合适吧?”

杨天真既然做都做了,又岂会怕人说?

名将老丈人,目前还不能算自己人。对付他,当然要多方钳制,才有可能收服。

要是一上来就大礼送不停,最后唯一的结果,就是成为舔狗。给老丈人毛病惯出来,就会被人拿捏。

“老丈人这就见外了。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解救长安之困,当然要不遗余力。我早一步成功,长安就早一分脱离危险。”

“又岂能因为谦让,就坏了国家大事?”

李光弼气得直哼哼,但又挑不出毛病。

尽管觉得杨相在强词夺理,可是却不知道要如何反驳?

只能肉痛地看向城下八万降兵,咬牙切齿的问道。

“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处置?他们多为粟特人,其心并不坚固,随时可能再反!”

杨天真笑嘻嘻说道。

“多谢老丈人提点。这些人,我会派去凤翔,准备抵御吐蕃大军。”

虽然语气轻佻,可说出的事,却是正经的不能再正经的正经事。

李光弼从杨相的话中,嗅到了危机。

“你的意思,太子挡不住吐蕃人?”

“太子以广平王之女,与回纥联姻。又调回大将仆固怀恩,怎会挡不住吐蕃人?”

李光弼不但不信,甚至还动了怒气。认为杨相因为和太子有私怨,故意在贬低诅咒太子。

杨天真一点也不在乎李光弼怎么看?反正太子挡不住吐蕃,这将会成为事实。

史书上记载了,原因就是关键时刻,回纥人突然倒戈。

大唐吃过这样的亏,数不胜数,可依然还是得重用胡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说别人,就说面前站着的李光弼,比郭子仪还能打,当之无愧的当世第一名将。他就是契丹人。

实在没办法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不过,杨天真不会直说。他要利用这种信息差,跟李光弼打一个赌。

借此彻底收服这个名将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