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袁可立

看到袁可立的名字,朱有教瞬间就愣住了。

短暂的失神。

袁可立,一个眼光如同鹰隼一般犀利、谋略如同广阔的大海一样深不可测的男人。

一个在登莱巡抚的任上,给后金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却又偏偏对他无可奈何的人。

一个清朝人修《明史》,都不敢给他立传的人。

乾隆四十二年,清廷下令封杀两个人的事迹。一个是记录袁可立事迹的《节寰袁公行状》。另一个是记录宋朝名将岳飞的《岳鄂王精忠祠记》。

相距五百年的两位抗金名臣,在此享受了同等的待遇。

朱有教没想到董其昌竟然和袁可立会有如此的交情,在董其昌有心协助朱有教、为清楚阉党出一份力的时候,董其昌第一个想到的可以信赖、依靠的人选,是袁可立。

在朱有教回过神来的时候,董其昌已经再一次把毛笔轻松地抹了过去。

袁可立三个字被墨汁晕开,最后变成了天上飞着的一只雄鹰。

“陛下,臣画的这只雄鹰……还算形神兼备吧?”

董其昌看到了朱有教的失神,不失时机地追问了一句。

朱有教点点头,说道:“果然是当世书画大家!”

“这只鹰看起来栩栩如生,朕若是能够得到这只鹰,以后每天一起出去打猎,也算是不枉了!”

魏忠贤插嘴说道:“皇爷说笑了。”

“皇爷乃是万金之躯,外出打猎是危险事儿,老鹰也是猛禽。”

“皇爷在宫中还是安全一些。如果想要吃野味,奴婢让人出去采买就行了!”

朱有教笑了笑,没有说话。

董其昌默默地画完了这幅画,又题上了两句诗“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随后,董其昌做戏做全套,又题写了两幅楹联。

等到晾干之后,魏忠贤把这些书画都交给身边的小太监,吩咐他们把这些都给装裱起来,等回头挂起来。

这边董其昌还要多摸索一些情报,但是魏忠贤始终没有给机会。

董其昌临走时看了看朱有教。

朱有教脸上依旧是礼节性的笑容,但是眼珠子却微不可查地往旁边闪了闪。

董其昌知道皇帝还会找机会联络他,所以放心地出了宫。

宫门口处,朱由检已经坐在马车里面等的心急如焚了。

一见到董其昌出来,朱由检就赶紧请上马车。

马车迅速向着信王府的方向,绝尘而去。

“董公,事情如何了?”

刚进去信王府,朱由检就屏退了左右,急不可耐地问道。

董其昌定定地出了一会儿神,把整个过程都在脑海里面先给整理了一遍。

然后董其昌叹了一口气:“陛下果然是被那魏珰给胁迫了!”

“只看那弘德殿的情况就可以知道,陛下身边的所有宫女、太监,全都是魏珰的人。”

“就连陛下要给老臣赐座、看茶,小太监也是先问魏珰的意见!”

朱由检怒气上头,狠狠地一巴掌拍在身边的栏杆上。

“魏忠贤可恨!阉党误国!”

“本王恨不得现在就联络朝臣,一起杀进宫去!”

董其昌赶紧阻止说道:“王爷不要着急。老臣已经跟陛下交换了消息了。”

“陛下如今正在隐忍,以待时机。王爷就算要解救陛下,也要先以陛下的人身安危为首要。”

“魏珰如此猖狂,就是知道我们会投鼠忌器。如果王爷真的带人闯进宫去的话,只怕魏珰狗急跳墙,再来个鱼死网破……”

朱由检冷静了下来,恨恨地说道:“魏珰现在手里握有京营和九门的兵权,在宫中还有几千人的净军在日日操练不停。”

“要解救皇兄,确实要防止魏珰狗急跳墙!”

朱由检又看向了董其昌:“既然董公和皇兄交换了消息,那么皇兄有什么指示没有?”

董其昌说道:“老臣询问陛下情况,陛下说他如今正在布局阶段,还没有到收网之时。”

“但是陛下需要一个军师,帮他在宫外排兵布阵,到时候可以里应外合。”

“老臣已经推荐了老臣自己的至交好友,袁可立老兄了!”

朱由检也是大喜:“节寰公的能耐,那可是公认的谋略过人、腹有百万甲兵的大才。”

“皇兄可曾答应了吗?”

董其昌捋着胡子笑道:“陛下当时就答应了。”

“殿下,请先让老臣修书一封,送往河南归德府睢州我那老友的家里去。”

“这个节寰兄,虽然现在归隐农田,但是我却知道,他可是一个时时刻刻准备出来大干一场的人!”

朱由检又问道:“那么等到节寰公来了之后,我们该怎么联络皇兄呢?”

“要不我还让徐应元出面去见驾?”

董其昌笑道:“殿下不要着急。陛下看起来胸有成竹。只等节寰兄秘密来到信王府,将来静等陛下的消息就可以了。”

“总是派徐应元出面,魏珰面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会有所嫉恨,反而有可能会坏了大事!”

朱由检说道:”董公说的极是!”

“既然如此,那就请董公赶紧修书一封,本王差遣得力人手去把书信加急送往归德府!”

董其昌也是干脆利落,二话不说来到朱由检的书房,马上就写了一封书信。

朱由检交给心腹之人,趁着夜色快马加鞭地赶往归德府。

董其昌和袁可立相识已久。

虽然董其昌要比袁可立大上几岁,二人一个上海人,一个河南人。

但是两人却同时拜入了同一个老师的门下,就是万历初期的礼部尚书陆树声。

两人是同窗好友。

到了万历十七年的己丑科会试,两人又同时考上了进士。

这就是同年之谊了。

再然后,两人一同做了大明朝的官员,为大明朝效力。万历中期,两人一同遭到贬黜。泰昌时期,两人又一同起复。

二人的良好关系一直维持到死。董其昌虽然年纪大,但是面对袁可立总是自称“弟”,而称呼袁可立为兄。

被清廷禁毁的那一篇《节寰袁公行状》,就是董其昌的作品。

有董其昌出面,袁可立必定会来。

有袁可立出手,朱有教和朱由检都有了更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