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后生可畏
- 人生如逆旅:魏晋名士的风度与精神
- 萧华荣
- 1408字
- 2024-03-29 18:06:22
进入正始以后,曹爽一伙和司马懿一伙,一个“热”,一个“冷”,一个炙手可热,一个冷眼旁观,倒也暂时相安无事。于是岁月就像平地上的河水,静静流着,流着,没有惊涛,也没有喧豗。
过去曹叡时代被压抑的清谈玄学却像冬后的春草,滋生蔓延开来。名士们凑到一起,便会热衷于探讨与论辩“三玄”及相关的理论问题,有时彼此会心而笑,有时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小型的学术讨论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确切时间的最早的一次正始清谈,是在何晏和王弼之间进行的。
那是一个春天的上午,何晏在家里与几位谈客已经清谈很长时间了。探讨的题目现在不得而知,只知道已探讨得十分深入,几乎无法再深。正在这时,王弼前来拜访。
读者大概还记得,在本书开头所引的袁宏《名士传》中,王弼被列为正始名士的第三名即最后一名,这也许因为他太年轻或政治地位低下的缘故。其实论清谈玄学自身,论他的玄学水平和在玄学史上的贡献,他都应排在第一位,不仅在夏侯玄之上,也在何晏之上。不过他确实太年轻,何晏是最近才听到他的大名的,说是京城洛阳的两个名门望族,一下子各自出了一位聪明绝伦的天才少年,一个是钟会,另一个就是他。二人齐名,却又各有所长。在多才多艺和精明能干方面他虽不及钟会,玄学思想的渊博深湛却要高出一头,这是钟会本人也承认和佩服的。也许是职务使然,何晏爱才,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个后生,现在他来了,真是喜出望外,立即“倒履出户迎之”。“倒履”者,把鞋子都穿倒了,这当然是夸张,形容何晏那热切的心情。
对此事的时间,《世说新语·文学》篇记得很明确,说当时“王弼未弱冠”。“弱冠”指二十岁,“未弱冠”就是十九岁。那么推算起来,这一年是正始五年(244年),何晏已经五十五岁,也许比王弼父亲年龄还大。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倒履”迎接一位大孩子;一位身为吏部尚书的朝廷高官,“倒履”迎接一位“白丁”,这只能说明他礼贤下士,尊重学术。
何晏迎来的是春天,是青春的气息。王弼那年青的脸,像窗外庭院里刚刚绽发的柳芽,流溢着鲜嫩与稚气。但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又充满自信与智慧。他说不上怎么标致,却显得很有灵气。待他坐定,何晏便向他复述了刚才所论辩的问题(当时称为“理”)和论辩的深度,然后问:“这个理,我以为已经探讨到底了,你还能提出什么诘难吗?”
原来清谈常常分为主客双方,先由“主”陈述问题或原理,叫作“叙理”,然后由“客”进行诘难,再由主答辩,叫作“一番”。每经这么“一番”,便把问题向纵深推进了一步,所以能够发难,提出问题,是清谈走向深入的关键,需要水平。
王弼听罢,略一沉思,便“作难”了,从一个新角度,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何晏等人不禁心头一动,眼前一亮,有一种更上层楼之感,这是他们没有想到,也无法回答的。于是王弼便“自为客主数番”,即自问自答,并且搞了好几个来回,把这个“理”推深了好几层。谈客们都心服口服,何晏更是感慨道:“这孩子果然名不虚传!孔子说后生可畏,我今天才懂得了这句话!”
于是这一老一小,从此结为忘年之交,常在一起清谈。既然二人在当时都是大师级人物,所以也往往难分伯仲。一般说来,何晏口才好,辞藻丰赡,语调浏亮,更以辞胜;王弼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朴实自然,更以理胜。如果说何晏更能屈人之口,则王弼更能服人之心,因而人们认为他略胜一筹。
何晏还在任吏部尚书。他觉得王弼是个人才,人才难得,很想把他提拔到适当的职位,但又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说他年龄尚轻,来日方长,另寻时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