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蝉脱(3)

  • 撞妖记
  • 绾紫彤
  • 2123字
  • 2024-03-27 19:44:12

陆九渊的这个妹妹是捡来的。

八年前,陆九渊的爹娘去锦州会朋友,与现在一样,他们也是乘船而行。那是个极其普通的日子,河面略有微风,风拂过船帆,发出独有的声音。

陆九渊的爹娘站在船头上说话,只听得“扑通”一声,有人从船上跳进了水里,紧跟着是一个慌慌张张的声音:“拦着!快拦着!有人要寻死!”

那人的话说的慢了些,等大家伙儿反应过来,跳进河里的那人早就不见了影子,河面上浮着一只破旧的包袱,包袱散开了,一些碎屑从包袱底下钻了出来。那是晒干的窝窝头,是将大量的野菜剁碎掺入少量的黑面做成的。晒干是为了节省空间,减轻分量,同时也是为了难以下咽。

穷人家,出门在外,吃喝都得省。带着这种难以下咽的干窝头,往往能多吃两顿。

种种迹象表明,方才跳河那人是个穷得不能再穷的穷人,他跳河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他穷怕了,亦或者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儿不想活了。

陆九渊的爹娘想救人,他们要求船夫停船,甚至愿意出钱请会水的船工下去捞人,可船工说那片水域下面有妖怪,就算他们下去了也没用。运气好,在下面空游一圈儿,运气不好,跟方才跳水的那个人一样,当了妖怪的点心。

说话间,大船已经开出老远,平静的河面上,只剩下那个破包袱还在船后的水面上漂浮着。看热闹的人都散了,船板上只剩下陆九渊的爹娘和方才喊着拦人的那位。

那位是个大夫,准确地说是个土郎中,他告诉陆九渊的爹娘,跳河的那位姓李,是跟他是住在同一个镇子上的老乡,此次出远门也是应了李兄的要求,而他之所以答应,是看他们父女两个可怜。

这李兄家里原本还可以,十八岁那年娶了妻子,婚后不到一年妻子便有了身孕,可生产的时候大出血,尽管稳婆拼尽了全力,她还是没能看一眼女儿就走了。那小女娃出生的时候还好,养到两岁左右突然得了怪病,不是高烧不退,就是昏睡不醒,把李兄急得是团团转。为了给女儿看病,他四处奔波,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给卖了。

这小女娃的病时好时坏,却也在李兄的照顾下活到了八岁。前不久,就在这小女娃过八岁生日的时候,她那怪病又犯了,且跟之前不同,是怎么叫都叫不醒的那种。李兄急得不行,经多方打听,知道锦州有位大夫擅长看疑难杂症,就求着土郎中跟他一起上锦州给孩子看病。

这给孩子看病的钱都是乡亲们凑的,那晓得上船之后被人给偷了,这李兄一时想不开就跳河了。

陆九渊的爹娘心疼这对儿父女的遭遇,提出去看看那孩子,土郎中就领着他们到了一个狭小的船舱里。这个船舱是用来堆放杂物的,船主人也是见小女孩儿可怜才让她暂时躺在这里的。

陆九渊是独生子,家中没有任何兄弟姊妹,他娘亲又是个心软之人,眼见着小姑娘躺在地上可怜的不行,当即就跟丈夫商量,要把自己的船舱让出来。这船上有小舱和大舱,大舱是很多人挤在一起的那种,没有床,不能睡,全都站着或者坐着。小舱是有床的,可供上船的客人临时休息。

小姑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方才跳河的那位。至于土郎中,巴不得这孩子有人照顾。就这么着,陆九渊的爹娘将小姑娘抱到了自己的船舱,而土郎中以自己不方便为由,留在了原来的船舱里。

商船是晚上靠岸的,小姑娘是被陆九渊的爹抱下去的,等他们去找土郎中的时候才发现那人不见了,而经过调查,盗走小姑娘治病钱的正是那个土郎中。

土郎中跑了,只留下了一封歪歪扭扭的信,信里只有一个名字,大概是那位能治疑难杂症的大夫的名字,而那位大夫,刚好他们的朋友认识。

“那位大夫怎么说?”柳韩山问陆九渊。

“没去看大夫,下船后不久她就醒了,得知生父跳河,她挣扎着从马车上跑下来,对着河的方向拜了几拜。我娘心疼她,又见她无依无靠的就认她做了干女儿,将她带回了陆家。她到陆家的时候八岁,这八年间,她几乎没再犯过病,与寻常的小姑娘一样。直到不久前,她又一次犯病,而我刚好陪着你姐姐到了京城,我爹娘便托我在京城打听,看看有没有能治这种病的大夫。”

“据我所知,这京城里的名医不少,却没有针对此症的。”柳韩山抿了口茶,冲淡喉咙里的酒味儿:“不过,我倒是可以为陆大哥推荐一人,这旁人治不了的病,她兴许能治。”

“何人?”

“我家夫人!”柳韩山看向南锦衣:“若是连我家夫人都看不好的病,这普天下的大夫怕是都看不了。当然,一人除外。”

“一人除外?那一人是谁?”

“我家夫人的师傅。”想到那位端木前辈的样子,柳韩山不由得摇头:“那位前辈是个怪人,虽然医术超群,却不轻易为人看病,即便陆大哥你能见到他也请不动他。故而才说连我家夫人都看不好的病,这普天下的大夫怕是都看不好了。”

“不知弟妹她……”

“都是一家人,陆大哥不必客气,只是令妹……”柳韩山犹豫了一下:“我乃是安平县令,不能离开安平太久,夫人倒是可以与陆大哥同行,但百草堂那边,也需要她回去处理一些事情。令妹那边,能等吗?”

“不用弟妹奔波,我让爹娘带妹妹过来。刚好,我也想让我爹娘见见玉儿。原是打算带玉儿回家的,可玉儿怕生,我怕贸然带她回去她有些不适应。在安平见面,兴许是最好的时机和方式。”

“我姐怕生?陆大哥你莫不是对我姐姐有什么误会?”

“有什么误会?你姐姐比你大不了两岁,在旁人眼中,她是早过了婚配之年的女子,是旁人眼中的女商人,是柳家的大小姐。可她在我眼里,是个心无城府,需要人保护的小姑娘,她有她的天真和可爱,也有她的脆弱和坚强。她不只是你的姐姐,她更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