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必须走出对西方哲学的依傍

中国哲学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中国哲学史的建设和中国哲学的建设。几乎在西方哲学传进中国的同时,人们就开始了中国哲学史的建设。因为,哲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我们能引进自然科学而不必也不应改变它,即所谓自然科学无国界;而哲学则有鲜明的西方色彩,它讨论世界和人生的问题,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哲学这门学科是与哲学史紧密结合着的,中国也有自己悠久的学术传统,它的内容涉及人文学科的各方面。这些情况是建设中国自己的哲学史的前提条件。

然而,无论是编写中国哲学史还是建设中国现代哲学,这两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甚至干脆说,它们是依傍着西方哲学而进行的。“依傍”这个词是蔡元培先生说的,曾经被当作正面的经验。今天,依傍的做法虽然受到批评,但我们很理解,在没有其他哲学观念的情况下建设中国哲学,除了依傍西方哲学的观念,又能怎么办呢?有谁已经提出了更新的哲学观念吗?至少是他们使我们走出了中国旧式学问的藩篱。设想如果我们至今仍然停留在治经中,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进步的局面。不过,正像依傍西方哲学是前辈的任务,在哲学观念变更的时代,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反思、检查,不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而已。

在最初写作中国哲学史的人中,影响最大的是胡适先生。他根据自己学习的西方哲学的观念和框架,从中国传统学术资料中整理出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后来又有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1931)。胡、冯二位先生所宗的西方哲学学统不同,他们写出的中国哲学史也各具特色。此外,还有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是按问题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叙述。这本书写成于1937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曾以讲义的形式刊印,1958 年正式出版以后才扩大了影响。以上这三部著作可以代表新中国成立前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水平。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出现了多部中国哲学史的教材和研究专著。大体上说,这一时期中国哲学史写作遵循的思想路线是,先是强调中国哲学史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后来又突出它是认识发展史或范畴发展史。由于人们对西方哲学认识的不同,其所依傍的情况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