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都是狐狸

上岸之后,李恽才发现,这清溪镇竟然颇为繁华,感觉竟然比两千年还要热闹。

镇子面积也不小,竟是比许多县城还大。

在镇上逛了一圈,用过饭食后李恽一行人上了船继续南下。

不过一个时辰一座雄伟的城池出现在李恽眼中。

与后世不同,如今的犍为县城并不在岷江东岸,而是在岷江西岸,马边河口。

“这犍为县城竟然如此雄伟,不愧是蜀南门户!”

李恽站在船头,望着犍为城不禁感叹。

这犍为城不但有高达三丈的夯土城墙,还有护城河围着。

马边河与岷江分别从城池南面和东面流过,作为天然屏障。

杨钊面带微笑道:“郎君有所不知,这犍为县城原本就是按照郡城的标准修筑的……”

李恽点了点头,“看来我这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啊!”

杨钊闻言却是欲言又止。

“怎么可是有什么问题?”李恽直言相询。

杨钊道:“犍为县什么都好,但却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县内汉番之争,第二个却是南诏!”

李恽闻言看向岸边自信的道:“圣人命我为犍为县令就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很快船就到了城东码头,因为商贸发达,是以码头也颇为繁忙。

因为李恽一行所乘坐的乃是官船,是以并没有排队,不过用了两刻多钟时间就靠岸了。

这时早有港口的小吏带着差役迎了上来。

“小人拜见郎君……不知郎君此行是?”

下吏客气的询问李恽等人的身份和目的。

说话间那小吏已经注意到了李恽腰上挂的银鱼袋。

“某是新任的犍为县令,这是吏部敕牒,告身!。”

李恽拿出自己的敕牒,告身递给那小吏。

那小吏核对过之后,躬身道:“下吏王进拜见明府!”

周围的差役也立即跟着上前拜见。

“拜见明府!”

这时船上的行李马匹等也已经从船上搬了下来。

王进这时上前道:“还请明府随下吏入城!”

李恽点了点头,“前头带路!”

众人翻身上马,跟着王进往城内而去。

犍为码头距离东门大约三、四里地,一行人不过用了一刻钟就到了城门口。

李恽发现,通往城门的道路上,汇聚着许多车马。

犍为虽然由郡降为县,但仍然是蜀南门户,也是蜀南的经济重镇,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商人小贩,将南诏、夜郎地区的各种货物通过犍为,运往成都,再由成都送到长安。

未几,一行人已然入了城,王进也热情的给李恽介绍着犍为城的情况。

犍为城也有两个市场,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城内贸易比较发达,不过从城中百姓的穿着打扮来看,似乎当地百姓在这繁荣的贸易之中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好处。

“明府这边请!”

到了一个路口,带着李恽等人却是拐向了北面。

又行了大约一里地,终于来到了犍为县衙。

唐朝县衙的布局具有严格的中轴线对称结构,整体布局严谨,与汉时一样,讲究官署建筑的威严和秩序。

县衙的外墙设有唯一出入口,位于中轴线正南方位,这个大门也称为“头门”,它不仅是一个门洞,而且是一座有屋顶的建筑物,形制受到法律和礼制的严格限制。

县衙的布局包括大门、仪门、宅门等组成部分。

大门是县衙的主要入口,通常设有门房,由皂隶把守,严禁闲杂人等出入。

仪门是进入大门后的第二道门,通常常年紧闭。宅门则是县衙内部的门户。

此外,《唐六典》等文献对各级官员府第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有明确规定,如厅堂的间数和架数等。这犍为县衙也是一样。

李恽等人到了县衙大门口时,县中的大小官吏都已经在门外迎接等候。

“下官裴皓/王忠/卢循拜见明府!”

县丞、主簿和县尉首先下拜。

“拜见明府!”

随后各房差役也跟着下拜。

“都起来吧,某初来乍到,今后还要多多仰仗诸位同僚!”

李恽裴皓、王忠、卢循三人说了一番客套话,随后方才众星捧月一般进了县衙。

或许是知道李恽背景深厚,三人很是配合的把县中各种情况都仔细的向李恽交待清楚。

“明府,因为县中已经久无县令,是以难免会有些错漏,还请明府多多体谅!”

交待完毕后裴皓恭谨的说道。

在来之前,李恽就打探过三人的背景,这裴皓出自河东裴氏,能力也不错,只可惜乃是庶出,是以如今虽然已经年近四十还只是从八品下的县丞。

王忠与卢循两人情况也差不多,两人分别出自太原王氏和范阳卢氏,同样也是庶出。

两人的品级也都只是从九品上,在犍为这样一个大县担任主簿和县尉,这个品级属于低配了,按理来说应该是正九品下才是。

交待完县中事务后,裴皓拱手道:“明府,下吏等在松鹤楼定了一桌席面为明府洗尘……”

李恽知道这都是官场惯例,是以当场就笑着答应了。

裴皓原本还有些担心,如今见李恽一口答应,当下也是松了一口气。

“明府旅途劳顿,下吏等就不打扰了……”

裴皓提出告辞之后,王忠与卢循两人也提出告辞。

从两人的动作表现来看,这两人显然一直以裴皓马首是瞻。

“郎君,这三人有些不对劲啊!”

三人走后杨钊当即压低声音提醒道。

李恽点了点头,“杨钊、张云还得麻烦你俩核对一下账目!”

杨钊与张云拱手道:“郎君放心,我等定然尽快完成!”

“辛苦了,李平这几日给兄弟们多加餐!”

“另外告诉大家伙,这几日提高些警惕!”

……

裴皓、王忠、卢循三人离开县衙之后,并没有分开,而是一起到了城西裴宅。

裴皓的宅子,并不大不过是一个两进的小宅院而已。

“裴公,这小县令看起来不好对付啊!”

王忠第一个说话了。

“是啊,裴公这县令与长安传来的消息明显不符啊!”

“裴公,你以为咱们今后该如何办,咱们都听你的!”

裴皓沉吟片刻道:“咱们且先观察一阵子,再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