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万民相送

抄家的进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众人一跳。

十几箱的金银珠宝,古董花瓶,绫罗绸缎,皮草人参。

就连书房的字画都是出自于名家之手,更别说仓库那些黄金白银,都没算上外头的田产,铺子,家中妻女的首饰一干杂物。

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曹家身处这小小的梁山县内,竟然能富得如此流油。

不少侍卫恨得咬了咬牙,身上的劲越发觉得大了不少,好几个边抄边感觉十分过瘾。

在他们看来这曹远满平日里没少霍霍了当地的百姓。

想来连孤儿寡母的钱都能昧下,什么钱不能赚,不然哪来这么大的府邸。

这一抄家难怪当地百姓人人叫好。

然而徐长瑞已经见怪不怪了,此前去儋州知府苏微的府邸抄家,他家的豪横程度尤甚于曹家,连府邸都比曹府要大上一倍。

在他看来,这些当地的官员不算那些臭鱼烂虾,随便拎一个出来,所拥有的家产都比徐长瑞这个勇毅侯府的还要多。

没办法,地方官看似官阶小,但在就任的一方水土上可是说一不二的。

这些人实权很大,只要与底下的商户勾结一番,敛财的能力远远胜过他们这些远在汴京的落魄勋贵。

不少落魄勋贵只是祖上盛过一阵子,如今空有一个爵位,若不受官家赏识,被冷落多年,那府上的亏空早就不止是一个窟窿那么简单了,没有钱财那权势也会一日不如一日。

而且即便身处于汴京此等繁华之地,但单论平日的生活质量来说,其实还不如这些小地方的小官家来的豪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伯爵侯爵门户的子弟会要找某些富庶的地方官户的女儿来结亲,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看重的便是她们的嫁妆。

如今的忠勤伯爵府,此前的宁远侯府都是如此。

他们勇毅侯府也不逢多让。

只是如今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了。

徐长瑞在心中微微松了口气,此次能跟着贺弘启巡查各地,证明官家如今已经将自家重新纳入汴京的中心圈中。

而且多亏了贺弘启,他如今又立了大功。

想必等他回汴京后,勇毅侯府落魄的景象能改善很多。

抄家抄的火热,曹家犯事的家属也一一被抓到了车上,等待衙役押到凉州。

不多时,抄家的收尾工作也就正式地结束了。

徐长瑞返回了大宅,他与贺弘启一合计,准备几日后的一早便悄悄地启程去扬州了。

毕竟此行是巡查各地,太过高调其实并不是好事。

这样也符合贺弘启和徐长瑞的风格。

像一阵风轻轻的来,再像一阵风不留痕迹地走。

但贺弘启知道以他和徐长瑞在此地的名声,如今想要低调地离开儋州恐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他只能寄托于路上不要太过热闹。

到了傍晚。

梁云水从玉石村赶来给贺弘启送药草。

此前贺弘启交代他上山找找有没有对应的药草,小梁山地属偏僻,药草倒是找到了几株。

梁云水便急急忙忙地给贺弘启送来了。

“多谢。”

贺弘启道谢,因为这出乎他的意料,梁云水找的不少药草都是此前他从未在汴京见过的,看得出来梁云水费了不少心。

想来这些药草,应该能炼一颗聚气丹。

这让贺弘启欣喜不已。

梁云水拱了拱手,惶恐地说道:“贺大人莫说这样的话,你救了我们全家人,又为我等伸冤,如今这点事不及您给我的一分。”

贺弘启笑道,撇开了这个话题,如今离别在即,他打算也给梁云水一个勉励。

“你文采斐然,那次万民书便写的不错,我想假以时日应是能金榜题名了。”

从这次小梁山银矿一案就能看得出来,梁云水能够不远万里去汴京告状,这样的心智未来必定能堪大任。

毕竟做学问之人,要的就是一颗持之永恒的心,如此看来,梁云水算是极有潜质之人。

再说,才华方面也算不错。

若是能够再精进一些,便能取得功名了。

这是个好苗子。

贺弘启想着日后收他当自己的门生也是不赖的,这才出此一言。

一听贺弘启说他有中榜的希望,梁云水连忙躬身谢道:“贺大人抬举小人了。”

贺弘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精益求精,若是下次春闱来汴京,可来贺府见我。”

梁云水受宠若惊,他自然懂得贺弘启的话语中的意味,急忙表忠心道:“若他日能金榜题名,定不忘大人之恩。”

他是知恩图报之人。

若不是贺弘启,他母亲如今还被关在牢里。

倘若日后成了新科进士,根据此次事件,进入仕途之后,他怎么都算是贺弘启的人。

贺弘启满意地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

几日后。

天刚蒙蒙亮。

公鸡刚刚打过鸣,贺弘启便从床上醒了,起身洗漱了一番,而楚三早就收拾好了行装。

贺弘启一到堂前,只见众人早已经整装待发,只等他贺弘启一人。

与汴京那时出城,贺弘启叮嘱的一样,众人都是穿着百姓的衣服。

一行人准备妥当,从侧门出去,低调地乘上马车,隐蔽着出城去。

一开始在梁山县城驰行时还算稳当,今日的城中人不多,街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

楚三与一名带刀侍卫在外头驾着马车,寻思着今日应当不会有什么差错。

他想着这样倒是符合公子和徐大人的心意,只是他的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太痛快,但他没敢在公子面前说出来。

若是自己胡说一番,恐怕要被公子敲打一顿。

谁知下一秒就狠狠地打了楚三的脸,他们从县城北门出来时,一番让人震撼的景象让楚三惊得都掉了下巴。

此时北门外的官道两旁,密密麻麻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乡民百姓。

楚三认出来了,站在最外头的是小梁山各村的村民们。

他见状连忙敲了敲马车上的帘门,向贺弘启禀报道:“公子,大事不好了。”

贺弘启正在车上打坐,被楚三打扰了一番,只好睁眼问了问:“何事如此着急?”

没等楚三回答他发生了什么情况,来往送行的百姓们很快便根据此前在公堂上的侍卫的面容,已经认出了这就是贺弘启一行人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