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序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在1864年写了奇妙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初稿,并于1865年改定出版。这部书当时就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读者的热烈欢迎。1871年,他又写了一部令人赞赏的作品《爱丽丝镜中历险记》,这部作品可以被视为《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续篇或姐妹篇,不过它又可以独立成篇。许多年来,它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刘易斯·卡罗尔于1832年生于英国柴郡达斯伯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他的母亲早亡,父亲是一位牧师,有兄弟姐妹11人,卡罗尔是长子。以一位牧师的收入,维持有十多口人的庞大家庭,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卡罗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有进取心,12岁便开始写作。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特别是数学考试获得第一名),获学士学位,留在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任教。除写了许多数学论文之外,还写了不少散文和打油诗,著名的诗集有《蛇鲨之猎》。由于孤寂的童年和艰难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他生性腼腆,患有口吃,不善与人交往。但是他十分喜爱儿童,跟孩子们在一起,他便感到自由自在,连说话也不结结巴巴了。

这部作品中写了爱丽丝的两个梦。在第一个梦中(《爱丽丝漫游奇境》),爱丽丝意外地掉进了兔子洞里,从此演绎出种种荒诞不经的故事。在第二个梦中(《爱丽丝镜中历险记》),爱丽丝则像隐身人那样穿过一面玻璃镜子,卡罗尔让爱丽丝在壁炉的灰烬里发现了会行动和会说话的棋子,再让她来到被树篱和溪流分隔得像一个大棋盘的土地上。这整篇稀奇古怪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个像硕大无朋的棋盘的山林水泽之中展开的。反正读者只要记住“爱丽丝是一个在梦中,在镜中世界里,在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棋盘上走动的小兵,最后变成王后”这样一个“事实”,就不会被这篇故事弄得晕头转向,仿佛自己也在做梦。这一切只有在神魂颠倒的梦境里才会出现,只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家才能描写出来。

一般来说,两部“爱丽丝”应该属于儿童文学,但是它们问世以来,读者不计其数,版本、译本也不知有多少,可见其读者并不限于少年儿童。就拿译者本人来说,我已年逾古稀,读来还是兴味盎然。因此,我翻译这部作品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哪一个年龄段的读者的接受程度,也没有删减很难翻译的诗句、对话,或者双关、俏皮之处。我只想尽可能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原貌。力所不及之处则用注解说明。我尽心竭力像开凿隧道那样一寸寸向前挪,等到终于凿通,感到喜悦的同时,也感到有些惶恐,不知自己的工作究竟做得怎样。请高明的读者,包括少年儿童朋友们,批评指正吧。

吴钧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