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经典力学
- 反贼头子开局,原来我是卧底
- 苏博雅
- 2046字
- 2024-05-08 16:15:12
马掌脑门上的汗珠涔涔滴落,急忙退后一步,态度鲜明的表达“我不认识他”。
一个领头的壮汉大踏步走到苏洵面前,此人身高两米,有常人两倍粗,居高临下的瞪着苏洵。
“你刚才说什么?”
苏洵笑了笑,道:“我说,你们这么授课,简直是误人子弟。”
壮汉狞笑道:“小子,你很狂啊!在这大晋国,不,即便放眼整座天下,也没有人敢这么说我们。”
苏洵指了指自己,“这不就有了?”
壮汉的巨手捏成拳头,咯吱作响,“你最好有能说这话的底气,否则,你会死的很难看。”
苏洵无所谓的摊了摊手。
壮汉走到铸造炉前,随手举起一个锤子,往苏洵眼前一丢。
“轰!!!”
好在他闪得快。看架势,这锤子少说有五百斤。
“我们匠人不喜欢废话,手底下见真章吧。你若是能打造出让我们服气的东西,这事儿就算了。”
苏洵摇了摇头,“我不懂铸造。”
壮汉先是愣了一下,冷笑道:“看来你是有意耍我们玩了。”
“我虽然不懂铸造,但我可以教你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妈的,原来是个疯子。”
壮汉左右看了看,“谁来认领一下,这是哪家的人?你们银翎卫也太不像话了,真是什么狗东西都敢往家里领啊!”
苏洵没有介意,而是直接走到了场地中间,朗声道:
“诸位,今天我要讲的是,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
一头白发的工部侍郎皱了皱眉。
“真是太放肆了。来人呐!”
正在这时,唐颖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后,只见她双手往老者脖子上一搭。
“阿翁,你就听他说说嘛。”
老者皱眉道:“小颖,这不是在家里,容不得你儿戏。”
唐颖面色郑重,坚定道:“我相信他。”
老者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挥退了护卫。
苏洵就这么在场中侃侃而谈。
工匠们的脸色先是由不屑转为认真,然后由认真转为郑重,郑重转为尊敬,尊敬化为狂热。
大厅内除了苏洵的讲述声,再没有任何杂音,甚至连呼吸声都被压到了最低。
那些过来接受培训的【蝎】部还好,只是认真听讲罢了。但那些老工匠们,则听的无比认真,甚至有人已经浑身颤抖,流下激动的泪水。
这些匠人奉行的都是经验主义,千锤百炼的手艺,每一个操作步骤都烂熟于心,但对于每一个操作细节背后的原理,认识就很粗浅了。
而苏洵所说的这些知识,无论是【惯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是【支点】、【动力臂】,这些东西在实践中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要诉诸于口,尤其是进行概念性的精炼与总结,就远远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了。
从古至今,冶炼技术向来都是言传身教,实践出真知。那些天分高、懂得举一反三的人还好,三五年就能成才;而那些略显愚笨的,很可能几十年都一事无成。
工部至今都没有一套正经的培训流程,更没有什么教科书。
而苏洵所说的,提纲挈领,是总纲性的知识阐述。虽说是基础,但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就好比练字时要先学横竖撇那,练武时要先扎马步一样,你可以说这个人人都会,但你不能说它们不重要。
工匠头目已经满脸通红,这些知识不仅对他们有极大帮助,尤其是对于培养新的学徒,会大大加快新人学徒的成长时间。
原本要靠经验摸索几十年的东西,现在一开始就能学到,这能少走多少弯路?
工匠头目抓住苏洵的手,激动地上下摇晃,道:“好小子,你天生就是咱们工部的人!走走走,咱们回家!”
正在此时,身着白袍的申亥不知什么时候到达了现场,他拦住工匠头目,道:“这可是我们银翎卫的人。”
工匠头目大怒,道:“放屁!这是天生的铸造天才,理应归我们工部!”
申亥摇头道:“没有这个规矩。”
说罢,他笑容和煦的看向苏洵,道:“从此往后,你就在我这里好好干。明天我就升你做百户。”
与之前王密画的大饼不同,申亥可是指挥使,权限范围更大,尤其是今天苏洵授课的内容,价值无可估量,以此升职顺理成章。
申亥一脸得意的看着工匠头领,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他每次去工部求人都受一肚子气,有了苏洵这个宝贝,从此倒转天罡,该轮到他们求咱们了!
工匠头领的级别不够,无法硬刚指挥使,只好求助的看向不远处的工部侍郎。
老者慢悠悠走了过来,拍了拍苏洵的肩膀,郑重道:“我替晋国,谢谢你了。”
说罢,拉着他就往外走。
申亥伸手阻拦,皱眉道:“侍郎大人,我已经说过了,他是我们银翎卫的人。”
老者双眼一瞪,大喝道:“放肆!”
从身上的蟒袍就可以看出来,他是王室的人,名为姬章,按辈分晋王都要叫他一声“叔”。
指挥使与工部侍郎都是正三品,论官职是平级,但尊卑摆在这里。尤其是【蝎】部的人长期求人家办事,气势上终究是弱了些。
姬章道:“此等人才,当然是要加入我们工部!这是国之大事,容不得你们胡闹!关于他的安排,我会在禀告尚书大人后决断,陛下那里我也会打招呼。”
姬章面容严肃的扫视在场众人,郑重道:“诸位,今天的事,一字一句都不能泄露出去,违者以叛国罪论处。相应的保密措施在我奏请陛下后,会让陆炳亲自下发。”
申亥一脸震惊。
【蝎】部的人终究不是职业匠人,只知道苏洵说的东西很有价值,但这个价值到底大到什么地步,他们就没有概念了。
现在看工部侍郎甚至要去惊动陛下,一个个的就都不说话了。
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所争执很正常,但还是那句话,凡事总有个度。
当一件事涉及到真正的国家利益时,所有人都必须劲儿往一处使。这个时候再搞些小动作,就属于是不识时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