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传:此心安处是吾乡
- 白凝
- 4550字
- 2024-05-07 18:44:03
第二节 时光自有安排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十分注重成家立业。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只有先成家,然后才能够去闯荡一番事业。
少年的心就像一个风筝,总是想飞得更高、看得更远,但风筝必须有一根绳子拴着,否则无论风筝飞得多高,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在现代社会观念里,两个人要先相爱然后才能结婚成家,但是在古代社会中,男婚女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苏轼和弟弟苏辙渐渐长大,除了考取功名这一个重大立业目标之外,也要找根“绳子”把他们拴起来。
在苏轼结婚之前,他在懵懂的少年时期,也曾经有过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对方是他的堂妹。
在古代文人的情感经历中,像苏轼一样喜欢上表妹堂妹的人似乎还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诗人陆游,他与唐琬的凄美爱情故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少男少女,那两阕令人心碎的《钗头凤》至今还刻在沈园的墙壁上。
苏轼还没有陆游那么幸运,表妹毕竟不是同姓,是可以结婚的。但堂妹是自己的血亲,这段感情的结局已经注定了心碎。
这位堂妹,是苏轼的二伯苏涣之女。苏轼的祖父去世,两人因为奔丧而在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两个人暗自萌生了情愫。
如果世界上真的爱了就能在一起,那么许多年后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发出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希冀,也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了。
堂妹最终嫁给了靖江一个名叫柳仲远的青年,苏轼后来路过靖江还曾经在堂妹家住了三个月。那时候苏轼已经三十七岁了,堂妹三十五岁并且已有了孩子。在这期间,苏轼写了几首十分耐人寻味的诗,其中一首为: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节选)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此诗之深情,丝毫不亚于陆游的《钗头凤》和《沈园二首》,“负花期”指的是堂妹已经年龄大了,“成阴结子”是说堂妹已经结婚生子,中间两联都是自伤之语,无限遗憾与无奈都在其中。最后两句以向樊迟学种花来比喻自己今后会珍惜机会和堂妹相见。
后来苏轼被四处贬谪,自然也没有机会“年年相见”。五十九岁的他流放在外,得知堂妹的死讯,还怀着沉痛的心情为堂妹写下了祭文,并表示自己“心如刀割”,归来路过靖江,拖着自己老病的身躯,坚持要给堂妹上坟。
堂妹就是苏轼心中的白月光和朱砂痣,白月光高高挂在天上,朱砂痣静静躺在胸口,这是遗憾所带来的美感。
最深刻的情感,不仅是美感那样简单。它是年深日久的陪伴,也是奔腾不息的真心。对苏轼来说,一生最爱是他的妻子。
苏轼成婚那年刚刚十八岁,妻子王弗是眉山镇南十五里的青神人,年方十五。
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当时的苏轼并没有多少期待。他正是意气风发又情窦初开的年纪,刚刚经历了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对于这种毫无感情基础的婚姻实在是难以提起什么兴趣来。
何况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也给苏轼的心中留下了一些阴影。
苏轼的姐姐在苏轼的诗文中很少出现,不是因为苏轼对姐姐的感情不深,而是因为苏轼的姐姐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他的姐姐被许配给了外婆家的表兄程之才,可是程家对苏轼的姐姐并不好,导致姐姐很快就去世了,这件事情也让苏轼的父亲苏洵很是生气,他不仅写诗暗讽程家,还在石头上刻了家谱,举行庆典的时候在全族面前谴责程家,说程家是“州里之大盗也”。因为这件事情,苏轼兄弟两个几十年都没有和表兄程之才有过任何交往。
要知道,程家和苏家从祖父就开始联姻了,苏轼的母亲也是程家人,对于程家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可是自己的姐姐嫁过去还是遭到了这样的待遇。所以苏轼认为,这种婚姻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妻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他们即将有怎样的相处和互动,这都让他感到困惑。
王弗的父亲王方是位乡贡进士,在书院中任教。苏轼正好也在这所书院任教,与准岳父是同事关系,且因为才华横溢,很得王方的喜爱。
青神县位于岷江之滨,县中有上、中、下三岩,在中岩的赤壁之下,有一汪绿水清泉。苏轼在读书之余常常来到这里接受山水的洗涤。
有一天,众人一起游玩,苏轼看着这清澈的泉水,突然想道:“这么好的水,如何没有游鱼呢?”于是他拊掌三声,突然从岩石洞穴之中出现了许多鱼儿在水中游动。
王方当时也在场,马上遍邀文人为此景命名。众人踊跃,可惜没有一个令王方满意的。苏轼作为见证者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他给出的名字是“唤鱼池”,这个名字王方很是满意,既切合当时情境,又雅俗兼备。
巧合的是,王方的女儿王弗自幼饱读诗书,听说了这个活动之后,也让侍女从家中送来了自己想的名字,却也是“唤鱼池”,居然和苏轼不谋而合。
我们现在如果去到中岩山下,还能找到这一潭清水,还能看见苏轼手书的“唤鱼池”三字。在清香馥郁的飞凤花丛中,还立着苏轼与王弗的雕像。苏轼昂首站立,王弗则是坐在石头上略微依靠着苏轼,显得情意绵绵。
因为“唤鱼池”一事,苏轼虽然对这种包办婚姻带有一定的抵触,但终究还是听从了家里的安排,和王弗结为夫妻。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场爱情的赌博他竟然赌赢了。命运如此偏爱他,两人果然是如同贺词一般的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婚后生活十分和谐融洽。
王弗性格恬静稳重,上侍奉公婆孝顺有加,下对待弟弟和晚辈关爱备至。在照顾苏轼的起居之余,她还能够陪同苏轼一起读书,一起谈心。红袖添香这样温馨的场景,在苏轼婚后的生活里很是常见。
苏轼婚后的第二年,十七岁的弟弟苏辙也成亲了,妻子十四岁。这个年龄在我们现代视角看来是早婚了,在古代却很寻常。通常来说,十到二十岁之间正是男子奋力读书的时候,早点解决了婚姻问题才能够不被感情所羁绊,还不用为饮食起居所困扰。
兄弟二人都完婚之后,他们眼下最大的任务是立业。而立业的第一步,就是考取功名。
在家中又埋头苦读了一年,这个时候苏轼刚好二十岁。此时,他的父亲苏洵已经四十七岁了。
二十七岁得子,随后发愤读书,二十年间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告失败,如今两个儿子都成家并且准备参加科举了,苏洵心中的滋味恐怕很复杂。
虽然他已然将大部分希望都寄托于两个孩子身上,但是内心始终没有放弃,仍然打算放手一搏,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公元1056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一同离开四川,赶赴京师。
这是苏轼第一次远离家乡,因为有父亲和弟弟的陪同,在出发之初心中并没有什么离愁别绪,反而是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
出蜀之路很是艰难,唐人李白那样喜欢游山玩水的旅游达人,都曾经发出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三人从眉山出发往北走,经过阆中,就出了四川来到陕西,再从陕西褒斜谷的古栈道继续往北,才进入了关中。
中间路过四川省会成都的时候,苏洵还带着两个儿子去拜会了大官张方平。
宋朝虽然没有唐朝那么盛行行卷之风,但是在考试之前,先找个名人替自己扬名或者举荐一二,即使是在今天也不算什么新鲜招数。
苏洵带着儿子一起去见张方平当然也有这个目的,苏洵当时在文坛已经有些名声了,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张方平品鉴的时候,张方平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并且诚挚邀请他在成都书院任教。
苏洵还有自己的抱负,不甘心就这样当一个教书先生。张方平完全理解,也知道苏洵是有着大志向的,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给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写了一封举荐信。带着这封信,三人继续出发,赶赴目的地汴京。
因为他们出发得早,所以路上还不会太过匆忙,再加上苏洵本来就是热衷于游赏之人,一路上奇山秀水、名胜古迹,自然要一一赏玩个遍。
这是苏轼人生中第一次远行,目的还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关乎自己的前途,他的心情激动万分。但转眼离家已经数月,他不自觉开始思念那远在家中的妻子。在留宿洛阳的时候,苏轼填了一首《一斛珠·洛城春晚》来宣寄自己对妻子的相思之情。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词的上片说自己开春从眉山出发,到了洛阳的时候已经是暮春时节,在重重掩映的柳枝之外,有一座红楼若隐若现露出半边。柳树边是一湾池塘,轻轻地泛起波纹,那波纹细密,就像是写在纸上的篆字,每一个字都在表达思念。当初离别之时,我们曾经在花前灯下,饮酒听曲,如今却是天各一边。
下片突发感慨,当初的欢乐就像是云雨一般消散,万里关山阻隔我们,关山是有限的,但我们之间的感情是无限的,终有一天我们再相见之时,我要和你一起在芳花之前,对你诉说我此时的相思,一起看那归来的双飞燕飞过西楼。
这首苏轼早期的词作很不像苏轼的经典词风,倒是和比苏轼早一些的张先有些类似。此时的苏轼还没有经历人生的深重苦难,儿女情长的情愫萦绕在他的心底。那个温婉的女子,就像牵着风筝的线一样,始终牵动着苏轼的心。
五月,苏轼三人抵达开封,借住在一个寺庙中,一边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一边等待秋天的考试。
八月,苏轼与苏辙在开封府参加了考试。这一次考试只是礼部的初试,内容并不算很难,因此苏轼和苏辙轻松考中。次年春天,两人还要参加礼部组织的复试以及皇帝亲自监督的殿试,那才是重中之重。
初试之后,距离下次考试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除了继续督促两个儿子学习之外,苏洵也带着他们去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动。其中很重要的一次活动,就是拜访欧阳修。
欧阳修是当时的礼部侍郎,也是礼部考试的主考官。
宋朝初期,文坛的风气还没有从五代时期的浮靡之气扭转过来,尤其是以杨忆等为首的馆阁重臣带动的西昆体,学习李商隐却没有学到精髓,只是流于粗浅的华丽辞藻,内容空虚,感情虚假。
当时文坛上一些有识之士都纷纷发起改革,梅尧臣和苏舜钦立主平淡之美,欧阳修同样对此深恶痛绝,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之人,想要联手改变文坛积弊。
古代的科举考试都会设有一名主考官,在这名主考官名下考中的,未来都是这名主考官的门生。而且当时的考试基本都是主观题,判卷全凭考官的喜好。欧阳修作为主考官,那么自然会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文章。
另外,这些能够参加最终考试的都是各地的年轻俊杰,通过考试来筛选人才,也能够对当时的文风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欧阳修自然早有此打算。
苏洵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造诣不俗,他的文章深得两汉精髓,文风纵横恣肆。政论散文论点鲜明,极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在苏洵的教导下,苏轼和苏辙的文风更有先秦两汉大家之风,语言质朴,言之有物,并没有受到当时不好的风气影响。
初次见到欧阳修,苏轼虽然早已经熟读过欧阳修的诗文,但是心中还是不免忐忑。没想到欧阳修居然那么和蔼可亲,两耳较长,上嘴唇还有点短,笑的时候会露出牙龈。这尊容似乎不是那么玉树临风,但恰恰是这样一副寻常的形象,更加让苏轼觉得亲切。
苏洵将自己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大为赞赏,称赞他的文章“博辩宏伟”。他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对苏轼和苏辙的才学十分满意,并且还殷勤地把三人介绍给了韩琦等人。
第二年正月,苏轼、苏辙兄弟参加了礼部考试。
在古代,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不仅是智力的比拼,还是毅力的比拼,那可比现在参加考试要辛苦得多,考试的严格程度丝毫不亚于中考、高考。
考生在天没亮的时候就要出发,黎明时分赶到考场,经过严密的搜身之后,每个人进入单独的房间。外面有看守和巡视人员,考生得自备干粮,因为在考试结束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走出考场。
这一次考试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点。考试之前,他虽然小有名气,却也名不出眉山。这次之后,他终于一鸣惊人,开始了自己名留青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