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 少年时候的光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难得有独处的时候,会去想我这几十年来认识过多少人,还记得多少人,发生过多少事情,又记得多少事情,有哪些事情值得,哪些又不值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设问,却往往令我们陷入一种崩塌的情绪之中。

显然,既往的人和事,能记得的实在不多。往往在某个特定场合和一些投缘的人聊起,才会隐约记起一些来。

有一次去听一个高校老师讲课,他说到自己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时候,非常喜欢折腾,早早进了一家国企,觉得一眼能看到几十年以后的自己,很快就跳出来去考研,读研期间还在政府部门挂职,接着又去考博,最后才换了现在的工作。一路上马不停蹄,回想起来竟不记得自己认识过什么人,又留下些什么。他又拿自己的一个同学举例,说其在某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深耕于那块土地,终于开花结果。他叹服同学的执着和韧性,也崇敬同学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

当然,他的说辞有些自谦。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当你回顾以往时,总会有些遗憾,但收获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生跌跌撞撞到了如今,我也无数次思考过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有没有半途而废,有没有勇敢去追,有没有意志再出发,有没有学会趋利避害,顺其自然进入舒适区。

很多人以为,过了不惑之年,大约就要奔着知天命而去了。知天命,是多么可怕的一个词啊,像是被判了死刑。但对于我来说,我情愿是死缓。我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一定还有一些未竟的梦想,哪怕生活一地鸡毛,也要有勇气将其拾起做成鸡毛掸子,掸去旧尘,洗去浮华,迎来那一线的生机。

时隔多年,我还记得当我准备离开部队时,作家裘山山给我的留言。她说你不要放弃写作啊,不然又少了一个军旅作家。随留言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些文学杂志,那些杂志后来在我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房子搬到另一个房子的过程中遗失了。

那时候我还年轻,写的第一篇小说就登上了《解放军文艺》,那是我们军内等级最高的文学刊物,当时我所在的大机关那几个专业创作者说,虽然你写得稚嫩,但你是我们这些人中第一个登上这本刊物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后来,我在北京魏公村见到了杂志的编辑文清丽和李亚,他们身上除了和我一样穿了军装以外,更多的是那种文人的低调内敛,他们说太欢迎那种来自基层的鲜活的文章了。

他们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虽然我并不是真的在基层,哪怕我仅有的基层生活体验实在是过于短暂。

从那一刻开始,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的小说,无一例外都充满了生活的底色,而我却只能在两点一线的日子里徘徊。

我开始写散文,写故乡风物,写离人愁绪,写到后来实在没有可写的了,我开始筹备着离开部队——这个我渐渐熟悉并依赖的地方,这个我把所有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里的地方。

当我离开之后,辗转了几个城市,我试图忘记,忘记少年时离家奔赴边疆的慷慨勇气,忘记战友们的日夜陪伴,意气风发地开启全新的征程。

多年以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忘记当初那个绿衣少年,我只是将他藏匿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当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如自己当年一样穿着军装的青年面孔,我会停下脚步,思忖对方在想什么,要去干什么,会不会有和我当年一样的焦虑和茫然。

我的写作时间很长,通过写作,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人和事物。但写作也让我建立了自我保护的壁垒,那个敏感、脆弱、内向、羞怯的小小少年被我藏匿其中。《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出版,给了我很大的自信。书出来之后,在每一次分享会上,我看到各式各样的文学爱好者,他们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去。有些人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而更多的人,则是迈不出那第一步。

当年在窗明几净的机关宿舍里,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在上海杨浦的出租屋里,在厦门鼓浪屿的别墅里,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从那个自闭的、路痴的、羸弱的少年,慢慢走过来,靠着写作,我迎得了生命里的一束光,它带我走出军营,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也让我走到了与当初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境地。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本书的再版得到很多师友的鼓励,当然也有来自方方面面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学作品在面对读者时,需要受到的肯定、建议和批评,我都悉数接受。

如果说写作这束光曾照亮了我,那么现在,我将这束光赠予你,我亲爱的读者。愿这束光给你勇气,爱与梦想。

白居易有诗云: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时间亦如是,光阴带走了少年的容颜,但愿带不走我们内心的渴望。

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

愿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