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苏洵:浪子回头的典范
苏轼是幸运的,因为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有像苏洵这样出色的父亲。
苏洵出生之后,他的家庭虽然称不上富裕,但也还说得过去。他的父亲苏序维持着整个家族的生计。于是,苏洵的少年时代完全是被“散养”的,这种没有压力的生活,让他得以愉快地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
苏洵特别羡慕两位诗人,一位是“诗仙”李白,另一位则是同样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他热爱李白的任侠,也热爱杜甫的壮游。于是他也佩带一把文人的宝剑,没事就往外地走。他走过巴蜀大地的很多地方,这是无数同龄人无法与之相比的。
苏洵二十五岁那一年,跪在即将辞世的母亲床边,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多读书。”苏洵含泪记下了母亲的遗训。他其实早就想读书,因为在数年前,他到过四川阆中,见到了做通判的兄长苏涣。苏涣很有政绩,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很优秀,各自考取了功名。在宋代这样一个崇尚文化的时代,考取功名是很多年轻人大展宏图的必由之路。母亲临终前的话,加上苏涣一家的成就,刺激了苏洵,他立志发奋读书了。后来他进京结识了欧阳修,提到自己是二十五岁开始发奋读书,但事实上他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真正发奋。二十五岁的他,虽然已经开启了读书的状态,但起初那两年,他认为自己才华甚高,身边年纪差不多的人读书都不如他,所以时不时陷入骄傲之中,读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直到二十七岁,他才开始真正地读孔孟之学,读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反对玩弄辞藻的文字游戏,主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和充实的内容。《三字经》中也记载了苏洵的故事:“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这一发奋可不要紧,那真的是十年板凳苦啊。
苏老泉二十五岁的时候得了个儿子,不幸的是,这孩子刚两岁便因病夭折了。因此他对相继出生的二子苏轼和三子苏辙寄托了巨大的希望,绝不能看他们重蹈自己的覆辙。
在苏轼八岁、苏辙六岁那一年,他把这两个孩子送到了当地有名的一所私塾——天庆观北极院读书。这私塾的开办者是位道长,名叫张易简。在中国古代社会,方外之人办学并不罕见。张易简学问扎实,对苏轼也格外关爱,在课堂上经常表扬他。这段求学经历,让苏轼对方外道人有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他后来和高僧高道交往打下了基础。
苏洵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兄弟二人读书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会布置功课。他要求孩子们读书时做到重点考察“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对于父亲的要求,苏轼铭记在心,终生难忘。苏轼被贬谪至海南儋州时已六十二岁,梦里竟还出现五十多年前读书的情景:“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为了让两个孩子的赶考之路变得顺畅,苏洵还利用自己的社会人脉,找到了当时出知益州(今成都)的户部侍郎张方平。张方平对苏家两兄弟非常喜爱,在举荐他们进京考试之前,还对他们进行了摸底考试。后来到了京城,苏洵拿着张方平的举荐信先见欧阳修,可劲儿夸自己的两个儿子,希望得到主考官大人的特别关照。这次会面对他的两个孩子有没有产生直接影响,还真不好说。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对他本人的人生倒产生了一次彻头彻尾的转变。欧阳修对苏洵说:“我终于见到你了,之前我就听闻你的文章写得好,何时带给我欣赏欣赏啊?”苏洵对欧阳修的热情感到受宠若惊,但他没有马上抄录自己的文章给欧阳修看,直到第二年秋天,两个儿子双双高中了,他才不紧不慢地把自己的文章交给欧阳修。欧阳修看了这个只比自己小两岁的同辈的文章——诸如《权书》《衡论》《几策》等,觉得他深有汉代贾谊的风范,立即写了一篇《荐布衣苏洵状》上报宋仁宗,举荐苏洵。欧阳修对苏洵的文章大加赞赏,苏洵也因此声名鹊起。
从此,开封城内开始传抄苏洵的文章,他的写作风格和那种老辣、不俗的气韵,成为学人们崇尚、模仿的范本,甚至有人把苏洵比喻成韩愈、柳宗元。
在欧阳修的举荐之下,苏老泉真的成就了自己。常有人说,苏洵和苏辙不过是苏轼的陪衬,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也许是成立的,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环,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