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宰相人选

“给咱把这腌臜货拖出去砍了!”

两名身着锁子甲的金吾卫一把将躺在地上的李彬拖出大殿。

朱元璋脸涨得通红,说罢,一屁股瘫坐在龙椅上,不住地咳嗽。

朱标忙上前替朱元璋轻轻捶背。

看到朱元璋作出如此举动,李善长阴沉着脸站在丹墀下,脖子拧着,上嘴唇压着下嘴唇,鼻子吐出浓重的喘息声。

大殿顿时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一众大臣纷纷看向朱元璋。

他们在等待着陛下对李善长的处置命令。

过了良久,朱元璋从震怒中缓了过来。

在众目睽睽之下,朱元璋将供词当场撕碎,掷于地上,站起来说:“今日之事,到此为此。若有人敢再议此事,格杀勿论!”

身为李善长最信任的亲信。

李彬的供词是真的!

李善长的表演是拙劣的!

这些朱元璋自然也都明白。

但朱元璋必须选择隐忍不发!

李善长作为淮西勋贵的领袖人物,是朱元璋最好的马前卒,用来节制蠢蠢欲动的武将集团,也可用来制衡浙东文人集团。

因此,李善长不能倒下!

起码是现在不能倒下!

“父皇?”朱标不解地问道。

“标儿休要多言。”朱元璋发出的命令斩钉截铁,不容置喙。

“是,父皇。”虽然有困惑,但朱标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看到陛下公开偏袒自己,李善长将身子绷直,头高高昂起,满是鄙邑地瞥了一眼刘基,干涩的脸上挤出一抹阴笑。

“伯温和太子随朕来。”朱元璋面无表情地起身,转入了后殿。

刘伯温和朱标随后跟了进去。

只留下怅然若失的李善长和一众文武官员。

进入后殿,朱元璋依靠在龙榻上,挥了挥手,示意让刘伯温和朱标坐下。

“谢陛下!”

“谢父皇!”

李顺赶忙搬来两个绣着龙凤图案的绣墩,伺候二人落了座。

“今日朝会上的变故,你二人有何见解?”

刘基躬身应道:“请陛下恕臣直言。”

“但说无妨!”

“中书省李都事贪墨一案,应与李相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李相国身为百官之首,陛下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刘基不免担忧地说道。

“标儿呢?”朱元璋又向朱标问道。

朱标回道:“父皇,李相国年事已高,处事专断,中书省成了他一人的中书省。”

“且今日李彬一案,触目惊心。儿臣以为该择贤达之才,另立宰相。”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回答很是满意,连连点头。

检校向朱元璋禀报李善长多次自己先阅看边关地方奏折,之后才转交给自己。这充分说明李善长掌控中书省已有僭越之嫌疑。

因此朱元璋也一直准备换一个德才兼备的宰相。

“伯温,你有何人可举荐?”

朱元璋自然知道刘伯温的识人之术,故特地向刘基请教。

“臣愚笨,还请陛下明示。”刘伯温自然不敢揣测圣意,又将皮球踢给了朱元璋。

“杨宪为相如何?”朱元璋试探性地问道,“伯温你素与杨宪交好,知其秉性,以为如何?”

刘伯温与杨宪是师徒关系,又同为浙东党人。如果杨宪为相,对浙东党的实力而言,将是一个质的提升。

刘伯温恭敬地回禀道:“杨宪有相才,无相器。”

“担任宰相者,应当持心如水,权衡义理。杨宪处事不顾公平合理,专谋一己私利。”

“不可,不可。”刘伯温无奈地摇了摇头。

同为浙东党人,且二人是师徒关系。朱元璋在听到刘伯温的解释后顿感大惊,心里却暗暗赞服。

“汪广洋能否为相?”朱元璋继续问道。

汪广洋时任中书省右丞,告病在家。

“汪广洋实在褊浅,也难当宰相大任。”刘伯温顿了顿,不留情面地说道。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刘伯温对汪广洋的评价,都点了点头。

朱标从后世的历史可以知道。

汪广洋属于典型混吃等死、窝囊无能型的躺平选手。

李善长走了,被杨宪欺负!

杨宪挂了,又被胡惟庸欺负!

李善长回来了,又被李善长和胡惟庸合起伙来欺负!

妥妥的受气包!

但又颇具阿Q的精神胜利法真传。

欺负呗,反正我活的好好的!

“胡惟庸如何?”朱元璋停滞片刻,出声问道。

“不过是个小犊子罢了!”刘伯温不屑地笑道,“此人只知道耍些小聪明,见识短浅、幼稚任性。若为相,定将胡作非为。”

“神人也!”一直在旁边倾听的朱标不禁心头一震,“刘伯温对每个人之后的命运都做到了精准预测。”

朱元璋见刘伯温将自己心目中的三个人选全部否定,不禁面露愠色,心想:“你刘伯温未免有些太过傲气,难道全天下除你刘伯温一人之外,再无贤才。”

“你愈否决咱,咱偏偏还不按你的来!”

“父皇,儿臣以为刘中丞是宰相的不二人选。”朱标深知刘伯温的能力,所以躬身向前向父皇举荐道。

“多谢太子殿下。”刘伯温慌忙站起身来拦住朱标道,“臣自知自己疾恶太深,又无法忍受繁文缛节。宰相一职,臣决计是做不来的。”

“诺大的大明江山何患无才。”刘伯温谦虚地说道。

“既然如此,标儿也不必为难伯温了。”朱元璋淡淡地说道,“丞相人选择日再行商讨。”

“遵命。”刘伯温和朱标齐声应道。

“只是今日也需让李相国吃些苦头了。”朱元璋眉头紧蹙,冷冷地说道。

“陛下驾到!”李顺在丹墀前高声道。

朱元璋在前,朱标和刘伯温在后,一起从奉天殿后殿走了出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朱元璋对着朝臣高声说道,“中书省乃国之枢纽,朕念李相国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甚是辛苦。”

“着升杨宪为中书省左丞,汪广洋为中书省右丞。”

“谢主隆恩。”杨宪和汪广洋激动地噗通一声跪倒,连叩个三个响头。

旁侧的李善长和胡惟庸一脸不快,顿时恨得咬牙切齿。

“着命李相国归府修养,中书省事由杨宪暂代。”

李善长自然知道陛下让自己回府修养,意味着自己大权旁落,以后就要被浙东党随便拿捏了。

李善长再次跪倒,伏地大恸,老泪纵横:“陛下,别让臣走,臣仍能为大明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在龙椅上阴沉着脸,冷冰冰地看着李善长,没有一丁点表情。

“前线战报!十万火急!”只见一个满脸带血、身上锁子甲破烂不堪的士兵跌跌撞撞闯进大殿,“陛下,徐达大将军被困定西,万望朝廷火速救援!”

说罢,这名兵士昏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