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秋雨落地即是无眠爱恨,你我跌跌撞撞中相遇,你我不顾一切的相拥,你我无可奈何的天各一方,儿时的一句死了还要缠绵悱恻,却怎知这一别就是三生三世,若你是一曲恋歌,那我就是你的雨墨。
绵延万里的黄沙夹杂着苦涩的甘草苦腥,燥热的空气带着些许马粪味,营地里几个将军正在商量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刚刚商讨到若是南下可能粮草运输不便,若是北上怕是后方空虚,就听到突然传来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同时带着一连串盔甲发出的噼里啪啦的碰撞声。
一位使者叩首并从腰间拿出一张纸,李继给了使者一个回礼让其站起来说情报,使者摘下头盔起身说到:
“大将军,北方的劽奴(虚构的少数民族)大军已经到了龙门关,高将军苦守两个月兵粮已经不够了,如果不出兵后援怕是支撑不了一个月就要退守泉州。”
李继听使者焦急的口吻就知道这是高潘派来请求支援的使者,于是道:
“高潘还有多少人还能打仗,我这调不出多少兵力,王大人手里有兵符,我已经被架空了,这大漠之地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
使者听到这话不禁打个寒颤,本就燥热的空气竟带了些寒意,不知是热的流汗还是吓出的冷汗,他结巴的说道:
“将军,高将军怕是只有两万可以上战场的士兵了”
李继身旁的张伊好像早有预感的点头拍了拍腰间的佩剑,眼神坚定的看向李继,语气里带着些恳求。
“将军,给我五千骑兵,连夜赶三天就能到龙门关,若是没有使者报信请务必上报圣上调兵镇守狼牙口”
李继并不想让他去白白送死,劽奴自从新王夺权便统一了南北分裂,实力从朝贡贸易已经到了发兵掠夺的地步,朝廷派李继等人镇压劽奴防止其南下,可是朝廷已经被王皇后一党给把控了,圣上的护卫军已经被宦官架空,王朝已经拿不出精兵把守大漠,只是拖延时间防止劽奴干涉王皇后一党夺权罢了。
早在皇宫深处,李继从父亲李凌的口中就已经得知了朝廷的复杂局势。作为已经担任了二十二年丞相的李凌,如今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是继续效忠于年幼的皇帝,还是投靠权势滔天的王皇后。
李凌,这位朝廷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丞相,凭借其多年的政治经验和独到的眼光,一直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上明哲保身。他既非绝对的忠臣,也非奸佞小人,只是为了生存而周旋于朝廷各方势力之间。
然而,他的儿子李继却是一位精忠的军事天才。自从武举开设以来,他本可以凭借家族的门第轻松谋取高官厚禄,但他却执着地钻研兵法和经书,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和政治智慧。年仅26岁的他已经成为大兴王朝的大将军,威震四方。
李凌深知儿子的才华和成就已经引起了宦官的忌惮,他们不止一次试图架空李继的兵权,甚至有一次差点害死了他。自那次事变之后,李凌也开始对圣上的死因产生了怀疑,他不明白为何圣上会突然离世,留下了一个年仅14岁的太子,从而让王皇后有了擅权的机会。
如今的李凌自身难保,而他的儿子李继正在大漠与敌军殊死搏斗,生死未卜。在这个朝堂动荡、外敌环伺的时刻,李家的命运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李继眼神里带着不情愿但却无可奈何,他呵道:
“张伊听令,率五千骑兵火速支援高潘,粮草只能支撑一周,若一周不能带高潘退回狼牙口,务必自杀”
张伊听到李继的命令很是惊讶,将军不是让我支援救兵而是带高潘那老东西逃跑,已经到撑不住的地步了吗,他本想争取改变李继的主意,但想到高潘那年迈的身体状况,虽然向来他讨厌高潘巴结宦官的嘴脸,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再战死一个将军,王朝更加岌岌可危,于是他叩首道:
“臣听令,请将军务必放心,若失败定不会投靠劽奴,吾当拔剑自刎!”
说罢,张伊匆忙小跑出帐篷,带着兵马扬着黄沙,仅仅只留下马蹄的一串串脚印,就好像是这一去真的回不来了。
与此同时,在军营的另一端,李继正在紧张地审视着军事纵横图。当前局势堪忧,大漠的绝大部分领土原本就不属于大兴,大兴仅仅控制了大漠边缘的几个通商口岸。如今,龙门关已经岌岌可危,一旦失守,将失去大兴的第一道防线。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狼牙口——这个地理位置重要且易守难攻的军事中枢——也沦陷,那么紧接着的月牙城将因兵力不足而难以抵挡敌人的进攻。而泉州,作为大兴在大漠的唯一城市,其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若这三道防线全部被攻破,城中的五十万百姓将面临被俘或逃亡的命运。
李继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必须死守狼牙口。然而,现实的困境是,粮草储备仅够维持三个月。如果从月牙城调运粮草到狼牙口,无异于主动放弃月牙城。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李继选择坚守狼牙口,并成功拖住敌军,那将是最理想的结果;但一旦牺牲月牙城,泉州将直接暴露在敌军的攻击之下,成为待宰的羔羊。
目前,李继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希望寄托在高潘等人身上,期待他们能尽可能地消耗敌军的兵力,为狼牙口和月牙城争取更多的坚守时间。这场赌局风险极高,但李继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
万慈宫
在遥远的中原地区,首都永康虽受炎热之苦,但其空气质量却远比大漠清新,未受马粪等污染物侵扰。在皇宫深处的万慈宫里,高阳公主正埋首抄写经书。尽管她年仅二十余岁,却已学识渊博,深受圣上宠爱,从小便接受顶级经学与史政教育。
然而,在这个充满权谋的宫廷中,高阳公主的命运并不如她的学识那般顺遂。原本应是春风得意的公主,却因王皇后的擅权而陷入困境。圣上共有五子,其中太子与圣上在同一场政变中遭人毒杀,年仅14岁的于启被推上皇位,却只是个无权的傀儡;二儿子于建被远放边疆,生死未卜;而吉平公主则因王皇后的庇护,成为宫中权势滔天的存在。
面对家庭的巨变和权力的诱惑,高阳公主并未沉溺于儿女情长,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立场和智慧。她深知,要想稳固弟弟于启的皇位、重振家族荣光,必须夺回被王皇后窃取的权力。为此,她开始精心策划一场夺回权力的斗争。
她回忆起父亲生前的教诲,知道朝廷中文人集团与武人集团的力量对比至关重要。武人集团的最高统帅李继掌握着兵权,是王朝的实际控制者;而文人集团则以她的老师曾逸和李凌为首。为了对抗王皇后,高阳公主决定拉拢这两大集团。
然而,这场权力斗争并非易事。高阳公主需要小心翼翼地与吉平公主周旋,既不能惊动她,又要尽可能地拉拢她。如果拉拢不成,她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对于熟读史书的高阳公主来说,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远超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