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晏智杰著作集)
- 晏智杰
- 12字
- 2024-05-22 10:31:03
第二章 边际分析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 以边际方法解释价值的尝试
加利阿尼早在1750年就提出了价值决定于效用和稀缺性的原理,但此后八十多年间,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支配地位,把同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效用价值论排挤到了一边。尽管人们不时地企图对价值概念注入主观意义的因素,或是试图把价值同物品数量的变动联系起来,甚至也看到了在一定条件下效用递减的现象,但是,谁也没有对效用概念本身做出进一步分析,把一般的“总效用”和特殊的“边际效用”区别开来,从而把价值概念建立在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的基础上。传统的效用论在劳动价值论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它不能反驳亚当·斯密的“价值反论”就是一个明证。
从19世纪20年代起,事情开始有了变化。以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种种不可解脱的矛盾,终于衰落下去,新的经济学观念和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重新解释亚当·斯密学说的各种尝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国家相继出现了以边际方法解释价值、将边际分析同效用价值论结合起来的倾向。这些见解实际上是对加利阿尼论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修正。
劳埃德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W.F.Lloyd,1795—1852年)是以边际效用说明价值的第一人。[49] 他对价值的新解释,是从1833年在牛津大学发表的关于价值的演讲中提出来的,其中一部分收入于1837年出版的《关于价值概念的讲义》。劳埃德的讲义从讨论效用问题(这一部分未发表)和亚当·斯密的价值概念开始,然后在“进一步研究”斯密观点的名义下提出了他对价值概念的修正意见。
劳埃德首先指出,亚当·斯密“是在一个物品对其占有者所具有的实际重要性的意义上使用(价值)这个词的,他又让这种重要性依存于获取物品的困难”。[50] 然后劳埃德反复论证说,这个“实际意义”同人的欲望是否被满足直接有关,而欲望的满足与否又同欲望本身的特点和满足欲望的物品数量有关。他说:“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它所必需的各种商品也是千变万化的,正是这一点,使对财富的欲望也变得永无止境和贪得无厌了。”[51] 他问道,如果物品数量的增加足以使人的欲望得到完全的满足,对价值会有什么影响呢?回答是:“在(欲望)满足的一瞬间,该物品的价值就消失了。”[52] 他举例说,水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很多,总能满足一个人对它的各种需要,所以通常是没有价值或者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人没有必要节省它、贮藏它、占有它或者排斥对它的其他使用。如果一旦出现了这种必要,那么,这些情况(节省、贮藏等)就必定是价值的表征和价值强度的表征。劳埃德由此得出结论:“价值可以十分恰当地被定义为对所占有物品的估价。”[53] 他在这里不仅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而且进一步归结为人对效用的估价。
劳埃德对这个定义所做的进一步解释,同后来边际效用理论家的阐述如出一辙。他说:“假定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只有一盎司,从而只有一盎司食物可供他食用,很显然,这一盎司对他就有极大的意义。现在假定他有了两盎司,对他来说,这两盎司的意义也还是很大的;但是,第二盎司的意义并不等于单独一盎司的意义。……第三盎司的意义也会比第二盎司的小;依此类推,以至无限。随着盎司数量的持续增加,我们终可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通过绝对可靠的特例,进食’,欲望就会完全或几乎完全丧失;在这一点上,就单独一盎司来说,放弃它或者保留它,都变得无关紧要了。由此可见,他的食物短缺时,他对现有食物的估价是很大的,换言之,他置于其上的价值是很大的;当食物供给增加时,他对它们的估价就降低了,换言之,他给予它们较小的价值。”[54]
劳埃德还举出钟表发条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发条上得越紧,张力越强;随着它逐渐放松,张力也在减弱;以至完全放开,张力也就消失了。劳埃德说,同样的道理也完全适用于其他商品。就是说,人对无论哪种商品的欲望都会随其供给量的增加而减少,增加到一定程度,欲望便会消失。欲望的减弱和消失也就是价值的减弱和丧失,因为,“价值所依存的,正是欲望和估计。”[55] 尽管物品本身的用途或效用并未发生变化,可是人对它的估计变化了。所以,劳埃德认为,必须把价值和效用加以区分。
劳埃德进一步讨论了这种区分,正是这种区分,使他得出了边际效用的概念,从而把价值同边际效用而不是同一般效用联系起来,这是劳埃德对传统的效用价值论的最重要突破。他说:“假定某人已有半打上衣,如果你再给他一件,他会回答说,这件上衣对他没有用处。他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这件上衣的绝对效用,而是在他对上衣的需要已经有了充分供给的条件下,这件上衣对他的特殊效用。这种情形同价值虽然还不是一回事,但也相差无几了。这件上衣对他无用,因此,假定再给他,按照他的估价,这件上衣便是没有价值的。他没有必要占有它,或者为它的丢失而遗憾。但是,这同上衣的一般意义的效用是大不相同的,不应将两者混同起来。”[56] 他又说:“价值与欲望不是一回事,可是,价值与欲望是成比例的,而且来源于欲望。来自物品用途的满足一定会等于对该物品的需求或估价。价值正是对某物品的感受或估价,当这种物品偶然丧失而使人感觉到丧失了满足时,这种感受和估价就会出现。所以,归根结底,价值一词无疑是指心理的感受,它总会在被满足的欲望和未被满足的欲望之间的边际上表现出来。价值和效用的区分之一就在于,价值仅仅是附着在被占有的物品之上的,而对效用来说,占有与否是无关紧要的。”[57] 请大家注意我打了着重点的“边际”一词。
很明显,劳埃德所说的“绝对效用”或“一般效用”,是指总效用,而“特殊的效用”是指边际效用。在劳埃德看来,价值总是同特殊的效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虽然还没有做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的明确表述,但这个结论已是呼之欲出了。
由于劳埃德把商品价值范畴解释为某种物品对个人所具有的意义,所以,他很自然地强调价值是一种孤立的个人现象,强调价值具有一种不依存于社会交换关系,不依存于其他人对该物品如何评价的绝对性。在他看来,价值在孤独的鲁滨逊那里已经存在,正如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一样。由此出发,他区分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是对个人的价值,即绝对意义上的价值,后者是对其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即交换价值。前者(价值)是个人对某物品的主观估价,后者是这种主观估价的相互比较。至于这两种价值的进一步的联系,劳埃德没有涉及。后来的边际效用论者接受了劳埃德的上述观点和区分,并进一步依据个人评价去说明交换比例的决定。
最后,劳埃德又回到了价值和效用(一般的绝对的效用)的区别,并且再次从这种区别的角度强调了价值和价值所依据的效用(特殊效用)的主观性质。他说:“价值并不表示某个商品的内在性质(指一般效用)。它是一种心理感受;它随着影响这种感受的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被感受之物的内在性质却没有任何变动。……效用也不比价值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价值一样,效用(指特殊效用)也是物品与人的欲望之间关系的表现。绒被在英国是有用的,但在热带地区就无用,至少没有相等的用处。水在夏季有用,在冬季无用。然而,绒被和水的内在性质(指一般效用)无论何时何地仍然是相同的。”[58]
劳埃德给传统的效用价值论增添了不少新东西:区分了一般效用和特殊效用;把价值定义为人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并把它同特殊效用联系起来;分析了效用递减现象并从中引出了边际效用概念;强调了价值及效用的主观性质和个体性质。可见劳埃德的观点与其说是对亚当·斯密价值观点的引申和发挥,不如说是对它的挑战。
朗菲尔德
爱尔兰经济学家朗菲尔德(S.M.Longfield,1802—1884年)几乎与劳埃德同时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但与后者修正亚当·斯密的学说不同,朗菲尔德是在重新解释和补充李嘉图价值原理的名义下提出他的修正意见的。[59] 他的价值观点与劳埃德也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运用边际分析工具上,他们有共同点。具体来说,他发挥了类似于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的理论。
劳埃德用纯粹主观意义解释价值及其所构成的效用,朗菲尔德则倾向于在客观意义上解释它们,同时他把价值理解为交换价值:“我把任一物品的效用下定义为它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而价值则被理解为某物品交换其他物品的能力。”[60] 劳埃德认为价值仅仅决定于主观效用,朗菲尔德则认为价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每一物品的价值随供给和需求而定;……由供求规定的价格将足以使供给与有效需求相等。有效需求即导致实际购买或消费的需求。”[61] 这是对传统的供求价值观点的继承,也是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背离。然而,与传统的供求论不同的是,他并不认为供给和需求是规定价值的最后原因,因为“每一商品的生产成本和效用间接影响价格”。[62]
在分析生产成本对供给的影响时,他明确反对以劳动作为商品价值的唯一尺度,而认为除了劳动以外,资本和土地(它们都具有生产力)也做出了生产性贡献,并据此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他说,即使我们接受劳动价值论,把劳动作为价值的适当尺度,也不应认为“某种商品的全部供给都必然地从花费在它上面的劳动获得价值”,他称后面这种说法是一个绝大的错误。他继续写道:“充其量,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被分解为创造它的劳动。”[63] 他进一步说,事实上,所有的商品中都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其价值可归结为劳动。这就是说,在朗菲尔德看来,应该归结为劳动的,只是全部商品价值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它们的全部。
在回答这样的“一部分”究竟何指的问题时,朗菲尔德接过了李嘉图关于边际劳动的提法。他说:“其价值可以这样(用劳动)衡量的是那样一部分:它是在所谓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在这种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商品需要花费最多的劳动。”朗菲尔德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边际成本的概念。值得指出的是,李嘉图认为边际劳动是决定所有商品全部价值的唯一原因,而在朗菲尔德那里,这种劳动只被用来说明价值决定的一个方面即供给,而且只适用于每种商品价值中的一部分。前已指出,他把其余的部分归到资本和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上去了。
比提出边际成本概念更重要的是,朗菲尔德在分析商品价值决定的需求方面时,提出了边际需求的观点。朗菲尔德首先解释了“需求强度”:“一个人对任一商品的需求强度的大小,即是他愿意并且能够为该商品支付的数额,或是他不愿意没有该商品,从而放弃该商品对他所提供的喜悦的数额。”[64] 然后他分析了各种不同的需求强度及其对价格的影响。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有的需求强度不会影响价格,比如,穷人的需求不会对贵重的高价格物品的价格发生影响。(2)有的需求可能影响价格,虽然这种需求的强度不足以引起实际的购买。就是说,在某一价格下,这些人不购买,一旦价格稍有低落,他们随即购买。他说,这种需求好比是一个人在拍卖中的投标,正好仅低于实际购买者的投标,这种需求对保持一定的价格水平是有作用的。(3)过度的需求强度,它对商品价格不发生觉察得到的影响。比如,下面这种人的需求就属于这种情形,这种人(如有必要)愿意比实际价格支付的更多,但实际上没有这样做,因为市场状况允许他们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或更合用的代用品。(4)还有一种潜在的需求强度,它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对价格发生明显影响。比如农业歉收使粮价上涨,说明此时的需求强度由歉收所引起,而在平时却是潜在的。
朗菲尔德接着指出,需求强度是因人而异的,然而,所有的人都是在同一比例即市场价格上实现其购买的(就一种商品在一个市场上的购买而言)。“现在,如果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这一数额(指原先的价格),那么,由于这个变动而停止购买的需求者的需求强度,恰好就是由原先的价格来衡量的需求强度。”[65] 加价前,强度较弱的需求没有引起购买;加价后,强度较强的需求仍会购买。“总之,市场价格是由最低强度并导致实际购买的需求来衡量的。”[66]
朗菲尔德说,需求强度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也可以被认为有着不同强度的需求”,例如,对食物的需求和消费就会由于食品价格的提高而降低。“任何人由于价格上涨而停止消费,或者由于价格下落而增加消费的,正是这样一部分物品,他对这部分物品的需求强度,比妨碍他购买该物品的高价格要低,而同促使他消费该商品的低价格恰好相等。”[67] 朗菲尔德的结论是:“每个人都有一系列强度连续增长的需求;在任何时候引起购买的总是其中强度最低的需求,这个需求对穷人和富人是完全一样的,它调节着市场价格;对富人来说,这个系列增加得更急速,就是说,他的需求强度的增长比之于他的消费的减少要比穷人的快得多。”[68] 这就是朗菲尔德的“最低限度需求”即后来所谓的边际需求或边际效用学说。
朗菲尔德价值学说的要点是:价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花费的最大量劳动”和“最低的资本效率”调节商品的供给;“最低限度需求”调节商品的需求。朗菲尔德的价值论是一种边际成本论和边际需求论的综合,它是后来新古典学派供求均衡价值论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