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五大营

朱慈烺竟然将士气如虹,一看就是精锐苗子的新兵,就这么分发出去了两千,点将台下,前排的诸将一个个眼睛热切起来。

果然。

朱慈烺看向李若琏:

“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李若琏、原宁远总兵刘肇基何在!”

有了王国兴的前车之鉴,李若琏、刘肇基格外的激动。

“你二人从周镜处领两千新兵,以刘肇基为副总兵官,李若琏为参将,再加上你二人之旧部,组建新关宁军。”

刘肇基带来了几十名关宁军的旧部,加上他原本就是关宁军的总兵,领这个新关宁军的名号,还是受得起的。

虽降了一级,但能被重新起用,为自己忠于的朝廷效力,还能被拨下了两千优秀的新兵,而不是给个名号给点银子自行招兵,初来乍到的刘肇基,已经很满足了,何况有了如此优秀的新兵,他自己随便练一下,都会是难得的精锐,有两千精锐傍身,还怕没有高官厚禄?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秦军千户孙世瑞、孙喜策,把总李元胤。”

总算轮到他们了,高文采、孙世瑞、孙喜策、李元胤,四位年轻将领连忙上前。

“你四人从周镜处挑选八百有骑马基础的新兵,加上你们的五十骑秦军武官,包括高文采你在锦衣卫的旧部,当有一千人,组建秦军铁骑!

孙世瑞你们从秦营带来了一百五十匹上好的西凉战马,可武装一百五十骑,孤也为你们准备了三百五十匹普通的河北战马,如此,可再武装三百五十骑。

剩下五百骑,暂以驮马、骡、驴代替。

以高文采为游击将军,孙世瑞、孙喜策为副游击将军、李元胤为千总。

抚军太子大营的骑兵,已经就交给你们四位年轻将领了!”

“高文采/孙/孙/李,定不辱命!”

原本的上万新兵,新天雄军、新关宁军、新秦军铁骑,一下子就分走了近一半,而剩下五千余,朱慈烺又看向了身后的两个洋鬼子。

“汤神父,陆神父,我为你二人,把沈家沙船帮中所有洋人,还有京城所有神父们的洋人护卫都搜罗来了,共三百有余。

听闻陆若汉神父,在毛帅麾下时,数次登陆辽东东部沿海,常年与满清厮杀,作战经验丰富,是不可多得的英才。

不知孤再调拨两千七百新兵给你二人,加上那三百洋人,正好三千,可否为孤练出一个标准的西班牙方阵军团?

至于佣金,就按西方正常佣金的三倍来算,立功另算奖赏……”

两人本就是传教士,能跟本土的大明太子搭上关系,那自然是求之不得,何况还给了三倍的价钱,而陆若汉本就是雇佣军出身。

“诺!”

汤若望、陆若汉连忙单膝跪地。

一万新兵,还剩下两千五,这个时候朱慈烺又看向了武举出身的杨展、李乔、卢宾:

“杨展探花、李乔榜眼、卢宾举人,三位都是武举出身,既有天子第二的榜眼、又有天下第三的探花,却从未领过一兵一卒。

今我将二千新兵拨入三位麾下,不知可否,将我这两千人马,也练成榜眼、探花?”

练成榜眼探花,那就是天下第二、天下第三。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时下的武举,实在是太过可怜,除了夺得武状元,才会象征性的封个一官半职,武状元之下,哪怕是李乔这样的榜眼、杨展这样的探花,也是几年也候补不上一个小官。

像武进士都没考上,还是武举人的卢宾,更是一辈子也别想当个队总、旗总,等最小的武官。

如今,直接统领两千人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杨展、李乔、卢宾哪里能不动心,但这要求有点高。

“呼~”

杨展呼出一口浊气:

“太子殿下请放心,如果这支人马交给在下,在下练不出世界第三的名号来,在下愿意让太子殿下夺去我武探花的功名!”

“好!有志气!以后你麾下的这个营就叫探花军,杨展你为主将,署参将,李乔署游击将军,卢宾为千总!

去吧,去领你们的人去吧。”

一队又一队的新兵被领走,连当初东宫侍卫,也因为是充当新兵中的中层武官,被领走了一半。

周镜麾下只剩下五百人,算上还剩下的五六十名东宫侍卫,共五百五十余,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不过,周镜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全程非常配合的交出自己辛辛苦苦带了一个月的兵。

聚兵点将结束,在回营的路上,朱慈烺叫住了沈廷扬,趁对方离自己还有点距离,于是当着李邦华等所有文官及宦官的面,对沈廷扬长长的作了一个揖,沈廷扬改走为跑,飞奔过来,扶起朱慈烺。

可朱慈烺双手都快触地的作揖,已经行完礼了。

沈廷扬瞬间惶恐起来: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这又是为何?”

“沈公。”

沈廷扬是国子监司业,当然也是挂名的,主持着整个关宁粮草的他,不可能真的去国子监教学,完全是因为他为国家做的奉献太大,崇祯年间最大的吸血虫、无底洞——关宁集团,十几年来,有超过一半的粮草,就是沈廷扬提供的,而且都是自掏腰包,自己从南方购粮,利用自己的沙船帮,海运到辽东关宁地区的。

关宁这崇祯年间最大的无底洞,沈廷扬一填就填了十几年,还是自掏腰包,而崇祯对于这种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忠臣,也是从不亏待,毕竟他能看的准的人不多。

所以,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还是小小国子监生的沈廷扬,一升再升。

先是从七品中书舍人,又是正五品兵部郎中,再转正五品光禄寺少卿,又升从三品太仆寺正卿,最近又兼了一个国子监司业。

崇祯更是当着百官的面声称:“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

可见沈廷扬之忠心,如此忠心无私之人,授了国之储君如此大礼,如何能受得住。

“太子殿下,您折煞微臣也!微臣如何当得太子殿下如此大礼?使不得!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