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86.宋老爷子

第二天,也就是周六,周颂跟着顾老师和夏琳忙了一天,从听录音到送录音,直到把录音送到广播电台,交到冯云手里才完事。实话说,无论夏琳的演唱还是老陈的后期全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所以这一天最大的成果大概是认识了冯云?

“这个冯记者挺有意思的。”回家路上,夏琳跟周颂说起前两天约歌的事情,还有点儿想笑,“顾老师问她怕不怕给单位惹事,她说大不了把领导豁出去,哈哈哈。”

“把领导豁出去还行。”周颂也笑了。不过听夏琳这么说,他心里倒是有点儿猜测:这年头敢这么说的,哪怕是私下聊天,多半也有点儿底气支撑着,只不过不知是什么来路。

“你觉得这位冯记者怎么样?”周颂想了想,又提了一个问题。

“什么怎么样?”夏琳没明白他的意思。

“就这个人怎么样呗。难道我问的还能是她穿的衣服怎么样?”周颂无奈。

“我也就见了她两……啊不,三面,哪看得出来她为人怎么样。不过,看她说话办事,倒是挺爽快。另外,你还真别说,她这身打扮可挺时髦的。”

在夏琳眼中,冯云虽然貌不惊人,但衣着打扮可是实实在在的当代流行款式——虽然在周颂看来仍然有点土气。

听夏琳这么说,周颂点了点头。夏琳虽然不是那么爱动脑子,但论起感知敏锐,绝对不亚于自己。她只说了这么几句话,就描绘出来冯云的三个特点:底气十足、为人爽快、追求时髦——或许也可以说是思想新潮。

考虑到当前的时代因素,像冯云这样同时具备上面所说这三个特点的,基本就是燕城本地的大院子弟,而且家里多半真有实权人士。

-----------------

“怎么了?”夏琳感觉到周颂似乎在想什么事情,“这个冯记者有问题?”

“没什么问题,就是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周颂冲她笑了笑,“明天我到姥爷家打听打听,看我那些师伯师叔有没有人知道她底细。”

“啊啊,明天你可以去姥爷家玩,我们却得在店里忙。”

说起明天周颂要去姥爷家,夏琳虽然是自告奋勇去支援云裳,但还是羡慕嫉妒兼而有之,忍不住轻轻拧了他一把。

“真是的,凭啥你不用去劳动啊,叛徒。”

宋老爷子是梨园界的老前辈,工资高,眼界广,经历过不知多少风风雨雨,膝下又只有宋瑾一个姑娘,所以每次周颂去姥爷家,老爷子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在夏琳印象里,小时候跟着周颂去姥爷家玩,就跟过节差不多,夏天有冰棍有汽水不说,冬天有时还能被带去烤肉季吃烤肉。那可是烤肉耶!

除此之外,在宋老爷子家,夏琳还能听到好玩的故事,有的是戏曲故事,也有的是老人的亲身经历。对于小孩来说,听故事是不亚于吃东西的另一种顶级享受。

“我也想明天跟你一起去云裳啊。”周颂拉住夏琳的手,他也很无奈,“姥爷这次找我,应该跟往香江投递剧本的事情有关。你说,我是不是必须得跑这一趟。”

“啊?是这样吗?”夏琳听周颂说过写剧本投给香江的规划,但妈妈没跟她说要借助周颂姥爷的人脉,所以她还真不知道,“那你还是去姥爷家吧,云裳这边怎么都有办法。”

“我就知道,琳琳是通情达理的。”周颂左看右看,正好四面无人,于是抓住机会,转过头去吻了一下夏琳脸颊,“啵!”

“呀!”事先毫无准备地被偷袭了,夏琳顿时满面飞霞,连追带打,最后捶了周颂好几拳才罢休。

-----------------

周日一早,周颂换了一身衣服,蹬上自行车,直奔大石碑胡同,宋老爷子早在解放前就购置了这里的一座小四合院。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社会几度风云变幻,宋家也经历了几番风雨,不知不觉,从院门里进出的已是第三代人。

来到大石碑胡同中间的一个小院,周颂下了自行车,轻轻敲门,“咚咚咚”“咚咚咚”两遍敲过,就听里面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来啦,谁呀?”

“姥爷,是我,小颂。”周颂在门外应声道。

“来了,来了!”听到外孙的声音,里面的脚步声顿时又快了不少。

大门一开,宋老爷子就出现在周颂面前。这位京剧界的名宿已经是古稀之年,但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颇为健旺。在周颂眼中,他虽然头发灰白,但面色红润、腰板笔直,而且毫无发福迹象,显然还是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大武生。

“好小子,一个多月不来看姥爷,你也真忍心!是不是我不让你妈妈叫你过来,你还不来啊?”

一见面,宋老爷子就对周颂兴师问罪起来。

周颂只能嘿嘿笑:“姥爷,九月第一周我还是来过的,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没来……”

“是,来过,跟你妈妈一起来的,吃顿午饭,拿了我五千块钱走了!”老爷子假装没好气,“你们那个云裳,我听说搞的动静还挺大?”

“不大不大,就是在《燕城青年报》的七版有了篇报道,昨天刚发出来。”周颂直摆手,“我们也就是刚起步,不算什么。”

-----------------

“不算什么?”老爷子哼了一声,“《燕城日报》都有人找到我这里来问云裳的情况了,你以为这是为什么?”

“是有领导关注,还是被记者当成典型案例了?”周颂悚然一惊,“他们怎么知道云裳?”

虽然《燕城日报》和《燕城青年报》都是机关报,但一个是摆到各级领导案头的,一个是面向青年人的。《青年报》的受众总体来说是能平滑接受云裳的,报道出来有利无害,《日报》的受众可不一定。

“你这是什么话!”老爷子瞪眼,“他们怎么就不能知道?你这样轻佻,是要吃亏的!”

“嚷嚷什么啊,你个老头子,有话不会好好说?”爷孙俩正在说话,周颂的姥姥李老太太从当做厨房的东厢房出来了,而且一出来就对老爷子的“态度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天天念叨小颂怎么不来,今天来了,你又跟人家吹胡子瞪眼的,你是不是有毛病。”

数落完老爷子,老太太看向周颂,一下子变得极其慈祥:“小颂啊,你可算有空来了,赶紧进屋吧,站在门口说话干什么。”

“哎,好的,姥姥。”周颂其实知道,老爷子那么说话,也是怕他自恃聪明,小看了别人,最终吃一个大亏。

他又不真的是自我意识爆表的十几岁青年学生,哪会因为一句话的语气有点重了,就跟长辈耍脾气。

“姥爷,我刚才是有点儿轻佻了,您批评得对。”

“知道自己轻佻,就还有救。”老爷子看了外孙一眼,眼神里透出欣慰,“进屋吧,把你这一个月做的大事小情,跟我和你姥姥仔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