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瑶药的起源

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曾经被迫过着频繁迁移的游耕生活,由黄河流域、洞庭湖畔进入到南岭山。瑶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千里大瑶山中,居住地生长着茂密的植物与各种野生动物,这为瑶民们识别各种草、木的根、枝、花、叶、果、皮入药以治疗百病提供了有利因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瑶族人民逐步熟悉和掌握了动、植物的属性及功能,并用于抗御毒虫猛兽、病魔的侵袭以及恶劣的生活条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斗争经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文化。

瑶药以草木为主,《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这是历史上最早有关瑶族可能利用草木为药的记载。宋代苏颂《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泽间有之”,说的是瑶族先民服用砂仁以除瘴消暑助消化。古籍中记载瑶人“依深山而居,以砂仁、芋、楠、漆、皮、藤为利”,“善识草药,取以疗疾,辄效”(包汝辑《南中纪行》),“急遇药箭,急以刀剑去其肉,乃不死”(周去非《岭外代答》六),说明古代瑶民就知道用草药和外科手术治病。宋元以前,居住在桂林、象州一带的瑶民就掌握了培植和加工名贵香料灵香草的技术,将灵香草“薰以烟火而阴干”(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出售。瑶族名贵抗风湿强壮药“马尾千斤草”,在清代以前就已收购。该药为生长在古老杂木树上的蕨类植物,味苦、有毒,瑶医用于浸酒冲服治跌打损伤,含服可治牙痛,炖猪脚服可作强壮剂,外敷腹部可催产。瑶民“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途行医”。据考证,在500年以前,就已有瑶人以售药行医为生计。迄今瑶族群众仍为国家培育生产大量有诸如厚朴、八角、肉桂、杜仲、砂仁、灵香草等名贵药材,金秀大瑶山仍有数百名瑶医走遍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大中城市,在那里设摊售药行医,以独特的瑶族传统医疗技法、祖传良方和质优的瑶山药材,为各族群众解除病痛和进行医药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瑶医对毒虫及毒蛇咬伤、刀枪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瘫痪、妇科杂症以及风、疹、疥诸病的医治和避孕、绝育方法别具一格,每有奇效。

瑶医用药的特点是医药结合,辨病施治,亲自采药加工调配。瑶医还根据药物的生境、形态、性味、功能及临床应用特点总结归纳成“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味老班药,这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瑶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传承方式比较神秘封闭,瑶医用药都是以口授的形式相传,无文字记载。奇方妙药只是祖传,临证传承,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父传子、子传孙”的家规族规传承方式。口耳相传使瑶医瑶药治病用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延续至今。民间流传的一些用药顺口溜,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如治疗风湿病的口诀“两脚扒不开,就用走马胎”,治疗跌打损伤口诀“不怕骨头打成水,就用一刺两嘴”“不怕骨头打成棉,就用黄花倒水莲”,等等。由于瑶族用药的传承方式,加上药物品种繁多,各自对药物形态的识别及药物性能的掌握程度不相一致,导致在瑶医用药中,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相当普遍,没有统一,因此,给瑶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