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瑶药的分类

(一)风打分类理论

“风打”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风,即柔弱、柔软;打,即坚硬、坚强。二者相对而言。首先,风打反映了药物的功效特点。瑶族古代医者认为,药有风打之分,“风者纯而缓,打者燥且急”。风药具有和缓、平调脏腑功能的作用,如白九牛、紫九牛、大钻、小钻之属;打药则作用较为峻急,取效速捷,具有峻逐邪气之效,如入山虎、上山虎、下山虎、猛老虎等气醇力专、作用刚峻。其次,风打概括了药物的形质特征。药物禀天地之气生、阴阳之气长。天地之气、禀赋之多少,对药性必然会产生直接影响。生长过程中得地之阴气多者,药材质地细腻,富含油汁、水津,药效柔弱和缓,如一身保暖、血党等;生长过程中得天之阳气多者,药材质地干劲,少津或无汁,药效多激烈,如白花丹、黑老虎等。当然,药物的风打、刚柔是相对的,亦有许多药物兼具风打之性。如血三七、血见愁、开刀见血等,禀刚之气,得柔之性,既能攻坚软坚、活血化瘀,又能滋阴而潜阳,一药而数用。

1.风类 风药,是指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补气补血、健脾胃、益肝肾作用的药物。如传统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中的“牛”类、“风”类及部分“钻”类药物,如白背风、血藤、鸭脚木、九龙藤、麻骨风、四方藤、半边风、大发散、小发散、红糖等,常用于痧病、肝胆和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神经科疾病及小儿疳积等。临床上用风类药较安全,不良反应少,一般不会因过量而伤其身体,甚至老人、儿童、孕产妇都可放心使用。

2.打类 打药,有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包括“虎”类及部分“钻”类等药物,如杉树、松树、田七、鸟不站、青蒿、尖尾风、韭菜、透骨消等。竹叶龙根(寮刁竹)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风湿骨痛、无名肿毒以及堕胎等,这类药物应用过量易伤身体,妇女经期及孕产妇禁用,妇女、儿童及老人应慎用。

3.风打相兼类 既具风类药的功能,又具打类药的特性,称为“风打相兼药”。如部分“钻”类药,包括大钻、小钻、九龙钻、大红钻、小红钻、双钩钻、六方钻、四方钻、槟榔钻等。此类药物气味多辛、苦,性温,既能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健脾消气,又能散瘀消肿,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还可用于病后虚弱、头晕目眩、小儿疳积、急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痛经、产后腹痛、产后风瘫等病的治疗。应用此类药时,在剂量上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病情、患者体质,严格把握用量。风打有所侧重,既要避免病轻药重而伤及患者身体,又要避免药轻病重而难以发挥作用。

(二)按其药理性质和功能效果进行归类

按药理性质和功能效果进行归类,瑶药主要分为“风药”“箍药”“打药”“补药”“赶药”“扯药”“凉药”等类别。

1.“风药” “风药”与临床的“风病”相对应,其性较平和、舒缓,能调节和平衡人体功能、纠正病理失衡,主要用以治疗属于“风”性质的疾病,以其用来进行“追风”“赶风”“短风”(“短”即拦截、阻挡)及“疗风”等。

2.“箍药” “箍”有捆住、套住、围困、封锁之义。瑶区很多木制器物、用具皆以竹篾或金属条套捆,使之固定成为一定的形状,称为“箍”。“箍药”的称谓来源于瑶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对其功效应用的表述亦甚贴切。“箍药”常用于疔疮痈疖、无名肿毒等感染性疾病及损伤瘀肿、蛇虫咬伤、毒龟岩肿(恶性或良性肿瘤、体内增生物或赘生物)等疾病,使患处病灶局限化并破溃排毒,防止内毒或外毒扩散蔓延而致病势恶化。

3.“打药” “打药”性峻猛、迅疾而药力强刚,其效攻逐、驱散,多用于跌打损伤、龟蛇岩毒、顽疾难愈、无名肿毒等疾患及滞产催生、堕胎等。

4.“补药” “补药”有滋补强壮、填虚益损、调节功能、促进康复的功效,用于治疗功能失调、病后体虚、损伤骨折以及食乏纳差、劳累伤体所致之心疲神倦、慵懒乏力等病症。

5.“赶药” “赶”即追赶、驱除、逐散之义。瑶族人民狩猎时,在完成“封山”之后接着就进行“赶山”,即以赶山狗(猎犬)和恐吓声音等将野兽朝着设有兽夹(套)、陷阱的方向驱赶,以此方法来捕获野兽。运用“赶药”治疗疾病也同样体现了瑶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该类药物能将体内毒、疠之气或污秽之物(血)驱逐于体外以使疾病康复,其作用特点是从(体)内向(体)外,多用于治疗五劳七伤、风疠伤脉、毒入骨肉、秽气郁久、污血堵脉、劳伤跌损等病症。

6.“扯药” 瑶区人民称“拔”为“扯”,如扯草、扯秧等,“扯”即拔出、拔除之义。此类药物能拔除体内毒秽污垢的气血与异物等,其作用特点是在(体)外治(体)内,多用于治疗已化脓的疔疮痈疖、肉骨腐烂、无名肿毒、毒龟岩肿、异物(如鸟铳铁砂、枪弹药硝、竹签木刺等)入肉、痧伤疠损、倒毒疳疾、蛇虫毒伤、隐疮暗毒等病症。

7.“凉药” “凉”即寒、冷,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性质属热的风、毒、劳、伤、秽、损等病症。在调查中发现,瑶医无“热药”的称谓,亦罕有使用“热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