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神志病医籍选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 郭宏伟 贾竑晓主编
- 12714字
- 2024-06-14 18:02:45
第二节 《素问》部分选读
本节不同于既往《素问》的排列顺序,以神志病证为纲,主要从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病情发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对《素问》一书中关于中医神志异常的条文进行重点分析,希望可以为临床预防与诊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提要】
少阴、阳明交互为患,导致癫狂。
【原文】
二阴[1]二阳[2]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3]疾为狂。
——《素问·阴阳类论》
【注释】
[1]二阴:即足少阴肾经。
[2]二阳:即足阳明胃经。
[3]巅:通“癫”。
【按语】
二阴与二阳交互为患(即肾胃合病),肾在五行属水,为一身元阴元阳之根本,胃在五行属土,土邪侮水,胃火亢盛损伤肾脏。阳虚则不能温煦、推动血液、津液正常运行,则导致血液瘀滞,津液聚生痰湿,气滞、痰结、血瘀,加之阳衰不能温养心神,则导致心神蒙塞,神明失用而癫。阴衰则火旺,以致血液妄行、血稠则凝、炼液成痰、虚火扰神,以致神明失用而狂。
【提要】
癫病的发作规律以及针刺治疗方法。
【原文】
病初发,岁[1]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素问·长刺节论》
【注释】
[1]岁:年。
【按语】
癫病发作初期间隔时间较长,一年发作一次;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发作频繁,变为一个月发作一次;再不治疗,就会变成每个月发作四五次。《黄帝内经》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古人言治未病思想,以防患于未然。
对于癫病这种精神类疾病,发作后严重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更应该尽早诊断、治疗。治疗时可以针刺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经脉上的穴位。如果没有寒冷的症状,可以用针刺调理气血,气血调和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心血充足,心神也可得阳气温养,心气实则疾病可以痊愈。
【提要】
脉象对疾病虚实以及疾病发展有重要预测作用。
【原文】
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帝曰:消瘅[1]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黄帝曰:黄疸[2]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
【注释】
[1]消瘅:亦名消渴,临床上以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证。
[2]黄疸: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肝失疏泄,胆汁外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病症,其中以目黄为鉴别要点。
【按语】
人体正常脉象应该有胃、有神、有根。有胃,指脉来去从容,节律整齐;有神,指脉来充实有力,有柔和之象;有根,指尺部脉沉取仍有力。“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调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所谓“胃气”,其实就是指脾胃功能的总称,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气血生化之源。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即饮食水谷入胃,经过胃的腐熟以后,化生水谷精微,上行输送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以归于肺,肺主宣发肃降而司治节,通调水道,将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其中糟粕部分下输于膀胱而排出体外。如此则水精四布,外可达皮毛,内可灌输五脏、六腑、经脉,并能随四时寒温和五脏阴阳的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节。
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一切营养物质都来源于脾胃。如果脾胃功能减弱,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脉搏大而滑、实大的是有胃气的脉象,即使病程时间长,病尚且能够逐渐自愈。脉象小而紧急、坚涩的,说明脾胃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再加上病程时间长,那么就很难治愈了。如果经脉之气长期运行紊乱,人体机能就会受到损害,如果血随气逆,就很容易发生癫、狂、厥等重大疾病。
【提要】
炎热气候引发狂病。
【原文】
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焫[1],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
——《素问·气交变大论》
【注释】
[1]焫:点燃、焚烧。
【按语】
戊寅、戊申年,又逢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火热之气就会更加严重,燃烧烤灼大地,致使水泉干涸,万物枯焦。同理,在人体则表现为火热之邪扰神、伤津、动血,扰神则表现为神志错乱、谵语、发狂,伤津则咳嗽喘息,喉中痰鸣,火热之气旺于下部,则便血不止。
太渊脉在寸口,“寸口主五脏”。首先,寸口脉属于手太阴肺经,而肺又主气、朝百脉、主治节。肺主气即肺吸入自然界清气,然后与脾胃产生的水谷之气相合为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可以推动气血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肺朝百脉是由于十二经脉起始于肺,全身经脉气血都要朝会于肺,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通过脉道将气血运行输布到全身各脏腑器官。肺主治节是指肺能够治理调节全身脏腑气血运行正常而不发生紊乱。因此,肺脏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盛衰情况。
其次,寸口脉与脾胃联系密切,能反映脾胃的盛衰变化。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如《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肺朝百脉的功能可以输送到全身,故肺经寸口脉能够反映出脾胃的盛衰变化,所以《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依靠脾胃这一后天之本输送水谷精微而得以供养,胃气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脏腑精气之盛衰。
再次,太渊是肺经的输穴,《难经·六十四难》云“所注为输”,指出输穴是人体五输穴中气血行经流注最旺盛之处,最能反映出本经、本脏腑的气血盛衰情况。此外,脉之大会为太渊,因此寸口脉的脉搏变化最具有代表性,选择此处作为脉诊部位,最容易诊查出经脉气血的变化。
通过诊脉可以诊测脾胃之气的盛衰变化,进而了解脏腑生理功能状态以及相应的病理变化,从而也提高了寸口脉的诊断价值。“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切脉诊病时,中医往往把测定脉中有无“胃气”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寸口脉还能反映肾气的变化。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太渊”又是肺经的原穴,正所谓“输原合一”,而原穴即先天原气(元气)所灌注之处。“肾为一身元阴元阳之根本”,《难经·六十六难》言:“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肾间动气(元气)经三焦布散全身,发挥其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作用。三焦运行元气到达“原穴”,而“太渊”是肺经的原穴,故而也能反映肾脏元气盛衰的变化情况。
最后,肺脾化生的后天之气与肾脏产生的先天之精气互相资生、互相依存。“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充则神旺,太渊脉才会搏动明显。
综上所述,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始,加之肺朝百脉、主治节、主一身之气,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全身气血均有密切的生理联系,故诊寸口脉可察知水谷精气、宗气、元气、神气的盛衰变动情况,又可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若太渊脉断绝则神衰,肺主气调呼吸、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功能便会异常,肺朝百脉、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的功能亦会异常,肺通调水道、治理和调节津液在全身输布、运行和排泄的功能也会随之异常。因此,若肺的功能失常,则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的功能均表现为异常,进而影响全身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再加上神明失守,则预后较差。
【提要】
炎热酷暑季节的正常与异常生化表现。
【原文】
赫曦之纪[1],是谓蕃茂[2],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3],物得以昌,其化长,其气高,其政动,其令鸣显[4],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其谷麦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栗,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咸,其象夏,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脏心肺,其虫羽鳞,其物脉濡,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目赤,上羽[5]与正征同,其收齐,其病痓[6],上征[7]而收气后也。暴烈其政,脏气乃复,时见凝惨,甚则雨水霜雹切寒,邪伤心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
【注释】
[1]赫曦之纪:赫曦的年份。火曰赫曦之纪,指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年也。
[2]蕃茂:繁盛、茂盛。
[3]施化:生育、造化或实施教化。
[4]鸣显:显露声色。形容火气,有声而显赫。
[5]上羽:运气术语。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羽属水音,对应六气,故上羽指太阳寒水司天。
[6]痓:受阻碍,水曲处。
[7]上征:运气术语。征同“徵”(读“止”音),为火音,故上征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
【按语】
赫曦的年份(即火运年分),万物秀美繁盛。少阴之气从内而化,阳气发扬于外,炎暑的气候施行,万物得以繁荣、昌盛。其生化之气为成长,火性炎上,所以赫曦之气上炎高升,它的职权是活动,表现为显露声色,其变动能烧灼发热,引起人体发热、缭乱烦扰、手足躁扰不宁。其正常的性能是暑热郁郁蒸蒸,它的异常变动是炎热异常,如烈火升腾。其对应的谷类是麦、豆,对应的畜类是羊、猪,对应的果类是杏、栗,对应的颜色是赤色、白色和黑色,对应的五味是苦、辛、咸,对应的季节为夏季,在人体相对应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对应的脏腑为心、肺,对应的虫类是羽虫和鳞虫,对应人体的脉络和津液。它引起的病变是喜笑无常、疟疾、疮疡、出血、发狂、目赤等,“心气实则笑不休”,暑天炎热多湿,热邪伤津、动血就会表现为疮疡、失血等症,热扰心神就会发狂,湿性黏滞则表现为病程绵延不愈。
火运太过,若逢太阳寒水司天,水能胜火,适得其平,所以说在赫曦的年份,逢上羽,运气就和正征相同。火运既平,金不受克,所以收令得以正常,因水气司天,火受水的克制,则筋脉气血运行受阻,肢体得不到气血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抽搐,气血凝结于牙关筋脉,则口噤不开。
如遇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年(火运太过),又逢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本已火运太过,又有火气司天相助,火胜克制金气,“亢则害”,于是金气受伤,所以收气便不能及时到来而延迟。火运太盛肆行暴烈,就会有水之藏气来复,制约报复于它,致使不时出现阴寒凝结的惨淡气象,甚至发生雨水霜雹、剧烈寒冷等情况。引起人体的疾病,多是邪气损伤心火引起的。
【提要】
六气中火对于万物生化的影响。
【原文】
其性为暑,其德为显[1],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2]为明,其令郁蒸[3],其变炎烁,其眚燔焫[4],其味为苦,其志为喜。
——《素问·五运行大论》
【注释】
[1]显:彰显。
[2]政:政绩。
[3]郁蒸:葱郁、炎热、蒸腾。
[4]燔焫:燔烧。
【按语】
火性炎热、光明,其功德在于彰显万物,如烛照万物,功能特点是躁动,对应的颜色是赤色,其变化是使万物繁茂昌盛,其对应的动物为羽毛类,其时令特点是炎热蒸腾,火性异常变化则煎灼津液,燃烧万物,其对应的五味为苦,对应的五志是喜。
【提要】
狂病发病的原因多途,本文指出火邪上扰心神是导致狂病的病因之一。
【原文】
诸躁狂越[1],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注释】
[1]诸躁狂越:指各种躁动、发狂、举止失常的病证。
【按语】
火曰炎上,即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对应的五脏是心,火邪上扰心神,就会发生各种烦躁狂乱、超越正常的病证。
【提要】
本文指出阳厥令人发狂的病因及治疗。
【原文】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1],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素问·病能论》
【注释】
[1]暴折而难决:精神突然受到挫折。难决,难以疏通。
【按语】
机体精神突然遭受挫折,阳气郁而不宣,上扰心神使人发狂。通过禁止饮食可以治疗发狂的病证,因为饮食经过脾的运化,能够助长阳气,禁止病人的饮食,使过盛的阳气得以衰少,病就可以痊愈。同时生铁洛有降气开结的作用,煎水服之可治疗阳郁而致的发狂。
【提要】
本文指出气血运行失常导致狂病的病因。
【原文】
血并[1]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素问·调经论》
【注释】
[1]并:交并,引申为重复、加甚。
【按语】
血属阴,气属阳,血入于阴则阴盛,气入于阳则阳盛。气血阴阳失衡,阳盛阴衰,上扰心神,则发生狂病。
【提要】
本文指出寒凉之气由肝转心而发生狂病的病因。
【原文】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1]。
——《素问·气厥论》
【注释】
[1]隔中:阻隔不通的病症。
【按语】
肝在五行属木,在志为怒,心在五行属火,在志为喜,木生火,肝生心。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寒气入于肝则气机升降失常,若母病及子,木不生火,寒邪转移到心,就会喜怒失常,从而可能出现精神错乱。寒湿阻滞中焦脏腑气机,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则食阻塞不下。气血生化无源,血不养心,则进一步影响心神。
【提要】
本文指出阳盛阴衰是引发狂病的病因。
【原文】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1]疾,并[2]乃狂。
——《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
[1]薄:通“迫”,急迫、急促。
[2]并:交并,引申为重复、加甚。
【按语】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是藏精于内不断扶持于阳气,而阳是卫护于外维持机体固密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不能制约阳而阳气相对亢盛,就会使血脉流动急迫,从而脉象疾数而搏动有力;若再受热,阳热之气进而更加亢盛,火热之邪上扰心神,就会引起发狂。
【提要】
阴阳交的症状及预后。
【原文】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1]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2],交者死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素问·评热病论》
【注释】
[1]辄:常常,总是。
[2]阴阳交:指热病过程中阳热之邪交于阴分,阴精被劫的一种邪盛正衰的危重症候。其表现为热病汗出后,仍发热,脉躁疾。发热和脉象不因出汗而缓和,反有狂言、不能食的症状。
【按语】
汗液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精微旺盛则正气充足,便能胜邪而汗出。邪随汗出,邪退正胜,则机体应当可以进食,热退身凉,脉象趋于平稳。现机体表现为汗出后随即又发热,脉象躁动、疾速。汗出表明正气胜邪可以祛邪外出,汗出复发热是邪气胜,正气不能祛邪外出。邪热鸱张交结于阴分不得出,邪正交争而表现为汗出,脉躁疾表明严重耗伤阴精而心肾大伤,则表现为狂言失志。“有胃气则生,无胃气者死”,不能食即胃气衰败,精气得不到补益,正气大伤,热邪交结不去,如此下去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提示临床上要重视保胃气,存津液。
【提要】
病邪侵入人体脏腑,因病位阴阳属性不同而出现的五种不同病理变化。
【原文】
五邪所乱[1]: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2],搏阳则为颠疾,搏阴则为喑[3],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素问·宣明五气》
【注释】
[1]五邪所乱:指五脏受邪气之扰乱,阴阳失调所导致的病症。
[2]痹:痹者,闭也,为风寒湿热邪气侵入人体,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
[3]喑:指发音不扬或发音不出。
【按语】
人体五脏被病邪侵犯扰乱,会造成不同的病理变化。病邪侵入阳分而阳偏盛,则发生热扰神明之狂病。病邪侵入阴分则阴偏盛而发生痹证,“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血脉阻滞不通,日久导致关节肿大、变形,瘀而化热,不能濡养机体则肢体关节疼痛,血不养筋则关节屈伸不利。阳主气,病邪侵入阳,阳气过盛而逆行于上,邪气与阳气搏结于上部,则造成头痛、头晕、目眩等一类颠顶部位的疾病。阴主液,病邪侵入阴,邪气损伤阴液,造成津液不能上承而失音。阴主静,阳主动,病邪由阳入阴则病人变得较安静,病邪由阴外出到阳则病人变得易躁动发怒。
【提要】
阳明胃经热厥的症状,有类似于癫病的表现。
【原文】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1]见而妄言。
——《素问·厥论》
【注释】
[1]妄:胡乱,荒诞不合理。
【按语】
脾胃为气机之中枢,气机逆乱则腹部胀满不得卧。《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足阳明胃经循行分布遍及人体头面、颈、胸腹、下肢、足趾,在经脉循行上与胃有着密切联系。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阴虚阳盛之热厥,血随气逆,上行头面部,则面赤热,上扰心神则导致神志异常,言语错乱。
【提要】
本文提出了狂病的症状、针刺方法,以及针刺的机体反映。
【原文】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1],诸分[2]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素问·长刺节论》
【注释】
[1]且寒且热:或寒或热。
[2]分:分肉,肌肉。
【按语】
狂病病变发生在手足三阳经脉,邪气在表与人体阳气交争,机体就会发热,邪气入里,不与阳气接触,机体就不会发热,并且各分肉之间也会有或寒或热的表现。或寒或热表明机体阴阳气血失常,针刺治疗时应该使用泻法令邪气外出,当各分肉之间全部出现热感时(阴阳气血运行正常,肌肤、四肢百骸得气血温养而发热),则病情痊愈。
【提要】
本文提出了厥逆病的误治症状以及正确的治疗方法。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1],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素问·腹中论》
【注释】
[1]喑:指发音不扬或发音不出。
【按语】
气机上逆引起的病症称为厥逆。上为阳,气机上逆则重阳于上,若再用灸法,以火济火,阳极乘阴,阴不上乘,则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声。若用砭石针刺,阳气随针刺外泄而虚,神失其守,则发生神志失常的狂症。必须在阴阳二气交并以后再进行治疗,才可以获得痊愈。
【提要】
本文指出芳香走窜、峻猛剽悍药物引发狂病。
【原文】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1]消中[2],不可服高粱芳草[3]石药,石药发瘨[4],芳草发狂。
——《素问·腹中论》
【注释】
[1]热中:内热。
[2]消中:病名。即中消,是消渴病根据病位、病机及症状之不同之称谓,消中属胃热而名中消。中消又称脾消或脾瘅,其证多食善饥,口干饮水,大便硬,小便如泔。热中、消中即后世的三消病症。
[3]芳草:指气味芳香浓郁的草药。
[4]瘨:指属阳而表现为狂躁症状的阳狂病证。瘨、狂,俱指属阳的病证。
【按语】
热中、消中病机为阴虚燥热,热气剽悍。膏粱厚味多滋腻,不仅损伤脾胃,而且易生痰化热,芳草之气多芳香走窜,石药之气多峻猛剽悍,三者均能助热灼阴。治疗上应该以养阴清热润燥为主,佐以甘寒之品。
【提要】
本文指出肝脏热病的症状、演变以及针刺方法。
【原文】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1]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2]甚,甲乙[3]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4],脉引冲头也。
——《素问·刺热》
【注释】
[1]热争:指热邪与正气相争。
[2]庚辛:十二天干。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3]甲乙:十二天干。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4]员员:员转,头晕的意思。
【按语】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肝脏由热邪引起的疾病,初起由于湿热阻滞,则表现为肝胆疏泄不畅。热邪耗伤正气则气虚,故首先出现小便发黄、腹部疼痛、疲倦嗜睡、身体发热等症状。如果热邪亢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而病情加重,热邪上扰心神则狂言惊厥,气机不畅则胸胁胀满疼痛,热邪瘀滞,手足躁扰,不得安卧。肝脏在五行中属木,受金克制,所以在庚辛日(属金)因木受金克而病情加重。逢甲乙日(属木)木旺之时,肝脏因正气来复而身体汗出,热随汗出,发热减退。若邪盛正虚,邪气肆逆,又逢庚辛日病情加重,就会导致死亡。可以通过针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来进行治疗,“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平和,此之谓也”。若气血逆乱,邪热循经上扰清窍,则见头痛眩晕等症状。
【提要】
本文指出癫狂痫病机及脉象表现。
【原文】
所谓甚则狂颠[1]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颠疾也。
——《素问·脉解》
厥[2]成为巅疾。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3]疾。
——《素问·脉要精微论》
【注释】
[1]颠:通“癫”。
[2]厥:气逆上冲。
[3]巅:通“癫”。
【按语】
由阳邪亢盛而发生的癫狂痫病,是因为阳气尽在上部,阴气在下部,下虚而上实,阴阳平衡失调,不能维系。火邪上扰清窍,神机逆乱而引起的精神亢奋,脉象表现为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所致。
【提要】
本文指出五脏藏神的有余不足而致的神志疾病及针刺治疗之法。
【原文】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素问·调经论》
【按语】
神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都是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神有余的则喜笑不止,神不足的则悲伤。若病邪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还未见或笑或悲的现象,此时邪气仅客于形体之肤表,病人觉得寒栗起于毫毛,尚未侵入经络,乃属神病微邪。
针刺治疗时,神有余的应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但不要向里深推其针,不要刺中大经,神气自会平复。神不足的其络必虚,应在其虚络处,先用手按摩,使气血实于虚络,再以针刺之,以疏利其气血,但不要使之出血和气泄,只疏通其经,神气就可以平复。
【提要】
本文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对情志病产生的影响。
【原文】
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1];尝富后贫,名曰失精[2]。
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离绝菀结[3],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工不能知,何术之语。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
——《素问·疏五过论》
【注释】
[1]脱营:情志不遂所致的虚损性疾病。
[2]失精:情志不遂损耗精气之证。
[3]离绝菀结:离愁别恨,怀抱悒郁。菀,通“郁”,悒郁。
【按语】
社会环境与人体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关系密切。原来地位高贵,失势以后,其情志必抑郁不伸,虽然未中外邪,但由于精神已经内伤,身体必然败亡。因爱人分离而怀念不绝,致情志郁结难解,及忧恐喜怒等,都可使五脏空虚,血气离守。曾富之人,一旦失去财势,必大伤其心神,致筋脉严重损伤,形体虽然依旧能够行动,但津液已不再滋生。精神上的突然欢乐、突然忧苦,或先乐后苦等情况都能损伤精气,心志屈辱,使营血不生,精气遏绝,形体败坏,而出现“脱营”“失精”等慢性虚损性疾病。对于这类病人,如果不能劝导其思想,改变其精神面貌,任其发展,则必然乱之而失常,致病不能变动,医治也不产生效果。因此,诊治疾病必须了解其既往和现病之本末。
【提要】
本文指出厥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原文】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1],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素问·厥论》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素问·调经论》
是以气之多少,逆皆为厥。
——《素问·方盛衰论》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
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素问·大奇论》
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
【注释】
[1]暴不知人:突然昏厥,不省人事。
【按语】
阴寒之气盛于上,阳气虚于下,下部之气空虚,则水谷不化而引起腹部胀满,此为寒厥之证。阳气偏盛于上,若下部之气又并聚于上,则气机失常而逆乱,气机逆乱则扰乱阳气,引起昏厥不省人事,此为热厥之证。其中阳明经厥证状,可出现疯癫样表现,奔跑呼叫,腹部胀满不得安卧,面部赤热,神志模糊,出现幻觉,胡言乱语。人体阳气在大怒时郁结上逆,血随气升,瘀积于上,脏腑之气阻绝不通,阴阳不相顺接,气机逆乱,使人发生昏厥之症。因气血翻涌,激荡脉道而出现脉来喘急,清窍闭阻,心失其职而不能言语。
暴怒或忧思引起郁结不舒,情志骤然激荡,阳气上迫而出现耳聋,大小便不通。血与气并,循经上逆,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如果气血得以及时下行,则预后良好,如果气血壅于上而不能下行,则预后差。《黄帝内经》所论之厥证有十数种之多,虽表现各异,但不论气盛或气衰,其病机不外气机逆乱,升降失序,阴阳不相顺接。厥之实证与肝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条达,肝气郁逆则全身之气皆郁逆,治疗当以疏肝降逆,醒神回厥为法。
【提要】
本文指出以情胜情的治疗情志病的方法。
【原文】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按语】
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喜怒等情志变化,可以伤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离去形体。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过度的精神刺激和持久的不良情绪是致病的精神因素,破坏了脏腑之间和体内外的相对平衡状态,使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而引发疾病。
以情胜情是根据五藏五志对应的五行理论及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制定的情志治疗方法,从而恢复机体五脏阴阳平衡。其中怒气能伤肝,悲能够抑制怒;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思虑伤脾,以怒气抑制思虑;忧能伤肺,以喜抑制忧;恐能伤肾,思能够抑制恐。
【提要】
本文指出阴阳失调而致的癫狂之证的表现及病因病机。
【原文】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素问·阳明脉解》
所谓欲独闭户牖[1]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
——《素问·脉解》
【注释】
[1]牖:窗。
【按语】
阴阳偏盛偏衰会引起神志疾病的发生。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明盛则水谷化生充沛,四肢得养而坚实,所以能够登高越墙上屋而到处乱跑。阳邪交入阴分,则阴气不守,使身热过于亢盛,阳主热主动,热盛于外,所以衣服不知敛盖,弃衣而走。阳热亢盛而扰动心神,故使其神志失常,胡言乱语,斥骂别人,不避亲疏,同时不知饮食。想关闭门窗而独居,是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阳虚阴盛而致精神抑郁,言辞颠倒,举动不经,忽笑忽哭。
【提要】
本文指出因四季气候变化而致的情志异常表现。
【原文】
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1]。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
——《素问·脉解》
【注释】
[1]煎厥:厥证之一。属内热消烁阴液,逐渐虚羸的病证。
【按语】
秋天阳气下降,失去调节作用,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能约束其所管,故容易发怒,怒则其逆而厥。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不安,好像将要被人捉捕。
【提要】
本文指出五运六气异常影响神志疾病发生的病机。
【原文】
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心神惊悸,寒热间作。日久成郁,即暴热乃至,赤风肿翳,化疫,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渴甚治之,以泄之可止。
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心神惊骇,寒热间争。以成久郁,即暴热乃生,赤风气瞳翳,化成郁疠,乃化作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甚则血溢。
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又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因而三虚,神明失守。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丸宫下,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却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令人暴亡。
——《素问·本病论》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
——《素问·气交变大论》
【按语】
人们易患阳气伏郁于内,而生烦热,心神惊悸,寒热交作等病。君火不升,久而化为郁气,郁极则发,就要出现暴热发作,火热之风气聚积覆盖于上,化为疫气,温疠逢温暖之时乃作,由于火气暴露,化为火疫,则可发生心烦而躁动、口渴严重等症,治以泻其火热,则诸症可止。丑未年,少阳相火应从上年在泉的右间,升为本年司天的左间,若遇到天蓬水气过胜,是少阳相火升之不前。又或遇到太阴司天,未得迁居正位,则少阴相火也就不能升于司天的左间,这是水运在中间阻抑所致。少阳之气欲升司天的左间,受到水运的阻抑而升之不前,则寒冷的雾露反而布化,气候凛冽如似冬季,河水干涸,冰冻再次凝结,突然出现温暖的气候,接着就有寒气的布化,忽冷忽热,发作不时。
人们易患阳气伏郁在内,烦热生于心中,心神惊骇,寒热交作等病。相火不繁荣昌盛,久而化为郁气,郁极则发,就要出现暴热之气,风火之气聚积覆盖于上,化为疫气,变为伏热内烦,肢体麻痹而厥逆,甚则发生血液外溢的病变。
人的五脏,只要有一脏不足,又遇上岁气不及,就要感受邪气。人若过度忧愁思虑,就要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之年,天气不及,则间气太阴接之而至,这就是所谓的天虚,也就是人气与天气同虚。又遇惊而劫夺精气,汗出而伤心之液,因而形成三虚,则神明失守。心为一身之君主,神明由此而出,神明失守其位,则游离于丹田,也就是泥丸宫下,神既失守而不得聚敛,却又遇到火运不及之年,必有水疫之邪气发病,使人突然死亡。
木运太过,则风气流行,脾土受其侵害。人们多患消化不良的泄泻,饮食减少,肢体沉重无力,烦闷抑郁,肠中鸣响,肚腹胀满,这是木气太过的缘故。在天上应木星光明,显示木气过于亢盛的征象。甚至会不时容易发怒,并出现头昏眼花等头部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