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正确认识《伤寒杂病论》神志病理论体系

世人论仲景治疗神志病,多从阴阳入手。诚然,仲景辨病本着《黄帝内经》的精神,“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杂病论》中也有关于阴阳不和而神志改变的论述,但是阴阳之说范围太广、所指甚多,若不加分辨地一概用阴阳诠释,难免有泛泛之嫌,更何况仲景以阴阳为纲,分六经辨证,将八纲辨证贯穿其中,最后和脏腑经络联系起来。这说明脏腑是生理、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它使辨证言之有物、有径可循。五脏作为五志的化生之源,显然是情志的物质基础,那么在认识和治疗神志病时就不应该脱离五脏泛泛而谈。

从《伤寒杂病论》对神志病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仲景没有把这些神志表现仅仅看成一种单一的症状,而是认识到这些神志病症是机体阴阳盛衰、邪正消长的反应。因此,仲景治疗神志病症均从整体出发,坚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着眼于恢复整个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即所谓“从脏治神”。

进一步讲,“从脏治神”正是对《黄帝内经》“五脏藏神”这一基础理论在治疗疾病时的发挥运用,其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整体观与治病求本、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思想。认识到这些病证中出现的神志症状在一定情况下可反映机体阴阳消长、邪正盛衰情况,对判断疾病的发展、变化、预后及临床治疗用药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