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今食用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中医学认为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功效,主治目赤羞明、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现代研究表明,夏枯草含具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酸性多糖——夏枯草多糖,还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皂苷、芸香苷、金丝桃苷、咖啡酸、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鞣质、生物碱及挥发油等成分。

夏枯草作为药用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本草医籍及现代药典均对其有详细记载,虽然所载功效各不相同,但均载明夏枯草是“无毒”的。

夏枯草作为食用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载:“夏枯草……初生嫩叶时,作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转引了上述内容。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亦有“夏枯草,无毒……初生嫩时,须浸洗,淘去苦水,作菜食之”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夏枯草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记载,同时也介绍了夏枯草的食用方法:“嫩苗沦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

值得提出的是,明代姚可成汇辑的《食物本草》,这部收集我国明代及明代以前的专门论述饮食调理事宜及治病食物方的专著,除收辑了调理、补养、食饵诸方面的文献资料外,更辑录了大量可供食用、救荒、治病却疾的野菜、野草。夏枯草亦被收入其中:“夏枯草,味辛苦,寒,无毒……嫩苗沦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以作菹茹,极佳美。”尤其是“极佳美”三个字,表明夏枯草作为菜蔬食用在当时是十分受欢迎的。同时代的另一部专门记载用于灾荒年救荒充饥食物的《救荒本草》也记载了夏枯草:“采嫩叶煠熟,换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由此可见,夏枯草早在千余年前就已作为食物和果蔬被人们广泛食用了。

直到现在,在我国许多地方民间依然有用夏枯草作为菜蔬食用的习惯。据老人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自然灾害时期,就吃了不少夏枯草。今天,在广东地区用夏枯草作为主料煲制靓汤饮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这些靓汤不仅在广东的每个家庭里煲食,而且在广东各地的饭店食肆中都有煲制,是广东人每天必饮的。除了夏枯草外,还有鸡骨草、田七、天麻、土茯苓等中药也常常被用来煲汤,饮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颇受人们的欢迎。

夏枯草在民间的食用习惯除了作为菜蔬直接食用或煲汤食用外,在广东食用夏枯草的另一种形式是喝凉茶。广东气候炎热潮湿,喝凉茶是广东人(包括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居民)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夏枯草作为许多凉茶的主料之一,已被广东人食用了数百年。含有夏枯草配料的王老吉凉茶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拥有170多年历史。事实上,含夏枯草的凉茶不仅是王老吉,在广州街头众多的凉茶店里,许多自制凉茶里都有夏枯草,而市面上售卖的罐装凉茶中也大都含有夏枯草,可见夏枯草作为凉茶的配料被食用不仅历史久,而且范围广。

由此可见,夏枯草早在1000多年前就作为菜蔬直接食用了,并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救荒充饥发挥了积极作用。发展到今天,虽然像古代那样直接食用夏枯草的方式不多见了,但夏枯草却是以煲汤和凉茶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食用,并且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夏枯草的确是一味药食皆宜的佳品。

[家庭中医药,2005,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