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医学对医患沟通问题的认识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医患沟通”一词,也没有将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技能单独列为医患沟通技能,但是,其理论与实践中却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医乃仁术”思想指导下的德医并重观

中医学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儒家之“仁爱”思想对中医学“医乃仁术”等医生道德规范的影响最为深远。

“仁爱救人”“以德立医”“普同一等”等是中医学医生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清代名医吴鞠通在《医医病书》中说:“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则以败,断无以成。”近代名医冉雪峰谓:“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上述所论,均集中体现了医患平等、医德为先的观念。

在“医乃仁术”“德医并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中医学历来重视与患者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把尊重患者、平等待人、专注病情、体贴关爱作为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而明确了医生在接诊中与患者沟通时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必一其神”原则指导下的医患互信观

赢得患者信任是医患沟通的基础,而赢得患者信任的前提是医生必须全身心地为患者服务。《灵枢·终始》中“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的论述,即指出了针灸医生操作时必须全神贯注、如临深渊、手如握虎般集中精神,才能“得气”而获得疗效。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患者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的论述,更是对医生诊治患者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必一其神”是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的基础,医生只有倾听患者诉说,精心、耐心为患者治疗疾病,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才能为建立医患和谐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医者的言行、举止、神情对患者的心理也有着重要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医者在治病过程中若能神情严肃,举止谨慎,言恳意切,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反之,如果“医不能严”,举止轻浮,或言语不慎,都会给患者带来不信任感及对疾病恢复缺乏信心等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恶于针石”或者“病不许治”等不良后果,导致“病必不治”(《素问·五脏别论》)。因此,医患间的良好交流,可以使患者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感和医治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三、“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的医患互动观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标本理论在有效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同时,也对医患沟通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素问·汤液醪醴论》中“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的论述,即指出了患者为本,医生为标,若医生的诊察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与积极配合,就会出现“标本不得”的情况。

同时,医患交流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方法。《灵枢·师传》中“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的论述,即说明了医生将治疗的方案、风险与疗效坦诚地告诉患者,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方案的讨论,征求患者的意见,由患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治疗。这些方法都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对于减少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