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经典泛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肖炜 黄泳主编
- 2292字
- 2024-06-21 20:42:44
第三节 《伤寒总病论》选读
《伤寒总病论》,宋代庞安时著,约成书于1100年。
庞安时(1042—1099年),字安常,宋代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伤寒学家之一。庞安时出生于医学世家,年少时即表现出对医方的热情与喜爱,其父授其以脉诀,及至年长,博览医书,读《灵枢》《太素》《甲乙经》等诸书,尤精于《伤寒论》,阐发伤寒入微,并推论温病,每多发前人之所未发,临证经验非常丰富,诊病疗效极佳,名噪一时。文献记载其著述有《伤寒总病论》《难经辨》《本草补遗》《主对集》《验方集》《家藏秘宝方》等,除《伤寒总病论》外,其他书籍均已散佚。《伤寒总病论》共六卷,第一次将温病放于同伤寒平等的地位认识和辨治,不再从属于伤寒,对后世温病学科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可发汗不可发汗论
【原文】庞曰: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则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反恶热,或饮酒后,慎不可行桂枝汤也(脉紧必无汗,设有汗,不可误作桂枝证)。
庞曰:恶寒者,不当风而憎寒,恶风者,当风而憎寒,皆属表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痛,骨节烦疼,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庞曰:伤寒之脉,紧盛而按之涩是也。脉浮而紧,浮为风,紧为寒,风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外证必发热,无汗,或喘,其人但憎寒,手足指末必微厥,久而复温,掌心不厥,此伤寒无汗,用麻黄证。
庞曰:脉浮紧,无汗,服汤未中病。其人发烦,目瞑,极者必衄。小衄而脉尚浮者,宜麻黄汤;衄后脉已微者,不可再行也。凡脉浮自汗,服汤不中病,桂枝证尚在,必头痛甚而致衄。小衄而脉尚浮者,再与桂枝汤;衄后脉已微者,不可再行也。
【按语】本段论及伤寒表实之极出现鼻衄之情况,后世亦称其为红汗,病机为卫闭营郁,机体正气集中抗邪于外,然腠理闭塞无处泄越,故转为鼻衄,此为邪气外解之征象。庞氏认为,若病者脉浮紧,无汗,小衄而脉浮者,宜继用麻黄汤发泄郁阳;若衄后且脉小弱者,说明外邪大体已解,则不可再行麻黄汤。再论若桂枝汤证久不解,其证仍在,亦可出现鼻衄之症,庞氏此处看法与后世大多学者观点有出入,宜审酌。
二、可下不可下论
【原文】调中汤治夏月及秋初,忽有暴寒,折于盛热,热结四肢,则壮热头痛,寒伤于胃,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带下,壮热且闷,脉数宜下之。久年肠风,下之亦瘥。
大黄三分,葛根、黄芩、芍药、桔梗、茯苓、藁本、白术、甘草各半两。
㕮咀,水三升,煎至二升,下大黄,取一升二合,去滓。温温饮一盏,移时勿隔食再服之,得快下,壮热便歇,其下利亦止。
凡秋夏早热积日,或有暴寒折之,热无可散,喜搏着肌中,作壮热气也。胃为六腑之表,最易为暴寒所折故也,虚人亦不发壮热,但下利或霍乱,不宜用此。实人有服五石人,喜壮热,与别药下则加热,喜闷而死矣。是以宜以此下,和其胃气(调中汤又治阳病因下,遂协热利不止,及伤寒不因下而自利,表不解,脉浮数者,皆可去大黄,加葛根成一两煎服之,殊验也)。
【按语】本段论及夏月或秋初外伤于寒、内结于热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药。调中汤组方以黄芩汤为基础,连及太阳、阳明,具有清泻三阳之功效,尤擅于治疗下利兼及血、水、赤白相夹之证。
三、阴阳毒论
【原文】初得病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后,变成阳毒。其病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欲走,或见鬼,或下利,其脉浮大而数,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下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汤主之(不可作煮散)。
升麻、当归、甘草各二分,雄黄(研)一分,桂枝一分,鳖甲半两,蜀椒半分。
㕮咀,水二升,煎一升,去滓,温服一盏,食顷再服。温覆手足出汗,汗出则解,未解重作之,得吐尤佳。
阳毒宜葛根龙胆汤(方在可发汗证中)。
初得病一二日,便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其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坚强,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而紧。仲景云:阴毒之候,身痛如被杖,喉咽痛。五六日可治,七日不可治,甘草汤主之。(不可作煮散。)
甘草、鳖甲、升麻、当归、桂枝各二分,蜀椒一分,雄黄一分。
㕮咀,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温温每饮一盏,食顷再服,温覆。中毒当汗吐之,汗吐则愈,不吐再服之。
【按语】本段论及阳毒与阴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证治方药,内容较《金匮要略》更为全面充实,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阴阳毒之病机,临床可作为参考。
四、疫论
【原文】《病源》载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壮热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也。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按语】本段论及时行寒疫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提出寒疫与天时、气候具有密切的关系,若天之阳气与时行寒疫相争较剧,则病热亦剧;若相争较缓,则病热亦缓。时行寒疫与温病、暑病相似,然治法却有不同。
五、仲景脉论
【原文】庞曰:动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厥厥动摇,名曰动也。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关位占六分,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若当阳连寸动而阴静,法当有汗而解。《素问》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当阴连尺动而阳静,则发热,《素问》云:尺粗为热中。若大汗后,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此是死证。脉按之虚软,战汗而解;脉按之有力,躁汗而解;脉虚微,必经汗吐下,无津液作汗,阴阳自和愈。
【按语】本段论及动脉的脉形及阳动、阴动的主要临床表现,进一步剖析动脉为阳动与阴动的机理特点。